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十/Yu Jianshi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多位老师,其中有社会的有学校的,有传道的有授业的,当然也有一时的更有终生的。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得以发展,使得群体得以凝聚得以扩大,更使得个人得以成长得以有为。同样,在我六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中也曾受教于上述的各类老师,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培育提携,才有了我如今这尚算于社会有用之人。
虽说每位业师于我成长之路均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堪称“人师”的却屈指可数,大学恩师杨德树先生即为此中显者。
大凡接触过杨德树先生的皆会为他那温良恭俭让的儒者风度所打动,那是不急不躁不戾不乖的一种从容不迫之风,一种安然平和之风。或许有人会说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德树先生有此气象实属必然,但是,大凡了解他的都知道,早在青壮年时期,他就是这样一种心态。时下在文化艺术界年轻人为谋名获利奋勇争先不择手段的样态固然层出不穷,活到老争名逐利到老的人也比比皆是。我们的杨先生这种如清风拂面般的存在,真是荡涤心脾。
德性,这个词现在似乎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乐记》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有德无德,是人性最根本最真实的反映,而所谓“乐”这样的艺术行为或艺术作品的呈现,不过是“德”的外化。有人说“风格即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对于杨德树先生,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个“名如其人”。德树者,树之以德也,或曰以德树人之谓也。德树老师有此德性,才有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也就才有了他不辞辛劳的传道授业。
我们不能不看到目前有多少事例在证明着为人师表成为欲壑难平,师道尊严成为唯利是图,以身作则成为等价交换……而且此风大有从偶发转为常态的趋势,真的是细思极恐。这何止是当今社会师德的缺失,更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依然可以在杨老师身上看到那种难得的师德在熠熠闪光,当下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了。能够得到如此之人的言传身教,实在是做学生的荣幸。
然而,话又说回来,杨老师的树德,又绝非旁人那般高谈阔论,在他这里听不到不食人间烟火的说教,也感受不到居高临下的指责,他是在用那和风细雨般的质朴语言教给我们为人之道、求艺之道。也正是这些十分接地气十分受听的话语,逐渐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后生晚辈的心田,教书育人的使命就是被他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完成着。
识,知也。用见多识广来形容杨德树先生广博的学养应该是恰当的。在许多人看来,搞艺术的即便是大学教师,也往往在学识上不是那么丰厚的,某些艺术家或艺术家型的教师自身对理论积淀的不重视也确实是事实,我就在场听过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教师说过:“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拿笔画两下比试比试,画画的,还是要靠作品说话。”与此相反,德树先生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学者型艺术家,这倒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著作等身,而是从其言谈话语中流露出来的一种学者气质,一种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正因如此,在同学或同事之间已然形成了一种习惯,大凡遇到不解问题,都会脱口而出“问问杨老师去吧”。而他自然更是有问必答,答必有由。
杨德树 摇篮 纸本 140×120cm 1981年
杨德树 澜沧江畔 纸本 145×370cm 2001年
杨德树 凉山圆月 绢本 120×80cm 1983年
杨德树 特使西行图 绢本 180×150cm 1989年
杨德树 贵妃遗韵之起舞图 绢本 90×50.9cm 1988年
杨德树 贵妃遗韵之秋千图 绢本 90×80cm 1993年
杨德树 寒林钟馗图 纸本 110×55cm 1993年
杨德树 观沧海 纸本 130×270cm 2007年
杨德树 瑞鹤朝阳 纸本 125×250cm 2003年
杨德树 大泽春早 纸本 68×180cm 2007年
现在总好讲通识性人才,或曰“通才”“全才”,德树老师正是这样一位“通才”和“全才”。他不单文史哲及书画理论的相关知识可以信手拈来,在实践层面上,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书法、篆刻,也是无一不精,而且都有鲜明的个人面貌,并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如此全面的发展,实在太难做到了。纵览古今艺术史,只有如德树老师这样宽博的学识与深厚的功底支撑,才有可能在艺术之途上行走得更久更远。
撇开其他因素不谈,一个人的成功路径,大致可以分为苦学派和巧学派,有面壁十年也有立地成佛,其间难分伯仲,而两者兼而有之,那可就是一往无前了。杨德树老师或许可算作这样一个例证。他不但肯于学习更善于学习,所以才能有如此全面的艺术造诣。对于一般人而言,在上述的艺术领域中能有一项出人头地已经不易,而他不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且能融会贯通,各具特色。这可不是仅靠挑灯夜战的苦练就可以实现的,一定是懂得四两拨千斤的要窍。
20世纪60年代初毕业留校任教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杨德树老师作为天津美术学院构建中国画专业教学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和践行者之一,一直在教学现场用他那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力,以及开放包容的艺术思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与教师。
但是,当下的大学教育,尽管倡导多年“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却是专业越分越细,甚至中国画专业学生一入学就按照人物、山水、花鸟来分科教学。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集中精力专攻一门,由此却也造成了知识构成的狭窄,长此以往,即便有如德树先生那样的才华与素养,能否成为他那样的“通才”“全才”,也是个问号,更遑论其他了。
说来惭愧,一晃我也成为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不过,在心底里我一直在追仿着杨德树老师,期望着能够成为像他那样的“仁心师者”。
德树老师作为书画名家,自然早已有人从各种角度评价了他的艺术成就。作为他的学生,同时也作为一名教师,从教师的角度谈谈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或许有助于人们对杨德树先生更为全面的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