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气管切开术后早期康复的个案护理体会

2020-11-09 03:00胡云云王亚芹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

胡云云 王亚芹

【摘 要】目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免疫机能障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脱髓鞘疾病,表现为多灶性中枢神经功能异常。现将我科一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气管切开术后早期康复的个案护理进行报道,以期对遇到相类似患者的临床护理人员产生启发,从而制定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措施,提升康复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气管切开术后;早期康复;个案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1 病例汇报

患者郜某,男,63岁,于2019年8月底出现感冒咽痛症状,自服头孢,未予重视。2019年09月04日出现高热不退,尿潴留于医院就诊,7日出现意识障碍,胡言乱语,双下肢肌力O级,双上肢肌力明显下降,行腰穿提示脑脊液白细胞异常升高,淋巴比例100%,颅压340mmH2O,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予丙球冲击治疗。10日出现呼衰转SICU,9月30日行气管切开,后复查脑脊液白细胞下降不明显,再次予丙球5瓶/日冲击5日,甲强龙80mg qd静滴2周,第三次腰穿脑脊液白蛋白及白细胞明显好转,压力降至140mmH2O,甲强龙阶梯撤药,约2周前行第四次腰穿,压力220mmH2O。于2019年11月26日入我院重症康复病房,患者神志渐清,留置胃管、留置导尿、气管切开,有咳嗽反射,鼻饲饮食,二便失禁,Bathel评分0分,双下肢肌力0级,站坐立平衡0级;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患者气管切开套管、胃管、导尿管均已拔除;双下肢肌力达到3级,双上肢肌力恢复正常(5级)[1],Bathel评分55分,患者能独立使用轮椅,于12月28日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生命体征护理[2]

入住重症康复(HDU)病房,给予床边心脑电监护。(1)严密观察神志、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变化,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2)每4h监测体温一次,注意有无肺部感染或颅内感染等并发症。(3)密切观察心律和血压、脑电异常信号,及时报告及时处理。(4)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给予气管套管内吸氧,对患者采取了头部抬高15-30°的舒适体位,保证了患者有效的呼吸形态。

2.2 基础护理

保护床单位清洁、干燥,衣着采用通气的棉织布,每天用氯己定漱口液清理口腔2次,每日会阴护理2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擦干,利用悬浮床定时翻身拍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2.3 呼吸道护理

2.3.1 病房管理 每日对病房早晚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控制病室的温度维持在22-24℃,病室湿度50-60%。同时医护人员与家属接触患者时都要进行手部消毒,保持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3.2 气管切开的护理 每日给予气管切开处碘伏消毒更换敷料2次,每日2次金属内套管煮沸消毒,每周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防止感染。并于灭菌用水5-8ml/h持续气道湿化,稀释痰液,有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每日予以雾化吸入3次,按需予以吸痰,保证呼吸道通畅。

2.4 气管套管拔管护理

2.4.1 拔管时机 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呼吸平稳,痰量减少、稀薄2d以上,咳嗽、吞咽反射好,无明显肺部感染迹象。

2.4.2 拔管方法 拔管前试行不全堵管,用苏肽生粉剂瓶塞封闭套管外口的1/2,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24-48h后无异常改为完全堵管,继续观察48h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正常决定拔管。

2.4.3 拔管前护理 充分湿化气道、指导患者呼吸训练再鼓励咳嗽、彻底吸痰。

2.4.4 拔管时机的评估 评估患者自主呼吸情况,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是否存在,是否能有效清理呼吸道;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吸痰频率、痰液性状及痰量的变化。正确留取痰液标本。

2.4.5 拔管后的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水肿及有无气管痉挛并发症,密切观察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2.4.6 切口护理 拔出气管套管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切口,保持切口清洁,促进切口愈合。

2.5 早期康復护理

2.5.1吞咽训练(1)改善舌运动的训练 舌做前伸、后缩、侧方、按摩颊,重复5-10次。加强舌的运动、力量及协调,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功能。(2)改善吞咽反射的训练 刺激方法是用做好的“冰棒”(将纱布缠绕在一次性筷子上做的棒子放在冰箱里冷冻)轻轻地压在软腭弓上、咽后壁及舌后部,连续反复5-10次。

2.5.2 肢体康复训练:运动康复前,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评估,制定锻炼计划。1)上肢训练:利用床旁SYC02-D06康复踏车训练患者上肢肌力,利用平板电脑操作患者运动训练,目的是改善患者上肢肌力,维持关节活动度。2)坐姿及站位训练:待患者病情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进行站立锻炼,指导患者站立的平衡性训练。3)下肢训练:利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患者下肢肌力,根据患者病情的情况,在操控机器的电脑上设置符合患者的治疗参数,对患者进行下肢训练。整个训练过程循环渐进,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鼓励鼓励患者增强自理能力。

2.6 心理护理

由于气管切开病人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非语言交流方式就成为护理人员与病人沟通的主要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神志清醒,通过用笔和纸与医护人员交流,从而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给予合理解答或解决。每日主动于患者交谈,加强对疾病知识的宣教,讲述些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恢复的成功案例,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该患者病情比较特殊,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护理、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气管套管拔管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早期康复活动临床护理效果明显,能够缩短重症监护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可进行广泛推广[3]。回顾下患者在气管切开早期的身心痛苦、自理能力严重受损、肢体功能缺陷,通过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措施,患者总体效果良好,我们需不断学习与探索。

参考文献

张乐石.血浆置换治疗重症Lambert-Eaton综合征1例[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07(12).

伍琼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引入卒中单元护理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3,4(24):1239

王敬波.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9,(06):55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童康复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观察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COPD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针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中肢体功能复健的思考与探讨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脑出血患者早期中医康复介入治疗61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神经节苷脂和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