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砚
作为在韩国拥有25年历史的中早期风险投资机构,LB投资在中国进入了第14个年头。“80后”包磊是LB中国业务第三任负责人,也是第一任中国籍负责人。
聊得了高大上的投资和经济,侃得了轻松愉快的健身、武术、韩流……,抛开职业身份,私底下包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最强大脑”里装满了各种新鲜的理论和模型。思维活跃、语速飞快的他和《陆家嘴》分享了他对于投资的想法。
先于大型基金进行投资布局
《陆家嘴》:LB在中国主要投什么行业?
包磊:LB在中国的管理规模不太大,因此我们选择的是狙击手型的打法。
历史上,我们投资了半导体、视频娱乐、社交、电商等行业。最近4-5年,团队的关注点,更多放在拥有强商业基因的消费和B2B企业上。未来2-3年,LB的计划是寻找建立了高进入门槛的企业进行投资。
投资策略方面,每一年我们滚动预测未来2-5年可能流行的行业和模式,然后提前做相应的布局。
在公司的选择上,在每个细分领域挖掘具有未来行业1-3名潜力的公司。有些公司的潜力可能还未从数据上充分体现,但是我们通过深入的沟通提前发现了这些公司的闪光点,并且先于大型基金进行投资布局。
《陆家嘴》:你本人主导过哪些项目的投资?
包磊:在LB早期的时候作为团队成员,参与了一些项目的管理和退出,比如化妆品领域的中国晶体,后来在韩国上市;比如社交领域的探探,在2018年初并购给了陌陌等等。
2017年开始,带领团队参与了一些项目的中早期轮次的投资。其中包括最近连续融资的智云健康,是在慢病管理领域深耕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以及刚刚融资完成的云麦科技,是从智能硬件起家,专注于运动健康领域的一家企业。
除此之外,还包括汽车B2B领域的卖好车、金融科技领域的理享家、长租公寓领域的窝趣、宠物领域的宠加等。
《陆家嘴》:如何才能提前找到拥有潜力的公司?
包磊:首先投资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差,而信息差一个比较稳定的来源是认知和判断的差异,背后又是经验和方法论作为支撑。
从宏观上来说,投资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很多时候是行业的进化造就了企业,所以预判行业的变化方向和未来格局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行业变化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慢过程,所以光关注行业变化还不够,更需要关注公司尤其是团队的潜质。
经过多年积累,不少投资人都会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对于团队,我自己有一套方法论去考察、评价和预测创业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潜力。
创业者需要具备“优胜的特质”
《陆家嘴》:你们比较看重创业者哪些方面的特质?你们主要从哪些方面去考察一个创业者?
包磊:我们把团队的业务能力分为四个维度:
首先是创造和效率相关的维度,比如运营力、产品力等等,是纯粹建设性的、和勤奋努力密切相关的能力;
第二个维度是影响他人决策的能力,比如销售力,渠道管理能力;
第三个维度是协调一个体系的能力,典型的比如供应链管理和产业上下游整合能力;
第四个维度是对于创业和资本市场的环境适应力,比如融资能力、宣传能力等等。
简单地说,创业者和团队需要拥有“在相应的行业和商业模式的竞争中,取得优胜的特质”。
举个例子,如果运营是这个行业的本质属性,那么创业团队就需要“运营能力超过同类团队”。如果商务是这个行業的本质属性,那么团队还要有相当强大的商务能力,以此类推。
同时,这个特质本身是随着行业的进化而变化的,因此“不断地自我进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质。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对于成功的创业项目,创业者要进化为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特质,而企业家精神是一项需要经过时间考验的特质。
《陆家嘴》:你们跟创业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包磊:这是一个经典课题,我自己也在学习迭代的过程中,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粗浅看法。
总体来说,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相处要分阶段和场景,每个个案都会有细微差别。
在还没有投资之前,我的立场会是一个非常坦白的投资人,尽量节约双方的时间,做坦率而有效率的沟通。
我希望第一次沟通结束之后,创业者不会认知我是一个财务投资人,他会认知我是他的同路人。我们会聊一些非常具体而深入的课题,很多创业者即使最后没有投也会和我们保持很好的联系,因为他们知道是在和懂他的人沟通。
一旦决定了投资之后,团队会在投资人的能力范围内全力帮助创业者,因此一段时间之内和创业者的关系更像并肩作战的战友。
有一些企业进入到了更后期的阶段,拿到了后期机构投资人的资金,这时候我们会转向偏稳健的投后管理风格。这时候创业者的陪跑会交棒给后期的优秀投资人。
我们也很高兴看到很多创业者变成行业中坚甚至是领军人物了,那个时候就是老朋友的关系,也经常会向他们请教行业的认知。
《陆家嘴》:创业者要成为一个企业家,这中间有一个鸿沟吗?
包磊:大概率是有的,如果我们现在看作为行业中坚力量的企业家,他们可能是接近40岁、50岁、60岁甚至更年长。他们从创立企业到现在,可能平均走了20年到30年历程,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中间有很多的经验教训的积累和认知的迭代。
现在的创业公司从创业开始到上市的话,平均的时间是8到10年,这就意味着时间被压缩了一半以上。有一些发展速度特别快的企业,它可能3年到5年,把时间压缩了4倍以上。
时间要素在投资也好,在其他的事物变化里面也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量。当把它压缩到好几倍的时候,就像是重力加速度增加了几倍,会对创业者和团队提出巨大的挑战。
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扛住了压力,最终有机会以更年轻的状态去进入到企业家的角色,那么对于社会就有更长的时间去做出持续的贡献。
对于投资人来说,因为我们的定位是陪跑者,所以也需要锻炼体能,才能跟上这一代创业者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