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20-11-09 03:06马汇淼
科教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网络技术高校

马汇淼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尤其在教育教学中,网络技术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中如何应用网络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相关教育人员参考。

关键词 网络技术 高校 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11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network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especiall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network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ha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use network technology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in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ducators.

Keywords network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普通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实验的主要方式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通过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来探讨实验的假设是否成立,分析条件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此类实验大多运用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另一种是专业实验,其需要根据专业的相关内容来进行设定和研究,需要学生运用专业的知识来进行专项的操作和分析。这两种实验形式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在改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实验教学目标,更要结合目前网络技术为教学带来的优势改革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实验环境和学习资源,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为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1]

1 高校本科实验教学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时存在的弊端

1.1 网络技术教学的应用理念不足

高校在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验自主操作的过程,导致部分高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也无法在短暂的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都是以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缺少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网络技术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充分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在应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枯燥、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及时调整实验进度,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学习的效率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1.2  网络技术教学的应用方式不准确

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的网络技术应用知识,对网络技术的教育方式运用不够正确,这也是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以及实验教学改革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一些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反馈不及时。更有部分学生在实验时,受到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无法专心投入到实验环节中,实践能力和总结能力相应下降。课程中教师不能利用互联网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改正自身缺点,独立性差,很难将实验成果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因此,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改进教学手段,推进高校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在进行实验环节时调动自身创新意识,发展个性特点,成为独特的不可替代型人才。

1.3 网络技术教学的经费不足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投入资金,很多学校专业设备需求过多,导致有限的资金很难顾及到所有环节,影响实验教学的改革发展,网络技术相关的实验设备不足,学生没有过多的实验经验。再加上学生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实验环节出现错误,设备损坏对实验产生畏惧心理。学校的教学改革任务繁重,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日俱新,高校的改革节奏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脱节。高校实验设备教学资源容量不足,无法与互联网实时连接,导致学生错失部分实验资料,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下降。

2 高校应用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

网络技术的应用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高校需要科学的规划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作用。在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学生的思路,正确理解实验教学改革的任务,避免數据偏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式,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

2.1 结合网络细化教学过程

网络技术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细化实验环节,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教师可以针对实验教学的目标,调整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挖掘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以实验技能为中心,挖掘实验材料的关键,制定相应的实验标准。在课堂进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课件的方式引出实验的步骤,吸引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但利用网络时,教师需要恰当把握使用网络的频率,不过分透露实验的内容和结果,教师可以在网络课件中阐述实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根据幻灯片和电视让学生提出实验假设,根据网络情境引出探究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难度,提出实验时间的要求,学生参考网络中典型案例后对实验环节练习和探讨,获得初步的实验结果,再根据实验内容对方法,结论具体操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实验规律的过程,层次性的划分实验环节,可以在每一个实验环节结束后增加相应的网络视频和案例,保持学生对实验的新鲜感。

2.2 结合微课、慕课提高课堂开放性

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围绕实验重点记录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慕课是有组织、有规模的互联网开放课程,二者都有记录的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验环节中利用微课或慕课的形式有针对性的突出实验重点,提高学生对实验主题的理解,运用在线课堂为学生展示实验资料,让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方便学生查看数据。在应用微课或者慕课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度把握实验环节,对实验步骤进行分组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验各环节设计、开发、运用和管理。微课,慕课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因此,教师在利用时需要控制实验系统,针对学生的特点观看学习资源,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当中充当的角色,灵活掌握和处理实验内容,分区域设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实验程序。按照实验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充足的实验理论知识,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创作传播面广、反馈及时的视频内容,增加学生操作实验的理论依据。还可以围绕实验教学的结构,对信息分析、整合,提高与实验环节的契合度。教师需要注重微课或者慕课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根据学生掌握实验方法的水平,在互联网中搜集高质量的实验资源,不断更新视频内容。利用仿真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任意场合研究实验成果。

2.3 结合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实验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在实验环节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成立学生研究小组,深入分析研究课题,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第一步是根据研究课题制定验计划,教师可以分析实验教学的目标,利用网络技术的集成工具或者网页开发工具,将实验课题整理成网络文件,与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换等方式整合,将文件转化为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加工,创设具体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内获取实验的完整数据。另外,教师可以将实验操作方式与传感器连接,在多媒体屏幕中放大实验操作规则,使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制度。另外,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互联网创设合适的引导环节,可以设置问题、增添实验背景等规范学生的实验流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作为虚拟场所,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在线查询实验资料,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开辟网络讨论区,发布实验结论,建立实验主页,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交流空间。在学生合作探究阶段,教师可以创设绿色的网络环境,结合专门的工具软件交流实验感想,学生可以在互相论证中保持理性。

2.4 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课程评价

实验评价环节可以有效论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评价表、调查问卷及自主评价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实验结果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线填写实验报告,帮助学生梳理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等方法来验证实验结论的合理性,统计和管理实验材料与信息。教师可以调取学生的实验记录,诊断学生在各实验环节的漏洞,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实验思路。同时,学生可以将所得的实验数据上传到数字学习资源库中,与专业研究人员的实验数据对比,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验,总结与实验结论的偏差,研究学生的实验思路,帮助学生改进实验步骤,优化实验结构,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教师可以反思在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修改实验教学的结构和课程计划,丰富实验教学经验。[3]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记录调取实验的有效信息,收集实验背景,总结实验价值,并创生新实验结论。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研究实验的优缺点,正确评价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高对实验的理解程度,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利用率。在对评价环节进行改革时,教师需要关注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影响,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 结束语

总之,高校在改革实验教学时,需要关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觀念高度统一。在实验过程中,有效整合网络资源、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控制实验节奏,提高学生应对数据变化的能力。高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实验数据资源库的建设,帮助学生更好地组合实验资源,发挥网络技术的功能,提高实验计划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海军,白景锋.“网络分析”综合型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019 (003):66-70

[2] 杨琦.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高校数字化实验室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信息科技,2020,004(002):184-185

[3] 王天雪.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00(001):190-190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网络技术高校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