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反映的正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审美诉求和艺术渴望。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并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生存,是与生命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根本性存在。人要怀有一颗诗心,诗意地栖居于世,才能抵抗生活中无法躲避的琐碎与沉重。潘新和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说到:“一个充满诗意的人,不论人生有多少苦难,面对的是物质还是精神,是自在还是自为,他都能对其作诗意的关照,都能将对象点化成诗,使人生洋溢着温馨、空灵、深邃的诗意。”是的,一个拥有诗心的人,定是一个拥有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之人,也定会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而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语文教育责无旁贷。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明确增加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要求教育要落实到人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这六大素养的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这六大素养的培育都有责无旁贷的使命,尤其在人文底蕴方面(即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那么,语文教育该如何发挥自己的重要使命呢?笔者认为应该走诗意语文之路,让诗意栖居语文课堂,重视诗歌教学,充分发挥诗歌的教化作用。
诗意的教育,自然不只是诗歌教育,但是,优秀的诗歌应当是最富有诗意的。在语文教育中,诗歌毫无疑问应该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古人把“诗教”放在“六经”教育的首位。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教是贵族子弟最初的启蒙教育。诗词文章修养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基本修养,他们沐浴在古典艺术的光辉里。即使现在,咿呀学语的启蒙教育也往往从“床前明月光”这样优美诗句的记诵起步。缺少诗歌的教养,就缺少了几分风雅,几分韵味,精神世界便显得粗鄙麻木,没有灵气。《读诗通识》一书中写到:“其实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就是一个人的文学素质,文学艺术教育的贫乏,常常导致一个民族风雅的丧失。”而诗歌教育是文学艺术教育的基点和核心。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看来,诗可以净化灵魂,可以使人温润敦厚、至真至诚。诗歌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价值在諸文学体裁中特别突出。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育对人心灵的熏陶、精神的涵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取代的。
目前,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太重理性分析,把优美的诗句肢解得支离破碎,用“剥皮抽筋”法对诗歌字字解释,句句分析,破坏了诗歌的整体美,丢掉了诗歌的灵魂。甚至,在高考的压力下,把诗歌阅读欣赏变成了诗歌鉴赏题的讲解训练,把读诗变成了做题。久而久之,只会破坏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遑论通过诗歌对学生进行教化了。
笔者在十二年的教学过程中,在诗歌教学方面也走了许多弯路和错路,也施行过上面提到的这些教法。通过阅读和反思,慢慢地,我也在诗歌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和改变,以求尽可能地减少对诗歌美的消解,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尽可能地发挥诗歌对学生素养的涵育作用。
一、知人论世,引发情感共鸣
诗歌的阅读是一个“以意逆志”的过程、艺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读者自我情感兴发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找到情感共鸣,体验到阅读的快感和乐趣。而如何找到情感共鸣的切入点,笔者认为,应先走进作者的人生。
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读者要想读懂其作品,就得先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知道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受什么影响,针对什么写的那首诗,即“知人论世”。所以,读者除了读本诗外,还得读与作者与该诗相关的系列书籍。也就是说,我们还得读教材之外的书籍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是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多维解读的过程。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体验,走进作者的世界,以一个生命链接另一个生命,以一段人生链接另一段人生,从而更真切地感受文本中或文本背后那个有血有肉饱满鲜活的生命。而如果只是学习课本的内容,就无法调动学生更多的生命经验来感受文学作品,截断了学生通过多维度阅读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的途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诗歌还是别的题材,都不能一味地以文本为中心,不能过分局限于教材内容,还需要把阅读视野拓展到教材之外的万水千山中。
例如,在教学《杜甫诗三首》时,我先让学生阅读选修读本上杜甫的传记节选,并推荐阅读冯至的《杜甫传记》,然后利用两节阅读课时间和学生做阅读分享,让学生体会杜甫十年困守长安的失落和孤独,感受杜甫十年漂泊西南的悲苦和艰辛。当学生走进了这个命途多舛的生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到了一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精神,一个自身落魄但仍有“民胞物与”之“社会良心”的伟大灵魂后,再去读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样的诗句时,还需要我再做过多的解读吗?最有效的阅读就是贴近作者的心灵,和作者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当然,要真正了解一个诗人,了解其作品风格,教材所选的两三首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系统的专题阅读。
二、吟咏诵读,诗意浸润心胸
学习诗歌,必须得强调吟咏诵读。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吟咏诵读。朱熹说:“诗是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著名诗评家沈德潜也说:“诗以用声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间。读者静气接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叶圣陶先生也提倡诗歌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启发,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想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而且还得高声朗诵,浏览默读是不行的。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道:“好诗文要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懂透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因为诗歌欣赏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它需要几种知觉功能以及心理通感的综合应用,只有在反复吟咏诵读过程中才能使几种感觉活跃起来并使之有机协调地相互作用。由此,“吟诵”是实现对诗歌审美关照的基本前提。
至今,我还记得上大学时教古代诗歌的李达武教授评价李煜的《虞美人》时这样说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吟诵到‘恰这个开口音时,嘴一张,胸中万千愁绪犹如奔腾之江水从口中喷薄而出,前面蓄积的情绪此时终于抑制不住借开口发‘恰之音时奔涌倾泻出来……”这个联想是多么奇妙又是多么合理啊!谁说不是呢?诗歌原本就是用来吟唱的,声音以及口型的变化都会细微地影响着诗歌本身情感的抒发,影响着吟诵者对诗歌的更深层更直抵心灵的理解。
知道这个道理后,在诗歌教学中,我倡导学生多吟诵,而非只是“读”,光是干瘪瘪地读是无法读出诗歌内在流动的情韵和音韵之美的,在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上带入自己的情感吟诵出抑扬顿挫,吟哦出花间莺语。让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气,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让诗意在平平仄仄中一点一滴浸润心胸!
在高一时,我举行了班级内部的诗歌朗诵比赛,可以朗诵现代诗,也可以朗诵古典诗,并特别鼓励朗诵自己的原创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参与热情之高着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让他们对诗歌的这份热情继续延续下去,我把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设置为“诗歌欣赏时间”,每天由一名同学上台来主持这段时间,有吟誦、有欣赏、有解读、有表演,原定的五分钟时间往往不够用,不过,没关系,谁说这不是语文课呢?课前的这几分钟是我们在高考高压下的一方精神花园,在这里,有诗意流淌,有灵性之花绽放!
三、模仿写作,素养内化提升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想写诗时,就是你读诗的最好时候。”读诗最好的方式就是写,在写的过程中,你会搜肠刮肚找出更合适、更贴切的词语来营造你所想描述的那份朦胧意境,想用更巧妙、更委婉的方式抒发心中那份飘忽幽婉的情愫。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真切地体会到遣词造句的不易,感同身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那份欣喜,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欣赏到一颗颗言语珠玑在自己的调遣组合下,以另一种形式传递出一个深邃奇妙的诗意世界。深知写作的好处,于是,我鼓励学生多创作,并自己带头去写作,和他们分享我写的诗文,以此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写出来的诗是那么的美,语言是那么的灵动。这让我更加坚信: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诗人。
当学生愿意试着去写诗时,当他们愿意为一个字一个词而冥思苦想反复推敲时,当他们沉浸在自己创设出来的优美意境里时,诗意已在他们心中滋长蔓延、流淌笔尖。对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人文精神素养已经由内而发地得到了培养和提升。此时,作为老师,再多的剖析讲解都是对这份灵性这份诗意的一种野蛮霸道地破坏。
语文应是充满诗意的,诗歌教学更应该保有诗歌诗意与灵性的本真。朱光潜先生说:“诗歌给了我们发现生活之美,人生之趣的眼睛,诗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生中是否有诗是生死攸关的事。”“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了生命的末日了。”“诗使人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使人生不致干枯。”也就是说,诗是生命的滋养物,缺少了诗,人的精神生命便宣告死亡。诗歌之于人如此重要,我们语文教育又有何理由不对其加以重视呢?不管高考中诗歌题占多少比例的分值,不管高考以怎样的形式来考查,诗歌都应该享有它至尊的地位,因为,诗歌不仅关乎高考分数,更关乎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关乎一个人的精神素养,关乎一个人的诗意人生。
[作者通联:四川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