张 峰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成为每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达到科学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合理策划安全管理流程,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按需配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资源的目的,促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更加高效的推进[1-5]。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各类安全生产要素,包括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使之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对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的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提高安全管理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业务条线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同时,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手段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可协助现场安全管理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生产建设过程顺利进行,达到保障人身和工程安全的目的。
建筑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工程现场工序繁杂,交叉施工作业多,危大工程施工内容多,现场施工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重大危险源发生频次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是人工操作,流程繁杂,管理工效低,纸质资料多。
借助信息化平台辅助安全管理,不是增加现场管理人员工作量,而是提供一个更加快捷方便、可视化安全监管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和群防群治的监督性,可以针对人员、设备、环境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管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5G通信时代,企业OA网的普遍建立,政府办公信息的高度公开,职工手机终端的普遍使用等条件为管理信息化的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以项目安全管理基础数据为中心,协调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安全的管控,可以随时提供项目安全管理进展情况,并对项目的安全隐患提出预警,实现项目安全监管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同时为企业提供真实的项目安全情况信息。
信息化技术具体应用举例:
1)劳务工人信息采集、实名制登录、门禁和考勤的应用。劳务公司通过直接登录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输入劳务工人的姓名、年龄、家庭地址、身份证号、持证信息、培训信息、体检信息等个人身份信息。输入的劳务工人信息即成为施工企业的内部共享信息。通过实名制登录,并经过系统安全培训的劳务工人可获得在企业下属所有在建工程进行作业的资格,但前提是必须经过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交底。每个工程项目由门禁系统(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刷卡等)对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识别其是否符合进入现场的基本条件(年龄、体检、培训、教育、交底等要求)。符合条件的放入,不符合条件的拒放。通过进出施工现场门禁系统信息的收集,可以兼顾对作业人员的考勤。通过记录具体作业人员每天进出现场的时间点,自动汇总其在某时间段内的作业总工时。
法马通多年之前就启动碳化硅燃料包壳研究,并在获得美国能源部资助后加速推进这一研究。该公司2016年就在欧洲商业机组中对试验材料进行辐照。碳化硅包壳样本将于2020年在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的先进试验堆中接受辐照,并在2022年装入美国商业核电机组堆芯。
2)现场设备管理的应用。对企业所属每台设备设置信息化身份证,并上传至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查询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使用年限、所属单位、维保工作是否正常、操作人员是否配备、当前使用情况等信息,掌握企业设备类型、型号、台班等实时信息,及时做好保养、报废更新、添置等计划。对施工现场每一台设备设置二维码身份证,通过扫描设备二维码可了解该设备名称、型号、使用年限、所属单位(自有还是外租)、维保工作是否正常、是否经过验收和检测、当前操作人员等信息。同时,通过与现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信息平台可以查询设备安装、拆卸、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环境、相关防护情况。通过与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连接,可以合理调配企业的设备,既可充分利用企业所拥有的各类设备,不使设备闲置,又能及时预测工程现场需要(缺少)哪类设备,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准备,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信息化技术,还可运用在对危险源识别及防范措施的制定上(安全交底、操作规程交底),对员工的可视化安全教育(利用碎片时间的教育),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特别是危险区域、人员不能上去及视觉盲区等),对现场违章行为的警戒和处罚(实时提示、实时警告、摄取影像等),对环境污染过程的监控(在线扬尘噪声联网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实时监控(BIM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运用)等方面,不再赘述。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是将现场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措施在工程现场的应用情况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集成、归纳,分类反馈给项目管理各条线的过程,达到各岗位信息及时联通、共享,将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加以解决,可以实现科学制定管理目标,合理策划管理流程,按需配置各类资源,及时、有效地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2.1 数据集成的要求
1)数据采集是将项目管理中的技术、生产、安全、质量、进度等各类信息全部收集,将所有基础信息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分类和存储。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安全管理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关键是要确保数据实时真实、随时更新。
2)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现场设备设施使用过程、施工作业过程中采集到的工况信息数据,以及通过门禁系统、监控设施、培训教育终端等应用设备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数据。第二种是通过现场人员配置、岗位责任制、技术方案、施工流程、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制度及工序流程等文档数据软件。
3)数据整合和共享。各类信息数据采集后,汇总形成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由系统自动进行信息集成,自动辨识有效数据。结合基本数据的定期更新工作,系统自动进行数据分类、整合、统计等数据处理工作。数据分类汇总后自动反馈给系统指定的岗位责任人员,使其在第一时间取得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处置安全隐患。
3.2.2 结构功能的要求
2)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遵循结构定型、模块开发、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将主体构型的大框架成形,确定开发的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主要区块。各主要区块中再区分具体工作内容,先开发相对重要的、便于操作的内容。然后根据需要逐步扩展和补充,将施工现场各管理模块渐次加入进去,逐步完善系统。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地位如图1所示。
图1 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地位
3)信息化系统应设定分级管理权限。各层级、各岗位的职责、权限要明确、统一;各项目条线定岗、定人;每个层级只限于自己职责权限的操作,上级管理权限对下级覆盖。
4)信息化系统应确定管理网络和逻辑流程。系统及各子系统内部要确定各项工作(各工作岗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关键工作、关键线路、关键节点的确定,明确现场各管理岗位职责,明确现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序流程,既要避免管理上的重复交叉,又要避免管理上的盲区。实施流程按照系统设定的逻辑流程施行,如:脚手架、排架、塔吊等设施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都包含了方案制定、方案交底、搭设、验收、使用、拆除等阶段。将其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后,从系统中设定各项工作流程的逻辑关系、先后顺序,确保前一流程工作未确认(结束),后一流程工作就无法开展。
5)信息化系统应能做到自动分类汇总信息,自动反馈信息,如:查出的隐患由系统确认,确定发给哪个岗位整改解决,该岗位责任人员在系统内设定的手机等终端能自动收到信息;整改情况输入系统后,系统会自动将对应的隐患进行销项,达到PDCA循环的动态过程管控。
3.2.3 信息查询的要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的查询是确保所需工程信息及工作布置落实实施信息可以自动汇总统计,以及可以从各个要素方面进行查询,只要是满足条件的都会显示出来。
1)项目基本信息查询要求。通过查询某区域工程项目,可以显示出企业在该区域所属各工程的基本信息情况表,以及由地图显示项目精确地址分布情况;也可以通过分类查询房建、市政、机电安装、装饰、园林绿化类等项目的各类汇总数据,通过要素查询当前主体结构施工项目为多少个,当前存在的危大工程施工项目有多少个等。
2)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信息查询。企业层面可以查询最近布置的专项检查活动是否都得到了落实实施,有多少家二层次单位进行了落实,有多少个项目进行了落实,共查出多少问题和隐患,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有多少,属于一般危险源的有多少,有多少问题和隐患得到了整改,整改率多少,未得到限期整改的问题隐患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等;也可以查询当前有多少个项目已被当地主管部门进行过行政处罚,有多少个项目经理已因安全违章被记分等。
3.3.1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为先,易用为主
信息化项目建设首先是做好总体规划。系统建设之初一定要通盘考虑,认识和定位要明确。其次是稳妥分步实施。建议以“急用为先,易用为主”的渐进式发展为基本原则,先满足基本需求,逐步添加完善。
3.3.2 目标明确,思路明晰,策划周密,责任落实
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推行需要企业具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进行周密的策划,切实落实各层级、各岗位在信息化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有条不紊地进行实施。
3.3.3 不断优化,精益提炼,数据管理,精准预警
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后,需要软件公司实时响应配合,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把精细化管理推向全企业、全员、全过程。企业在积累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后,可以通过安全管理大数据系统,为企业预测预警提供准确报告依据,促使安全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有了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重复劳动,实现了各岗位信息及时联通,及时共享,有效推进了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发展。我们还可以在工程管理的技术、生产、质量等其他方面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能。
相信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结合实践,将会在今后的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促使我们的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使信息化技术为安全做好第一道防线,为生命安全加上一道保险锁,为社会、国家和企业创造更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