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颖 王晓慧 王雅琪
【摘 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一系或多系骨髓造血细胞异常性克隆增殖。经典费城染色体(BCR-ABL)阴性的MPN主要包含PV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T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MF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PN患者可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如疲劳、乏力、体重减轻、较高风险发生血栓和出血性事件,随着时间可进展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和急性白血病,特别是那些患有MF和高风险PV的患者,预期寿命也相应降低了。近些年,遗传和细胞实验研究的重大进展使得有关MPN基础的分子数据得以迅速积累。本文主要就MPN病理生理学的两个机制进行综述:(1)体细胞MPN驱动基因的突变;(2)髓系基因的协同驱动突变。
【关键词】MPN;JAK;2;MPL;CALR;表观遗传学
【中图分类号】R82.8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98-01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一系或多系骨髓造血细胞异常性克隆增殖。经典费城染色体(BCR-ABL)阴性的MPN主要包含PV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T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MF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PN患者可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如疲劳、乏力、体重减轻、较高风险发生血栓和出血性事件,随着时间可进展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MF)和急性白血病(AL) ,特别是那些患有MF和高风险PV的患者,预期寿命也相应降低了。近些年,遗传和细胞实验研究的重大进展使得有关MPN基础的分子数据得以迅速积累。近些年, 随着JAK 2、MPL、CARL等驱动基因突变的出现和了解,对理解MPN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包括TET 2、DNMT3A、ASXL1、EZH 2、TP53、LSD 1等表观遗传学突变也参与了MPN的进展和转化。本文主要就MPN病理生理学的两个机制进行综述:(1)体细胞MPN驱动基因的突变;(2)髓系基因的协同驱动突变。
1 体细胞MPN驱动基因的突变
(1)JAK 2突变
JAK 2属于Janus激酶家族,其中也包括JAK 1、JAK 3和TYK 2。JAK 2有两个羧基末端JH结构域,其与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保持高度同源性。一个保留了功能,称为激酶结构域(JH 1)另一个缺乏激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被称为假激酶结构域(JH 2)。JH 2结构域的缺失负调控JAK 2酶的活性。JAK 2激活的受体信号传导过程中配体结合细胞因子(EPO、TPO、催乳素、G-CSF等)受体引起构象变化,使JAK 2分子相互接触。JAK 2和受体发生自身和反式磷酸化。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分子被招募并磷酸化,在磷酸化后,STATs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与特定的调控因子相互反应并诱导靶基因转录[1]。抑制分子通过去磷酸化(SHP-1)和竞争STAT结合位点(PIAS或SOCS)调节JAK 2的活化[2-3]。
JAK 2基因位于9p24染色体上,JAK2V617F发生在自抑制的JH 2结构域,JAK2V617F突变解除了假激酶结构域的自抑制作用,通过JAK-STAT(STAT 5和STAT 3)、MAPK和PI3K/AKT途径导致下游信号的本构激活,从而导致有丝分裂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抗凋亡基因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这导致造血细胞的增殖优势[4]。JAK2V617F突变可以发生在95%以上的PV患者和50%-60%的ET或PMF患者中[5] 。
(2)MPL变异
MPL是TPO的细胞表面受体。MPL信号通过它与JAK 2和TYK 2的关联,导致磷酸化的MPL和JAK 2/TYK 2同时激活STAT 3、STAT 5、ERK/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MPLW 515L能独立于配体结合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MPLW515L表达的造血细胞对TPO刺激有超敏反应,提示MPLW515L阳性造血祖细胞与野生型造血祖细胞相比可能具有选择性增殖优势[6]。在MPN里,MPLW515L突变是又一被发现可激活JAK-STAT传导通路的基因突变,其次是W515R[7],它存在于少数JAK2V617F突变阴性的ET和PMF中[8]。MPLW515L的表达引起骨髓增生,表现为脾肿大、白细胞增多、明显的血栓性增高、髓外血小板增多、骨髓纤维化等[9]。
(3)CALR突变
钙网蛋白(CALR)出现在人类染色体19p12,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10]。CALR基因是组成许多细胞中一种参与细胞质和内质网过程的伴侣蛋白。在内质网中,它是一种钙结合蛋白,正常CALR的C端有KDEL(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基序,这对内质网中蛋白质的保留具有重要意义,而突变型CALR的C端没有这样正常的基序。突变型CALR的C末端结构域包含一个新的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序列。实验证明CALR突变可以诱发ET样可移植性疾病,但PMF的发育需要纯合的CALR突变,在小鼠模型中的疾病表型可能是由于起源细胞CALR表达水平的差异所致【9-11】。
(4)三阴性MPN
明显缺乏JAK 2(V617F)或外显子12突变的PV表型的患者非常罕见,约10%的ET患者和5%-10%的PMF患者不存在这3种驱动因素(JAK 2、MPL、CALR)的规范化体细胞突变,这些被定义为三阴性MPN。
2 髓系基因的协同驱动突变
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的变化不是由于DNA序列产生变化,而是可逆的改变基因的表达或沉默的方式。DNA甲基化:甲基(CH3)在DNA里的添加一般發生在CpG位点,位于基因启动子区域之前,在DNMT酶的帮助下,在嘧啶环的5碳环中加入一个CH3,使胞嘧啶甲基化,5-MC具有抑制基因转录的作用。CH3由SAM提供,其本身被还原为SAH。相反,TET蛋白属于α-氧戊二酸依赖酶家族,催化5-羟甲基-胞嘧啶(5-HMC)由 5-甲基-胞嘧啶转变而来,这是去甲基化DNA的第一步,最终导致转录上调。
TET 2是一种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5-HMC由TET 1、2和3蛋白羟基化5-MC而来,并进一步氧化为5-FC和5-CAC。在小鼠实验后强调TET 2单链效率在重编程到IPSC中起作用。虽然TET 2可以影响CD 34+祖细胞重新编程到IPSC中表达,但如果表达了1个TET 2催化突变体,TET 3等其他TET可能会对此进行补偿。但是TET 2中涉及重编程的N端部分的最小区域是什么,以及它与哪些合作伙伴进行合作还不能确定。在某项研究中发现在PV患者中,除JAK2驱动突变外约有40%的患者存在附加突变与晚期进展有关,而TET 2突变与疾病进展无相关性。对于TET 2突变,结合JAK 2突变可改变PV的临床表现,这主要取决于获得JAK 2和TET 2突变的序列,而且PV病人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TET 2突变。
在研究条件性造血DNMT3A缺失对原代小鼠疾病表型的影响中表明DNMT3A在造血系统中的消融导致了体内髓系的转化,细胞自主异常组织取向和明显的髓外造血(EMH)并伴有肝脏受累。在小鼠实验研究中发现JAK2V617F表达与DNMT3A缺失之间的突变协同作用,导致HSPC(造血干细胞)增强子驱动的炎症信号的激活,并且DNMT3A缺失是导致早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向晚期骨髓纤维化发展的动力,表现为骨髓衰竭、脾肿大、网状蛋白纤维化。
ASXL1参与组蛋白甲基化。最近对哺乳动物ASXL蛋白的保守结构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SXL1的N端结构域存在一个独特的DNA结合基序,称为HARE-HTH结构域。ASXL蛋白的PHD结构域似乎是独一无二的,并有可能识别的不是组蛋白H3 N末端的赖氨酸,而是甲基化赖氨酸。ASXL1在造血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但有研究显示ASXL1是一个抑癌基因,是激活INK4B位点对致癌和抗增殖信号的反应所必需的,所以ASXL1突变和造血祖细胞在原代骨髓细胞中的增殖优势有关,近期研究中发现ASXL1的突变与年龄呈正相关,在PV和ET病例中ASXL1和TET 2突变是相互不能共存的,ASXL1突变在AML-MRC里发生的频率很高,在对患者诊断、评价预后中有其一定的作用[12]。
EZH 2和EZH 1突变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最近研究发现EZH 2在MPN的起始和疾病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其他因子如TP53、LSD 1等因子对MPN疾病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上的抑癌蛋白p53 (TP 53)。该基因编码一种DNA结合蛋白,通过刺激DNA修补及恢复或诱导细胞死亡来响应DNA损伤。在许多癌症的发病机制中都存在TP 53失活的身影,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SD 1通过去除组蛋白H3的单甲基和二甲基基团来修饰染色质,具有表观遗传调控基因转录的作用。酶活性对于稳态造血是必不可少的,当LSD 1基因敲除或药物抑制LSD 1后会抑制血小板生成素、红细胞以及粒细胞生成。并且在小鼠模型中发现Jak2V617F和MPLW515L驱动的模型中,LSD 1的抑制对MPN的病理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Kelly J. Morgan, D. Gary Gilliland. A Role for JAK2 Mutations in 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 2008, 59.
[2] Feng J, Witthuhn BA, Matsuda T, et al. 1997. Activation of Jak2 catalytic activity requiresphosphorylation of Y1007 in the kinase activation loop. Mol. Cell Biol. 17:2497–501
[3] Khwaja Asim. The role of Janus kinases in haemopoiesis and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y.[J].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6,134(4).
[4] Karoline G?bler,Iris Behrmann,Claude Haan. JAK2 mutants (e.g., JAK2V617F) and their importance as drug targets in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J]. JAK-STAT,2013,2(3).
[5] 史妍,楊建征,石光,于琼,唐艳.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及预后转归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03):525-530.
[6] 徐梅珍. JAK2、CALR、MPL基因突变与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
[7] Jia Ruochen,Kralovics Robert. Progress in elucidation of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of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rapeutic deci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2020,111(2).
[8] Pikman Yana,Lee Benjamin H,Mercher Thomas,McDowell Elizabeth,Ebert Benjamin L,Gozo Maricel,Cuker Adam,Wernig Gerlinde,Moore Sandra,Galinsky Ilene,DeAngelo Daniel J,Clark Jennifer J,Lee Stephanie J,Golub Todd R,Wadleigh Martha,Gilliland D Gary,Levine Ross L. MPLW515L is a novel somatic activating mutation in myelofibrosis with myeloid metaplasia.[J]. PLoS medicine,2006,3(7).
[9] 李振玲,高丽,张辉,张春霞,陈艳荣,黄泛舟,龚明,高亚玥,唐寅,马一盖.208例BCR/ABL1阴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JAK2、CALR、MPL基因突变检测及其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04):1122-1128.
[10] Belcic Mikic Tanja,Pajic Tadej,Sever Matjaz. CALR mutations in a cohort of JAK2 V617F negativ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J]. Scientific reports,20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