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

2020-11-09 02:56崔鑫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5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问题

摘 要: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党中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突显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流动党员管理难、活动机制不完善、奖惩机制较缺乏等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对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问题;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与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相联系,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1]。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与党中央的建设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广大的农村地区在组织建设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流动党员管理难

党员因就业或居住地改变等因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地参与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活动,视为流动党员。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伴随着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是全国范围内大量的人口流动,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范围人口流动达2.36亿。近几年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日益增多,使得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困境[2]。

(1)党员去向掌握难

《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中表明:流动党员外出一定时间不需要转移组织关系的,需要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或者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联系。由此可见,这部分党员的积极主动与否对于其去向的掌握是很重要的。部分党员觉得自己参加流出地党组织生活会影响自己的劳动和收入,为了避免麻烦,既不与当地党组织联系,也不公开党员身份,不履行党员义务[3]。这部分党员在流动管理问题上的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的“三不”行为大大增加了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

(2)党员作用发挥难

因很多农村在外务工的党员无法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这部分党员的归属感不断降低,纪律观念和奉献精神逐渐淡化,主要表现为参加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低降。对于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缺乏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认为“管不着”的党员就“不用管”,这种思想误区也使流动党员想要发挥模范作用的热情逐渐被磨灭。

(二)活动机制不完善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机制是党组织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加强与百姓的联系、有效地管理党员并发挥其在农村治理方面作用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机制对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激发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性等意义重大,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飞速发展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机制的不完善性日益凸显[4]。

(1)活动形式单一

在深入基层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党的支部组织活动是通过“专题报告”、“读书看报”等形式开展,单调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无法吸引党员的注意,影响了其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对于上级组织的系统性要求缺乏深入的剖析,将活动内容停留在会议上而非落实到实践中,另一方面,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忽略党员的具体要求,开展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2)党员的活动参与存在缺位

党员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体和基础,组织生活能否有效开展在于党员的主体性意识和行动,根据问卷数据显示,由于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的制约,多数农村党员缺乏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怠于参加组织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奖惩机制待发展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强调了各级党组织应当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应当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严格对党员的奖惩[5]。现实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奖惩机制不明晰,对党员奖惩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较普遍,主要表现在党课学习频率低、参与人数少、现存考核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6]。

(1)奖励机制缺乏

党内有关党员表彰条例落实不到位,且多数基层组织没有具体的党员奖励制度,组织内部没有记录表现优异的党员有关的奖励,党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完成分配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到后来也没有任何的奖励或者物质帮扶,此类情况挫伤了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的积极性。

(2)惩戒机制缺乏

多數基层党组织对《党章》等党的有关文件的落实上存在无法严格执行或者是无法与各地的实际问题相契合等情况,抽象的党员管理要求无法在组织活动中具体化,使得农村党员对于惩戒机制的概念模糊,起不到引导和预防的作用。此外,对党员的惩戒没有具体的实施标准及专门的管理人,党员工作评估机制跟不上,难以及时获取群众反馈,无法实现对党员工作效果的追踪。

二、加快促进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一)多方联动,增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对于流出地党组织来说,应当重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重视流动党员的登记管理,设置专门人员负责流动党员相关工作,做好党组织关系转接,定期排查流动党员,主动获取流动党员的外出情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党组织活动。而流入地基层党组织应当按照规定接受流入党员,担起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流动党员自身认识不足,不愿遵守相关规定的情况,流出地基层党组织可以专门针对流动党员开展主题教育,提高流动党员的自觉性。此外,可以将流动党员的定时汇报自身情况定位硬性要求,并制定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以便流出地基层党组织实现动态管理。

(二)与时俱进,完善党的活动机制

首先从党的活动形式着手,在信息化时代,党的组织活动可以依托这一优势,丰富活动形式,利用网络进行“互联网+党建”工作,以新颖的形式提高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党的活动应当从会议室走出去,开展实践活动、调研活动、志愿帮扶活动等,将党的丰富思想寓于各类活动,让党员从不同的活动中感悟和总结党的丰富思想。其次要科学地设计活动内容,党的活动内容与活动质量直接相关,要注重对于活动的前期策划,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党员投票选取,结合党员的需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培养,使党员通过活动不仅要提高思想觉悟,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以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三)多措并举,完善党员奖惩体系

首先,建立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联动机制。村集体、乡镇、县区党组织各司其职,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供支持。其次,完善问责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依据[7],将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岗,并强化事后问责追责力度,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再次,落实党内外监督制度。完善党员工作评估机制,从多方面、多渠道地对党员表现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将评估结果予以公示,树典型、立榜样,同时按照规定对于评估结果不合格的党员予以相应的惩戒,以更好地激励党员,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蔡文成.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8 (3):62-71.

[2] 程祖英.农民外出务工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安徽省肥西县方祠村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09.

[3] 刘超伟.广西加强和创新基层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研究[J].传承,2019(02):60-66.

[4] 夏行.内外部环境变化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J].领导科学,2014(19):14-16.

[5]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巩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1(01).

[6] 周敬青,《健全改进党的作风长效机制》,学习时报,2016-07-22.

[7] 刘帅.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我国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研究[J].世纪桥,2019(07):51-54.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910476820)。

作者简介:崔鑫(1999- ),女,河南驻马店,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7级法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