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安徽省庐江县小山根村为例

2020-11-10 05:59胡明璐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居村庄景观

胡明璐

(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230061)

近年来,乡村建设工作持续受到各界关注,201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全国范围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各地高度重视,力求由地方政府投入带动来实现乡村多元产业联动发展。但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操之过急,乡村聚落更新中无序开发,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性破坏和多样性受损等现象随之出现,部分村庄趋向“标准化”和功利化建设,乡村地域风貌逐渐同质化,其实质与乡村振兴长期可持续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目前乡村振兴仍处于初级阶段,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逐渐形成,乡村振兴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展和创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仍面临各方挑战和困境,新时代建设背景要求深刻理解乡村振兴内涵要义,综合寻求振兴发展路径[1]。

1 乡村振兴政策下乡村建设导向解读

1.1 乡村振兴与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建设一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乡村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自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到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意见》,政策促使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得以改善,但总体水平较低。到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在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2018 年9 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同年12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必须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延伸,二十字方针将“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居于重要位置,要求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原则,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乡村振兴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和保障,强调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侧重整体系统化的统筹部署,以实现生态宜居的可持续乡村发展。

1.2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基础

1.2.1 乡村人居环境

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将人居环境定义为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3]。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在自然环境背景下,人类以满足居住需求与自然间产生联系和作用,形成具有规模性的支撑网络。人居环境包含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社会系统,其中自然系统囊括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不可逆性,且侧重于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机制、运行及实践分析,强调自然资源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3]。

乡村人居环境按环境单元层次划分隶属社区(村镇)人居环境范畴,其自然环境背景更为复杂,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关系,逐渐达到自然环境与人为干预的同步发展,形成具有地域独特性的复合聚居系统。乡村人居环境由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组成,乡村人居环境景观是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综合体的最基本单元,介于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强调自然之间乡村人地关系,受区域自然气候环境、社会历史等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4,5],形成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复合景观系统,由自然景观、生产景观、聚落景观构成[6]。

我国人居环境研究起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而真正系统性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生产性城市”建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转变,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初步形成和得到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前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忽视乡村发展导致发生反向变化,从而反思城市化战略得失,关注城乡统筹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乡村人居环境最初从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角度探讨乡村基本区位、功能及格局变化趋势,多倾向于现状的总结和归纳,研究领域主要定向乡村聚落研究、乡村环境研究及乡村文化转型研究。目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在国家政策背景驱动下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展开了基于多学科理论认知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研究[7-8]。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乡村仍被认为是最适宜居住生活的重要聚居场所,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化发展。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虽融合多学科多维视角,但仍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城市人居环境的结论无法直接应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实践。就乡村环境研究而言,停留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从村民活动主体角度切入研究较少,在乡村人居环境景观研究层面往往忽略乡村居住系统与人居环境优化的关联、乡村主体空间行为与人居环境变迁间的关联[8]。

本研究试图从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入手,以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为切入点分析乡村人居环境特征和乡村生态基底,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调查,关注村民主体需求,揭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导,侧重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挖掘乡土文脉,探寻适应本地发展的优化策略。

2 研究区概况及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小山根村隶属于安徽省庐江县东部白湖镇,白湖镇位处庐江县东大门庐巢芜三地交接,内含太白湖,辖“一镇两乡”。小山根村位于白湖镇以北6 公里处,属檀西村民组,位于省级公路中段,村西贯穿071县道。

2.1 人居环境特征

小山根村整体地处江淮丘陵地带,以平原为主,三面环山,山为蜃山,东南面临水,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较好,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趋势,经前期乡村聚落空间分析发现,乡村聚居形态呈具有带状倾向的团状聚落,布局沿河流,村落村域内林地植被覆盖率较好。小山根村村民组共49户,总人口186人,常住人口96 人,目前村内主导产业为水稻及经果林种植。村内农田位于村庄聚落西、东两侧,以水稻为主,临近白湖,地势低洼,水域边缘筑有围栏,以自然驳岸为主。村庄整体院落形制贴合自然地形条件,建筑呈带状排列分布,各户多独立成院,交通道路体系随民居排布呈东西方向。

2.2 现状与问题

前期新农村建设阶段,小山根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采取整治村容村貌系列措施,在原先基础上修建贯穿的村镇道路,沿主干交通道路,进行房屋改建翻新等,乡村人居环境稍有改善,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2.2.1. 乡村规划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可持续规划

实地调研发现,前期乡村更新建设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地对乡村建设用地做出合理规划,多为满足政策任务驱动下的短期效果,对乡村自然资源和水文条件保护不够。村中聚居没有明显的中心区域,向心性较差,居住单元间联系不大,宅间闲置空地多以大面积硬质铺装为主,房前屋后的空余用地仅稀疏种植花草果树。村庄青年劳动力外流,临湖区域大面积地块荒废,水旱交错,排水问题严重。目前村镇山地开垦程度尚可,但人工自然干预过度,整体居住环境有待提高。

中药制剂外用治疗斑秃疗效的Meta分析及选方用药规律探讨 …………………………………………… 雷 鸣等(6):828

2.2.2 乡村社区建设薄弱,公共空间形式单一

村庄公共聚落空间景观形式单一,多以大面积铺装为主,缺乏设计。在走访入户问卷调查时,选取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可持续能力作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指标,并侧重村民对乡村规划认知度、乡村生态环境满意度及生产生活活动空间的需求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村民有强烈的社交意识,对村庄公共区域建设不满意,要求增加提供社交服务、互动、娱乐等活动场所。

2.2.3 认知意识薄弱,基础服务建设不足

走访调查中发现村民对小山根村自然资源认知意识较弱,在乡村建设工作中监管和落实环节易受阻,部分村民对建设参与度不高,关心度不够。其次,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仍显不足,对活动主体针对性不强,一定程度造成资源浪费,其实用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2.2.4 缺乏乡村地域特色,忽视文脉传承

乡村总体建设缺乏地域性特色,自建房和后期改建存在风格差异,影响整体乡村风貌,乡村景观设施集中建设在外沿区域,聚落单元内部景观被忽视,设计简陋草率,或局部乡村聚落空间偏向城市化设计,乡土文化元素被替代,失去乡野气息。同时,乡村聚居单元的布局划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交流,存在风土人情和场所记忆逐渐消逝。乡村公共区域的同质化设计使得乡风民俗日渐式微,大大降低了村民生活归属感,乡村文脉的传承被自上而下的建设方法逐渐淡化。

3 小山根村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原则

3.1 科学把握顶层设计,遵循实际发展背景

乡村振兴建设要求明确国家政策背景下的上位区域规划要求,科学进行乡村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规划,准确把握本土产业发展定位。根据《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和《庐江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规划》”),庐江县先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传承深厚、产业特色鲜明、乡村旅游活跃、农民增收致富”为近期建设目标。根据《规划》中乡村生态空间管制规划要求,依据区域不同生态特征,对生态的适宜性、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山根村临近白湖农场,白湖农场农用地整治潜力大,土地复垦潜力较大,村镇建设需严格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规范执行农村宅基地标准;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配合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在庐江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下,小山根村东西地处庐中山湖城村风貌区与庐东水网乡村风貌区临界处,且贯穿村庄的主干道路是通向环巢湖湿地平原风貌区的必要交通流线,为乡村建设规划和未来旅游发展的节点。小山根村规划应以庐江县总体规划为背景,明确村镇发展目标,结合已有自然资源条件和乡村规划建设现状,近期通过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从生态资源保护、景观环境优化、乡村特色风貌塑造、公共社会服务性建设等方面入手,同时科学分析村民认知需求和诉求,改善村容村貌,拓展优化村庄环境,打造宜居和谐的良好环境。中后期重点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保证农业产业稳定发展前提下,预开拓特色性旅游文化产业。

3.2 明确人居环境特征,强调自然生态和谐

乡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完成乡村景观资源普查和评价基础上开展,深入调研村庄发展现状,以上位规划为引领,结合已有村庄规划实施评估,明确乡村发展实际需求,抓住乡村规划设计重点,优化各类用地空间布局。

白湖镇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推进“三色”工程建设,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小山根村响应政策号召,以“柳风”荸荠、“金坝”芹芽为特色种植产业,以水产、水禽、水生为“三水”产业,故小山根村乡村营建需预先分析村庄内山、水、田林等各类自然资源条件和特色、村庄聚落空间的布局结构与自然资源间关系,以及聚落单元与周边环境关系等,遵循原本聚落风貌特征,抓住乡村生态风貌特点,保护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和价值,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3.3 尊重村民主体意识,满足乡村多元化功能

乡村景观规划前期需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明确村民认知需求,归纳村庄目前的关键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发展模式,保证村民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功能性需求。需丰富公共活动空间层次,提升村庄公共区域景观凝聚力,改善外部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从而促进乡村社交活动的开展,具体实践落地乡村空间布局设计、景观基础设施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未来产业规划发展中。

3.4 提炼文化元素,挖掘文化景观资源

乡村文化景观是隐含在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背后的内在机制,又反向映射乡村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反映乡村无可取代的地域特点。乡村文化振兴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居民的精神之源,体现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价值,具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价值,是乡村振兴实现的灵魂与价值指引。乡村文化的重塑和建设是当下乡村发展的价值诉求。乡村文化景观优化要认知乡村本身的特有社会组织性,关注文化创造的个体性作用,强化村民主体能动和文化保护意识;基于大量的基础调研,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强调乡土文化景观气息基础,保证“质”的文化元素发掘,摸清布局结构、农耕文化等景观资源质量,整合乡土资源,鼓励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经营,运用新媒体等推进乡村文化市场运营,培育文化景观产业以变现[9]。

4 小山根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4.1 立足乡村现状景观格局,科学规划实现生态维育

4.1.1 自然生态环境保育

经前期村庄现状环境调研和乡村景观资源普查后,划定村庄用地类别范围,保留原有乡村聚落布局结构和肌理形态,确定乡村景观保护对象,包含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载体。小山根村北面蜃山为村庄重要的自然生态基底,将山林本体与村庄边界划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区,保留原始山脊形态,限制林业开发;村庄聚落形态呈带状横向发展趋势,路网系统和水系布局已基本形成,故保留原有聚落布局结构;村庄内原有古树名木做重点保护;明确优化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划定村庄聚落公共闲置用地及建筑周边空地为景观优化的重点区域,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周边环境及新旧用地间的联系和互动,提高人居环境景观质量。

4.1.2 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本底

小山根村需控制农田水土和面源污染,构建透水性农田景观基质,重点保护和设计村落聚落边界林地、临湖缓冲带,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多采用本土化自然生态材料,依托现有的农业产业,未来可积极发展互动观光型和智慧型农业,如田园采摘、科普蔬果园等。临湖区域设计建议保留村庄水系岸线,采用生态型、自然型堤岸,搭配特色水生植物,形成科学的植物生态群落,并利用岸线空间构建临水景观廊道。村庄内部县道为村落对外展示窗口,需提升原有村落道路廊道景观,提高景观功能连通性,道路临近建筑实体侧建立防护林带,临湖一侧建立植物景观带,开阔临湖观景视野。

4.2 协调乡村空间关系,提升公共空间环境

结合小山根村已有的旧村聚落建筑风貌基础,建议延续原有排布格局,主要采用修缮、整治等方式进行改善和更新;在空间结构上,建筑实体和聚落庭院空间进行合理划分,部分建筑宅前保留原有耕地功能,四周利用乡土材料设置围墙以明确聚落单元内外空间界线;聚落公共空间、闲置用地及建筑周边进行重新设计,根据现有景观布局,划分5处为乡村公共空间:古树广场、民俗文化广场、街巷广场、文化体验区、村庄临水乡野空间,增加村民开放性活动空间,设定不同的场地功能,针对特殊使用人群使用需求,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小山根村景观规划如图1所示。古树广场保留村落西边原有百年历史古榕树,设置古树名木铭牌,预留聚会性活动区域,营造场所记忆,对当地代表性风貌特色元素进行提炼创新,增设本土材料与现代艺术形式巧妙结合的元素,构建标志性文化历史景观。

图1 小山根村景观规划总平面图

村庄公共空间景观的提升需紧密结合各绿地间的功能联系,以适应不同时期的场地功能转换。未来村庄发展将遵循村民生活现状,将民俗文化广场,街巷广场等地作为乡村文化展示区域,利用隐含本土文化信息的景观构筑及文创周边手工作坊等营建方式植入村庄文化宣传交流功能。如以当地特色作物荸荠、芹芽、莲藕等为原型增设景观互动设施,文创周边展示空间及手工作坊体验空间等。村庄临水乡野空间主要以基础现状为准,与水体沿线的道路、农田及果林等景观相结合,尽量保留自然形态的驳岸形式,选用乡土水生植物,增设滨水慢行系统,打造宜游景观。后期整体整治道路沿线的建筑,更新建筑功能,开发公共旅游资源,与田园风貌体验相结合,开展相关系列游乐项目,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4.3 弘扬特色乡土文化,引导乡村文化发展

通过梳理庐江县特色文化资源,提炼主题,根据现状提出近期及远期发展措施。前期以庐江县上位发展规划为方向,追溯深厚文化底蕴,包含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农耕文化及红色文化等,逐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村庄借助文化民俗情节性景观小品等设施讲述村庄历史,展现日常场景,迎合大众情操。后期挖掘核心文化,开发特色业态,如乡村旅游、稻田景观、传统农事体验等,打造寻古展示性文化相关景观和游乐项目,融入新兴技术,增加体验真实感,发展创意农业,并带动文化周边产品的开发创作。目前庐江县文化品牌正在初步形成,需逐步树立庐江文化品牌,带动村镇文化设施建设,应用新媒体等宣传方式,开展一系列乡风文明活动,引领“人文乡村”建设。

5 结 论

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生态振兴是人居环境提升的基础和保障,重视乡村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和价值,科学规划生态环境用地。乡村建设的好坏实质体现在乡村内在动力和活态品质,应发挥人居环境主体作用,尊重村民需求,提升构建乡村公共空间,逐步探索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机制,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功能水平,探究印记性文化景观的外在表征,塑造具有明确本土文化社会性和传承性的人居环境空间,在不断探索中建设宜居宜乐宜游的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人居村庄景观
景观别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我的小村庄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村庄,你好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