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宇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对学生没有产生促进作用。科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多视角、多方式、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评价机制;多视角;多方式;多主体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现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受传统评价方法的影响,评价侧重于成绩,而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形成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给予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评价引导并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收获丰富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因此单一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对孩子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现以苏教版六(上)《太阳系的家族》一课为例,谈一谈我对学生多视角、多方式、多主体进行评价的策略。
一、多视角的评价
以往的科学教学评价手段,例如:学习成绩的评定仅用测验分数来衡量,只能针对孩子某一侧面所表现出来的特质进行评定,并不能对孩子所逐渐形成的科学素养及时、全面、立体地进行评价。课程标准强调把评价渗透到科学探究的所有环节,不同的目标领域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查、评价,要努力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并举,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评价,可采用观察、调查、作品展示等开放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太陽系的家族》教学设计中的展现太阳系环节,孩子们依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展现太阳系中各大行星,根据比例用现场绘画的方式呈现庞大的太阳系家族,集美学、数学为一体,更好地融合了科学、数学、美术等学科,把孩子的科学素养内化为核心素养,回头再看墙面上的太阳系大家族,以微观展现宏观,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批判地认识这个世界,同时也更加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展示给了孩子更大的创作空间,同时记录有关评价信息,再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这不仅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与展示,更是从多个视角对孩子的素养进行了评价。
二、多方式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用单一的方法给予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指向便只会朝单一的方向而努力。如果教师能够做到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给予学生反馈,学生便能及时了解自我学习情况,给予自我肯定。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相结合,不定时、不同方式给予学生评价,如有针对性的口头评语、小组积分、组间评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有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是否有竞争意识、是否协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而不只是关心学生学到了哪些成果。
《太阳系的家族》教学设计中,学生在小组商议选定要研究的行星后,组内列表写出需要搜集的关于这颗行星的数据种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要集合小组头脑风暴列出条目,更要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如行星自身的大小、形状、颜色、相距太阳的距离等等。整个过程既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素养,体现了自身价值。在汇报时教师加以针对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激励孩子。但口头评价应做到有根有据,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可比性材料,有针对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如:“你的想法与众不同!”“这样的分析的确有可取之处!”“你的考虑非常全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三、多主体的评价
传统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都是由评价者,即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而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只能“虚心”接受评论。其实不然,学生才是教学中真正的主体,因此评价的主体不仅有老师,更要有学生,不仅要“师生评”,还要“生生评”“自己评”,还可以“家长评”“社会评”等多主体评价综合运用。
依然以《太阳系的家族》为例,孩子们罗列出研究几大行星所需的相关项目后,便会利用平板电脑所给出的课件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加以二次整理加工,完成对自己所研究行星的介绍。在评价时,便可以采用师生共同研究,形成评价具体内容,生生组组间打分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所展现的科学素养:资料搜集、分析、筛选、整理、表达、组内合作等进行评价,有针对性,更有现实性。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玛丽·凯·里琪.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