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艺角度看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金元时期绞胎碗

2020-11-09 04:03周叶青
东方收藏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陕西历史博物馆金元器物

周叶青

绞胎的出现始于唐朝,它的出现使得陶瓷在装饰手法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品类,但是由于绞胎器本身的制作难度大,制作时不同于其他陶瓷器使用拉坯的方法就可做出大致器型,而是需要進行特定的绞揉、切片、拼镶、贴合、模压,在器胎上呈现出不同色调相间、变化多端的纹理。而绞胎器中还分为全绞胎与半绞胎,工艺较为复杂。入窑烧制时对窑温的控制,及绞胎本身对窑内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出窑时绞胎器的完好度。而对于绞胎的由来,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西方学者称为“大理石纹陶瓷器”,然而这只是借用的名称,其纹理显然并非模仿大理石;有学者认为是模仿漆器的犀毗工艺;还有的学者认为绞胎器的纹理很像木纹。但具体是怎么样的,迄今学术界尚无定论。

●   两件绞胎碗的对比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一件绞胎瓷碗(图1、2),直口圆唇,深腹,圈足。碗口沿呈乳白色,口沿下部绞胎整齐排列一圈呈麦穗状,下半部分绞胎装饰则是以朵朵团花进行表现。而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另外一件绞胎瓷碗(图3、4),形制与上一件绞胎碗大体一致,口沿稍有内扣,通体麦穗状绞胎纹延伸至碗底,碗底呈五边形绞胎样。这两件绞胎碗均出土于陕西榆林地区。

现有资料显示,金元时期制作绞胎的窑口大多在河南和山西这两个地区,而在这一时期掌握这一技术最为娴熟,制作绞胎类器物最为精良的则是河南的当阳峪窑。

如果把两件绞胎碗放在一起观察,第一件绞胎碗在工艺以及用料方面明显优于第二件绞胎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两件绞胎碗均为全绞胎器,亦可称为“透花瓷”,其“透花瓷”的名称可能是因为绞胎排列出的纹饰,在器物内外壁表现一致而得名。这两件绞胎碗虽说都是全绞胎器,但第一件绞胎碗的纹饰是由在碗底的朵朵团花与在碗壁排列一圈的麦穗纹装饰组成。第二件绞胎碗,仅有麦穗纹装饰,稍显单调,碗底的五边形绞胎花纹也处理杂乱。其二,所用胎土,第一件绞胎碗所用胎土灰中发白,胎体上杂质较少;第二件绞胎碗,整体胎色发黄发灰,碗壁内外大量黑色杂质,非常明显。再有,这两件绞胎碗内外都有一圈圈横向划痕,这是在使用模制法制作完大体器型,再使用轮制法进行之后的器型修整所留下的痕迹,这样的痕迹在第二件绞胎碗上通体可见并且较为明显,个别地方还由于胎体中较大杂质的影响,在器物表面造成凹坑,影响器物的整体美观。而第一件绞胎碗在碗表面仅有一两道这样的痕迹,这一点又从侧面证明了,制作第二件绞胎碗的瓷泥在淘洗这一工序中,淘洗杂质不完全和工艺不成熟,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而这里提到的轮制法修整在唐代绞胎工艺中是少见的,这是否是相对于之前绞胎工艺的进步呢?其三,所用釉料及手法,直观看起来两件绞胎釉料并无太大差别,由于第一件绞胎碗胎色相对白皙,使得在直观感受上,第一件绞胎碗釉色清亮。这里还要着重提一下的就是这两件绞胎碗的碗口部条带状的结构,第一件绞胎碗口部是用掺有化妆土的釉料来表现这一结构的,其制作方法是在对整个碗体施釉后,把碗倒扣使碗口完全浸入带有化妆土的釉料中来进行制作,而这种制作方式在当阳峪窑的绞胎器上较为常见。第二件绞胎碗的口部结构则直接使用与胎体同样的胎土制作,并没有之前那种覆盖在绞胎之上的关系,而是直接在绞胎胎体结构之上制作单色胎土的口沿。

这样的口沿制作方式是为何出现呢,并且在大多当阳峪窑绞胎器中都有表现,而在其他寻常器物中少见这样的制作方式,这是为什么呢?一时间难以给出确切的说法,但是可以从其他出土器物上窥见一二。2006年蓝田吕氏家族墓中出土了大量五代至北宋时期精美的耀州窑青釉瓷器,这些器物不但体现了当时耀州窑精湛的制作工艺,也反映了当时吕氏家族后人对其的重视,因为这批精美的瓷器口沿处大多镶嵌银扣来保护碗口不受磕碰,没有嵌银扣的个别器物口沿处有等距的条带状残留痕迹。而镇江宋墓中也出土了带有银扣的绞胎器。同样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实用器中也有这样的手法表现,但大多是铜扣,使用器物以体量较大的瓶子为主。这些在器物口部包裹其他保护性材料的实例都表达了在不同时期人们对精美陶瓷器的保护之情。而这种在器物口部制作白边的方式,在高丽青瓷中亦有出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碗类器的口沿为白胎后接的做法,器型也带有明显的模仿中国的风格。这点也足以证明在此类绞胎器口部的白边是必要的工序,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才会保留下来这一特征。当然在我国同时期是存在没有白边样式的绞胎器物。

通过以上现象,再结合绞胎器制作难度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等因素,做一个简单的推论。绞胎器上器物口沿处的白边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当时人们对于较为珍贵的器物保护手法的体现,有可能北宋时期贵族们通过在器物边沿包银扣来保护精美的器物,到了金元时期这种方式就逐渐不流行了,但是这种样式被窑工们习得,内化成了一种器物本身的装饰手法也是很有可能的。基于以上的对比分析可得出推论,前文所介绍的两件绞胎碗中的第一件,笔者认为很可能是当阳峪窑的产品,而第二件绞胎碗则有可能是其他地方窑口的产物。

●   绞胎的两种胎土

学界公认的绞胎器之所以叫绞胎,是因为绞胎器的胎体制作是用两种颜色的胎土相绞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所做成的器物,也就是说绞胎器的胎体是其重中之重。我们通常见到的唐代绞胎器的胎体使用红白两种颜色的胎土相绞,在绞胎器表面形成红白间隔的绞胎纹样,这种纹样在绞胎的制作工艺中又分为“全绞胎”和“半绞胎”。而在绞胎器之中较为独特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绞胎骑马俑,这件骑马俑是现今唯一一件绞胎骑马俑,出土于唐懿德太子墓,该墓是一座规格很高的唐代贵族墓葬,对于其工艺的讨论存在多种看法——《中国陶瓷史》中提出:“1972年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了一件绞胎骑马俑,人马全部是绞胎,这是目前绝无仅有的一件绞胎瓷塑。”弋戈先生认为:“该件绞胎马的绞胎是绘画出绞胎纹饰后上一层透明釉,经焙烧后得到绞胎一样的效果,应为画绞胎器。”而刘涛先生认为:“在底部破损处及露胎处以锐器削刮发现其花纹嵌入胎骨细密清晰,两种绞泥绞合的痕迹十分突出,这怕是‘绞釉技法或人工描画所难以奏效的。”笔者有幸在工作中能接触到这件精美的绞胎骑马俑,根据笔者个人观察,仅就此件唐代绞胎骑马俑的观点更偏向刘涛先生的看法。而刘涛先生的这种观点是否可以作为此件绞胎骑马俑为贴绞胎工艺的佐证,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图5)。

除了这件较为独特的绞胎骑马俑外,其余大多是绞胎枕、绞胎球和盘碗一类的绞胎容器,从制作工艺的角度看绞胎球与绞胎容器大多是全绞胎,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透花器”,而絞胎枕的制作既有“全绞胎”也有“半绞胎”两种工艺兼而有之。从纹饰上看,唐代绞胎纹饰基本为木纹和团花纹两种,到了宋代出现了羽纹、编织纹、鱼鳞纹等较为规整的纹饰。金元时期延续宋代纹样,明清之后则少有绞胎出现。

从胎体本身来看,唐代绞胎红白两色胎土厚度基本一致,表面平整,施透明釉,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一件唐代绞胎三足罐,其中一足有残,能通过此残足观察绞胎内部结构,从断面看该罐胎体干燥“相对致密”,以瓷土做胎,制作时烧制温度不高,暴露出来的胎体看起来就像致密的压缩饼干,红白两色胎土均呈现此种现象。这里提到有关胎体及烧制温度的观察现象与李仲谋先生的《上海博物馆藏绞胎陶瓷及相关诸问题》一文中所分析唐代各绞胎窑址出土绞胎瓷枕残片的分析基本一致。李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绞胎器与三彩器关系密切,但制作三彩器的胎,分为瓷胎三彩和陶胎三彩。陶胎三彩胎体疏松,瓷胎三彩“相对致密”,但又不及之后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高度瓷化,所以这里使用了“相对致密”这样的说法。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这两件金元时期绞胎瓷碗胎土由深褐色与白色两种胎土相绞而成,在表面形成褐白间隔的绞胎纹样,两色胎土中白色胎土明显厚于深褐色胎土,并且触摸表面有明显凹凸感,这与唐代绞胎器相比,虽同为绞胎器,但这样的区别应该是工艺不同所导致的。而对于金元时期绞胎碗表面的现象,叶喆民先生在《论当阳峪窑与磁州窑系》一文中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榆次窑出土的绞胎瓷片(当地名‘陈格瓷,绞痕凸起)与当阳峪窑大同小异。”而在这之后鲜有人提及这一现象并阐述其原因,即使有也是作为资料性质写出这一现象,并未做出具体解释。笔者通过对这两件金元时期绞胎碗的仔细观察,并结合以往绞胎工艺对比及思考得出简要的推论。

叶喆民所说的“绞痕凸起”这一现象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绞胎器表面现象基本一致,但是与其说是“绞痕凸起”,不如说是不同绞胎部分收缩率不同导致的收缩不均,而表现出的“绞痕凸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瓷土会进行一定量的收缩,烧制之后的成品通常在大小方面会略小于入窑前的器物,再仔细观察绞胎碗绞胎的部分,深褐色的绞胎与其说是绞胎不如说是少量的胎土中掺杂了大量的铁锈花料彩所制作的绞胎。而这么说的原因是:

其一,深褐色绞胎部分与当时流行的铁锈花装饰在颜色上基本一致。其二,从深褐色绞胎处析出的晶体与金元时期带有铁锈花装饰器物上析出的晶体从表象上看大体相同。其三,釉下胎体白色绞胎不反光或反光不明显,深褐色绞胎反光明显。如果在胎体中加入了深褐色料彩很可能改变了胎体的收缩率从而导致了“绞痕凸起”这一现象。当然现阶段这样的说明只是一个假设,但是笔者认为应该符合事实,因为在金元时期,铁锈花的这种装饰手法非常常见,很难保证不在绞胎中使用。而从这些反光点的表现形式来看与青花瓷青花钴料中的“苏麻离青”料烧制之后,在青花表面所表现的“铁锈斑”类似,但不同的是“苏麻离青”料是画在已经制作成型的白瓷坯上,待青花绘制完成后再在表面施透明釉,之后入窑烧制,烧制时从胎体和釉料之间析出,并在器物表面青花处形成“铁锈斑”。而绞胎碗上的这些反光斑点应该是自褐色胎体内部产生进而出现在器物表面所形成的,这种出现形式应与元明清时期瓷器圈足上的“火石红”的出现形式是一致的。如图所示(图6、7)。还有就是这种“绞痕凸起”的现象会不会是入窑烧制之前,在制作胎体器型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这种“绞痕凸起”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可能性是不大的,其原因是前文提到这两件绞胎碗在成型之后经过轮制法修整,而这种轮制法在陶瓷器的制作过程中又分为快轮拉坯成型和慢轮修整,这两件绞胎碗很明显不是快轮拉坯成型所做,而是先拼贴排列绞胎制坯后进行慢轮修整。而不论在制作器物时使用哪种轮制法,在器物表面所造成的现象均会表现出“打平突出的,填平凹陷的”这一现象,也就是说如果这种“绞痕凸起”的现象在入窑烧制之前就已形成,那在我们所看到的绞胎器则应该是白色的胎土覆盖在深褐色胎土上,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所以笔者认为“绞痕凸起”这一现象是在窑炉之中产生的。

另外,这两件绞胎碗还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们的圈足都没有使用绞胎工艺,而是直接采用单色的胎土进行制作,并且在制作圈足之后,再把绞胎接到圈足上。这样做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方便使用轮制法对器型的修整所作的工序。而这种工艺在绞胎出现之初的唐代是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绞胎器是我国陶瓷领域的一朵奇葩,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存世量极为稀少。在制作过程中,从唐代的黄冶窑到金元时期的当阳峪窑,其间工艺必有传承,但在传承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工艺也发生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时代特征。而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这两件金元时期绞胎碗则应是当时工匠技艺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陕西历史博物馆金元器物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梅樊璟 金元奕 陈傲宇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器物之心
金元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