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
(北海市人民医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小儿由于其抵抗能力差,因此对麻醉的要求比成年人高。在临床上气管插管麻醉作为传统麻醉是通过口腔将气管导管插入给药,达到麻醉效果。喉罩麻醉是在喉咽腔部位安置喉罩给药,对喉咽腔和食管进行气囊封闭,其麻醉效果较好[1]。有研究表明,小儿麻醉中应用喉罩麻醉能显著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清醒和拔管时间,减少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40 例进行手术的患儿,采取喉罩麻醉,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报道如下。
选择2019 年2—10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儿80 例,按麻醉方式分成喉罩组和插管组,各40 例。喉罩组,女18 例,男22 例,年龄2 ~6 岁,均数为(4.13±1.25)岁。插管组,女19 例,男21 例,年龄2 ~6 岁,均数为(4.38±1.2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资料显著差异(P>0.05)。
所有患儿均给予2ug/kg 芬太尼、2mg/kg 丙泊酚、0.2mg/kg顺阿曲库胺进行麻醉诱导。对于不能配合的小儿先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患儿意识消失后再开放静脉。插管组:在患儿肌肉完全松弛后经喉镜完成气管插管,依据患儿的年龄(年龄/4+4)选择合适的导管管径,给予患者吸入0.5%~2%的七氟醚,控制氧流量为0.5 ~2L/min,丙泊酚6mg/kg/h 维持麻醉,然后依照手术需要再酌情增加镇痛药。喉罩组:用面罩为患儿吸入纯氧四分钟,在患儿意识完全消失后,用盲探法将喉罩插入,同时让患儿吸入0.5%~2%的七氟醚,氧流量控制在0.5 ~2L/min,丙泊酚6mg/kg/h 维持麻醉,再根据情况适当给予镇痛药物维持麻醉,依照患儿的体重选择合适的喉罩。患儿体重5 ~10kg 选择1.5号喉罩,体重10 ~20kg 选择2.0 号,体重20 ~30kg 选择2.5 号,体重30kg以上选择3.0号。术后拔管的标准是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呼吸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6 次以上,脱氧5 分钟后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潮气量6ml/kg 以上。
(1)对比两组拔管时间和麻醉清醒时间。(2)对比两组麻醉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喉痉挛、拔管时呛咳、声音嘶哑、咽痛等。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喉罩组拔管时间和麻醉清醒时间均短于插管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拔管时间和麻醉清醒时间相比(±s,min)
表1 两组拔管时间和麻醉清醒时间相比(±s,min)
组别 n 拔管时间 麻醉清醒时间插管组 40 36.28±6.13 48.51±9.11喉罩组 40 16.52±5.02 22.45±7.03 t 13.660 12.404 P 0.001 0.001
喉罩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比插管组的20.00%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n)
喉罩麻醉作为新的麻醉方式,由于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能减轻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不良反应发生少。
本研究得出喉罩组患儿拔管时间和麻醉清醒时间均短于插管组差异显著(P<0.05);喉罩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插管组的20.00%差异显著(P<0.05)。气管插管麻醉是临床中较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但是由于小儿的颈部比成人短,而且喉头的位置较高,在插管的过程中可能损伤患儿的喉部软组织,使气管插管的难度加大。另外小儿的呼吸道黏膜较薄,因此若操作过程中患儿出现喉头水肿的情况将会引起呼吸不畅,并且在气管插管麻醉时会较大程度影响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容易导致心率及血压升高等现象。喉罩麻醉能有效结合气管插管和面罩的优点,在操作时不需要经过声门,能减轻对患儿气管和喉头部位的损伤,喉罩麻醉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喉镜,能减少麻醉中的并发症[3,4]。喉罩麻醉不用对患儿的喉部进行切开,能够减短麻醉引导的时间,并且不会使患儿气道受到严重的机械刺激[5]。喉罩麻醉过程中用到的麻醉药剂量相对较低,能使患儿在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减少,较快的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但是喉罩麻醉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喉罩不能完全封闭喉口,将会引起误吸或反流等状况,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喉罩麻醉不适合手术时间较长使用,因此应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麻醉方式。
依上所述,小儿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比气管插管麻醉能缩短拔管时间和麻醉清醒时间,减少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