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德湘 唐忠敏(通讯作者)
(南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临床常见肿瘤患者,病死率较高,治疗技术措施是化学性药物治疗[1-3]。本组选择60 例患者,综合分析了PICC 置管前心理评估及风险预判护理干预肿瘤化疗患者的效果。
选取我院2019 年1—11 月选择60 例肿瘤化疗患者,知情同意,抽签法分组。观察组30 例,男女15 ∶15,年龄32 岁~68 岁,中位45.5 岁。对照组30 例,男女16 ∶14,年龄33 岁~69 岁,中位45.0 岁。比较二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诊断明确,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心肝肾功能异常等疾病,且知情同意。
观察组予以PICC 置管前心理评估及风险预判护理干预:⑴护士以及心理咨询师应共同为患者实施心理状态评估,开展个性化心理,耐心讲解PICC 置管相关内容[4-6]。⑵预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置管风险,对护理干预对策进行详细制定。为了预防穿刺点渗血,应合理选择穿刺针并确保穿刺部位正确,避免血管正上方操作,做好患者术后无菌加压压迫,对患者穿刺部位渗血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叮嘱患者术后24h 避免剧烈运动,若患者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者开展抗凝治疗,将准备工作做好[7-9]。为了预防皮炎以及静脉炎,选择弹性优质、柔韧导管以及相应血管,术后预防性抬高患者患肢。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将PICC 置管意义详细讲解,还需要讲解PICC 维护以及置管操作流程、常规护理措施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成功穿刺后,利用X 胸片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确定,确认在上腔静脉,做好固定处理,开展正压封管处理。
对比分析2 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了观察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P<0.05。见表1。
表1 二组数据对比(±s)
表1 二组数据对比(±s)
组别 n 心理状态(分) 生活质量(分) 并发症(%)观察组 30 39.15±10.36 48.51±6.58 2(6.66)对照组 30 53.85±11.55 40.24±7.44 8(26.66)[t]χ2 [5.1893] [4.5605] 4.3200 P<0.05 <0.05 <0.05
在以往外周静脉穿刺给药过程中,并发症多,若频繁穿刺,可导致药物渗漏,不利于开展长期持续性药物治疗,因此临床上提出了PICC 置管,在此期间,应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因此,临床上提出了PICC 置管前心理评估及风险预判护理干预,效果理想。为了预防导管堵塞,护士应对导管内液体是否通畅进行严密监测,对导管是否扭曲进行观察,结束后,开展脉冲式正压封管,做好定期冲管工作,对血液高凝是否存在进行提前预判,避免患者形成血栓。为了预防导管移位脱出,为患者实施预防性心理安慰,避免患者发生肌肉牵拉,避免移动肝素帽。为了预防纤维蛋白鞘发生,可避免血液沉积凝固,必要情况下,利用尿激酶进行维护。
本组数据:明显改善了观察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
综上,利用PICC 置管前心理评估及风险预判护理干预肿瘤化疗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