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十/Yu Jianshi
杨德树 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 条屏 纸本 2015年
不管是大学的在学期间还是其后这些年的工作中,如我等同学都已成习惯,不时将自己学习心得和作品发给老师杨德树先生求教,杨老师自然是每次都给予暖心的鼓励并针对不足之处直言不讳。大家着实为有这样的老师几十年来陪伴自己的成长感到庆幸。
而德树先生也经常不耻下问,将自己的作品及思考与我们这些晚辈分享。日前老先生就将他近期创作的《十二金钗图(系列)》通过微信发给我,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老师近期代表作,其内心的欢愉自然是不必多说。看到年愈八旬的老师如此勤勉,深感自愧不如。这是因为近年来自己经常以年届花甲为由放松对书画的研习,或许德树老师也看出这一点,于是就给这个不太争气的学生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言传身教”。
大凡画中国画的人都晓得,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艺术生命持续时间要远比人物画长,年过花甲对山水花鸟画家来说或许是创作的盛期开始,而人物画家则将开始进入衰期,这在现当代人物画坛上已经有不少的例证。那些在三四十岁就扬名九州的才俊,到晚年的人物画全然不见过去的风采,但是,我们的杨德树先生却是绝对的例外。
按说《十二金钗图》是一个曾被画过若干遍的传统题材,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位画家从各种角度诠释了这批《红楼梦》中的代表人物,再画此题材很难出彩,更何况德树先生已经高龄。但是,老先生却恰恰迎难而上,自出新意,活画出一个全然与众不同的“十二金钗”。
作为“旧瓶装新酒”的一个好例证,我们至少从以下几个特点上可以见出德树先生在人物画上的闪光点。
首先,人物造型别致,不落窠臼。纵观既有画作,许多人在形象设计上尽管也都绞尽脑汁,但基本多少带有改琦、费晓楼、王叔晖等人的痕迹。但是杨先生独辟蹊径,不从明清及近现代前辈那里讨生活,而是上溯古人,将唐代人物画乃至元代壁画的人物造型特点融为一体,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这一个个焕然一新的仕女形象。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综合能力是那样圆熟浑然,没有点滴作意,无疑显示出了老先生深厚的功底和宽博的视野。
其次,色彩明快清新,亮丽雅致。这恐怕得益于他常年对工笔画色彩的精研体悟。画面上如此变化复杂微妙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不仅是那样地协调,并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决然看不出丝毫的杂乱,特别让人叹服的还有那透明色与不透明色之间搭配得如此干净利落如此沉稳透亮。很多画家在使用不透明厚色时经常会产生脏、燥、跳的毛病,我想德树先生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参照。
杨德树 涌绿 纸本 170×270cm 1996年
再次,构图视角独特,配置新颖。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十二金钗”的解读也是因人而异。杨老师在此见前人所未见,选取了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角度,从而塑造了一个具有明显特性的人物群像。由于视角独特,自然就带来人物、道具及景物、环境的改变,我们的先生是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将如此繁杂的物象配置在一起,大开大合,大疏大密,不仅使画面视觉中心自然而然地聚集到人物形象上,并且也进一步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展示。
最后,也是最具特色的就是书、画、印齐聚。众所周知,杨德树先生不仅绘画好生了得,于书法、篆刻也是堪称一代翘楚。当今三者兼善的已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更何况老先生在这三个领域里都已拓展出一片具有鲜明存在感的疆域。在这套组画中,长长的题跋中显露的苍茫虬婉的笔线,以及一方方形质各异果敢畅达的印痕,殊途同归,再度将“十二金钗”画境推向一个新境地。
我在反复观赏这书、画、印“三位一体”的佳作时,又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学生时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几十年来,杨老师就是这样润物无声地在教诲着晚辈,鞭策着后进。有这样一位宝刀不老的先生在陪伴着我们在艺途上不断前行,我等后进还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