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2020-11-09 03:34周敏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周敏

摘 要: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小康社会的构建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均需要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和引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一个民族的复兴是何其重要。青少年是社会的财富,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文化的复兴,传承、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责任在肩、意义重大。中职教育是青少年的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主要是课堂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堂教学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意义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8-0173-02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精神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总和。

(二)中国传统文化范围

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包含:先秦儒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

2.传统技艺文化。主要有:中国功夫、针灸按摩、中药茶道、刺绣、剪纸等。剪纸被入选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传统艺术文化。代表性的有:书法、音乐、舞蹈、服饰、戏曲等。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4.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主要有:尚农务本、遵从礼教、尊老爱幼、姓氏辈分、名字区分、注重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二、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在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健全人格

中职语文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选编了《诗经》两首,《静女》《采薇》《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上西华侍坐》。《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孔子给予《诗经》高度评价:“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人恕”。

《诗经》中有真诚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关注现实生活的热情,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有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有对纯真美好爱情的讴歌。《诗经》走进了中职语文教学课堂,走进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

《静女》是一首约期幽会的优美情诗,写的是青年男女的幽会,表现了男青年对女友的绵绵情谊,体现了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静女》一诗,思想内容健康乐观,感情淳朴真挚。男青年的率真质朴,女青年的机灵活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此文之所以几千年来弥久不衰,为后人津津乐道,是因为作品更接近生活的原生态。

作品本身虽简约,但是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在这首优美情诗的鉴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旨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三观正,才能正确对待生活,才能正确对待人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去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养成健全人格,用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爱情。

(二)在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雅·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写了戍卒的家國情怀和对家乡的担忧和牵挂。对于《采薇》的课堂教学,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去思考生命,思考人生,去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去体悟人生的社会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为的当代青年,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有了责任就懂得把控,自己懂得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不能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让青少年学生在思考中成长,在思考中进步,在感悟中完善自我,在感悟中发奋自强,肩负起自己人生的社会责任。

(三)在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中职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但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修养、面对生活的态度、抗打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为人处事之道等这些人文素养,都需要不断提升,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后者重于前者。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走进了我们中职语文教学课堂,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孝”和“悌”是做人之根,为人之本。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心”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为此“忠”是“孝”的延伸。爱国要从“孝”做起,对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为人要“温、良、恭、俭、让”。儒家思想精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平”之道,也是古人圣贤的智慧的凝练与总结,已经深深的根植在后代世人心中,无数的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些仁人志士都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他们是以完善自我为基础,着眼于正心、修身立德,从调整自我心境,完善自我人格,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完善自我人格的一个个体,自我组成的群体,才会家庭完备,一个个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完善了,才会使社会繁荣,天下安定。先哲圣贤,仁人志士,他们无一不孝,无一不廉,“孝廉”是他们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的欲望肆意泛滥,欲壑难填,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就会随波逐流。因此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正知正见,就能够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三、结语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魂,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首先,我们要加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力度,传授知识的同时,重点传播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在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社会责任;其次,扩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容量,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让学生深刻更好的理解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当文化成为强有力的后盾,文学与艺术让我们发现内,善于表达,生命因此变得丰富,而这一切支撑我们的人格,让我们成为一个理想的中国人。”所以,青少年学文,方能强大内心和思想文化,它是奠定人文素养的基石,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锻炼学生抽象思考能力,学习思辨的认知方法,并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审美能力,对于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礼民.可爱的鹤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百度文库.概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EB/OL].(2017-10-30)[2020-05-15]https://wenku.baidu.com/view/40e140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7.html.

[3]百度文库.儒家思想核心儒家核心思想[EB/OL].(2018-06-26)[2020-05-15].https://wenku.baidu.com/view/86e766f7284ac850ad024273.html?fr=search-1_income8.

[4]余秋雨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最理想的中国人?[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5]范曾.国学开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9.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