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实施审计全覆盖工作,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为促进审计全覆盖工作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实施大数据审计的必然性,分析大数据审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实现审计全覆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大数据背景下组织开展审计全覆盖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ll coverage of audit work and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udit work are br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for audit work.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ull audit coverage,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inevitability of implementing big data audits, analyzes the risks of big data audits,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ull audit coverag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full audit coverage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关键词:审计全覆盖;高质量发展;大数据
Key words: full audit coverage;high-quality development;big data
中图分类号:F239.4;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0-0175-02
0 引言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全覆盖的新要求,这是新形势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全面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1 实施大数据审计的必然性
实现审计全覆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审计工作的重要使命,各地审计机关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对于审计机关来说,需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通过建立审计全覆盖相关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所开展的一切审计工作切实做到应审尽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在数据分析全面基础上,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实施年审,其他被审计单位一般每个审计周期最少进行1次审计,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单位,以及关键岗位任期内在职的领导干部至少进行1次审计,对于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重大突发事件等进行跟踪式审计,在审计过程中,秉持问题导向原则,对存在问题多、反映问题大的单位,以及领导干部等加大审计力度和审计的频次,对被审计对象进行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在审计过程中,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审计全覆盖工作,寻找部署、执行国家重大决策中潜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违纪违法问题等,切实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真实反映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矛盾、风险隐患等,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通过对经济运行過程中,好的做法、经验等进行总结分析,注重分析体制、机制层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改革和体制创新。
在大数据背景下,一切事物都与大数据建立了密切联系。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不再局限于财务数据,逐渐向业务数据领域内延伸。随着审计全覆盖工作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任务量,基于此种形势变化,利用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处理被审计单位庞大的数据,数字化审计成为当前审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时,传统的审计方法转变为大数据审计方法,由此引发如下变化:一方面审计资料不再局限于纸质资料,更多倾向于电子数据;另一方面审计思路由财务审计向综合绩效审计转变。随着审计思路与审计数据结合的不断深入,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大数据审计成为未来审计的主流。
2 大数据审计存在的风险
在当前背景下,利用大数据组织开展审计工作,一方面可以丰富审计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但是,采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2.1 数据采集与整理的风险
利用大数据开展审计工作时,数据采集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缺乏有效的验证手段核实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难以保证被审计单位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只能通过延伸审计调查的方式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核实;另一方面采集高质量的数据信息难度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容易受无效数据的影响,对数据分析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容易受网络媒体、社交网站等媒介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数据的风险性。此外,在整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时,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需要采集多个领域的数据信息,但由于各行业的行业标准、数据格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使同一行业,由于使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同,所以在没有统一审计数据标准的前提下,会增加整理数据的难度。
2.2 分析和使用数据的风险
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采用的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等是数据分析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如果不熟悉审计业务,缺乏数据建模能力,那么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容易出现审计逻辑错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在使用数据信息方面,受数据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实际情况相比,审计数据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不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处理,而直接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使用,往往会存在较大的风险。
2.3 数据管理风险
所谓数据管理风险是指,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时,由于存储、传输数据信息时存在丢失、泄密、销毁等现象,造成数据管理的风险。在采集审计数据信息时,由于涉及多个行业的信息,如果数据信息存在遗失、泄密等现象,将会给相关单位造成重大损失,同时,损害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公信力。在数据管理风险中,数据存储设备的管理风险是一项重要风险,比如审计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发生遗失现象、数据网络加密不足等。
3 实现审计全覆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对于审计工作人员来说,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互联网审计平台组织开展审计工作,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审计工作存在的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局限性,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有个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准确把握审计方向,明确审计重点,制订针对性的审计方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联网审计,通过对跨行业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等进行比对分析,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的监控,全方位、多角度地收集审计线索,从根本上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主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合规性,而会计核算的规范性被列为审计重点。受传统的计算能力、计算准确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审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范畴内而无法进行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审计质量、审计评价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和指导。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利用数据之间的钩稽关系判断数据的真实性,有效避免了人为篡改原始数据信息而影响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在审计调查了解阶段,可以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性关系判断出审计数据的浮动范围。
3.1 对审计项目实施统筹分配
在制定实施年度审计计划时,审计部门以审计监督的对象和目标为核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审计工作,将所有被审计单位分配到对应的业务科室,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被审计单位,要求每两年对其组织开展一次财政财务审计或经济责任审计,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被审计单位则通过联网实施定期核查,并进行对比分析,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将审计疑点推送到相应的业务科室,由具体的业务科室进行调查,最大限度确保了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3.2 提升审计质量
在大数据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在审计质量方面实现发展和突破,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审计质量,不能一味地追求审计数量。在实际审计过程中,表面上对每一笔资金、每一个审计对象、每一个项目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但是这种审计方式难以全面保证审计质量。为了提升审计质量,增加审计数量,需要采用统筹的方法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3.3 培养综合型审计人员
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数据的共享性,增加了被审计单位数据的规模,由此产生了很多冗余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分析处理这些数据的能力,使其成为真正被需要的审计数据资产。对于审计人员来说,一方面需要精通审计业务,另一方面需要熟悉掌握计算机技术,具备信息化思维,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创新思维成为全方位的审计人员。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优秀的审计人才是推动审计工作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在审计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审计署每年举办2期计算机中级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活动培养计算机审计骨干。在当前环境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审计手段、审计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代同样要求具备会计、审计、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审计人才。
3.4 培养专业审计分析人才
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具有计算机专长的审计人员一般都是在审计组正式进入被审计单位后才参与审计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便于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所有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项目开展前期就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初步筛查比对数据。对于计算机人员来说,一方面需要熟悉被审计对象的计算机系统,另一方面需要熟悉整个业务审计流程,在实际业务与系统数据结构之间建立对应關系,通过关键词等从中挑选出被需要的审计数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3.5 创新审计思路
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利用SQL、Python等数据分析方法,利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进行审计、分析财务数据。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借助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等,对被审计对象的会计账表、记账凭证等进行浏览、查看,同时,借助系统自带的筛选、排序、比较等功能,综合分析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发现审计疑点,并逐项进行取证核实,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人员在提升自身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同时,更要钻研审计业务知识,熟悉审计政策法规,将审计思路融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发挥计算机网络审计的优势,促进审计全覆盖工作高质量发展。
4 结论
在大数据时代,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技术对审计工作实施全覆盖,全面提升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在审计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对主要数据信息实现全归集,全面推行审计全覆盖,实现持续审计、跟踪审计,在大范围内消除审计盲区,应审尽审,消除审计死角,维护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郭丽芳.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财政监督,2020.
[2]邱尚艳.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路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
[3]周德刚.提升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发挥审计在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用[J].审计月刊,2019.
[4]龚勇,杨晓峰,鲁大海.大数据引领十堰审计高质量发展[J].审计月刊,2019.
[5]陶志伟.对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9-10-30.
作者简介:王春华(1973-),女,辽宁丹东人,中级会计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审计与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