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
摘 要 “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这是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在出仕前立下的誓言。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像于成龙一样清廉有为的廉吏。清乾隆时期的江津知县曾受一就是其中一个。他主政江津期间,用种种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深受江津百姓的爱戴。他生前,江津百姓感恩戴德,为其建生祠;他回乡时,江津百姓依依不舍,千里相送;他死后,江津百姓悲痛万分,为其建“清廉祠”,亦名“曾公祠”。
关键词 乾隆 江津 江津知县 曾受一 评价
中图分类号 K24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0-02-16
★作者简介:白雁,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化。
Abstract “I will never take food and clothing as my goal, and I swear that I will never ignore my conscience.” This is the oath of the most honest official Yu Chenglong in Qing Dynasty before he took office. In Chinese history, there were many honest and promising officials like Yu Chenglong. The Jiangjin county magistrate Zeng Shouyi during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was one of them. During his administration in Jiangjin, he took various practical actions to fulfill the mission of “establishing culture for the world, ensuring happiness for peoples life, inheriting achievement of forefathers and keeping peace for long”, which was deeply loved by the people of Jiangjin. Before his death, Jiangjin people were so grateful that they built ancestral hall for him; when he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Jiangjin people were unwilling to part and saw him off for a thousand miles; after his death, Jiangjin people were so grief-stricken that they built “Honest Temple” for him, also known as “Zeng Gong Temple”.
Keyword Qianlong; Jiangjin; Jiangjin county magistrate; Zeng Shouyi; comment
江津是重慶的一个辖区,旧称江津县,现为江津区。江津地处重庆西南部,位于长江之滨,山川众多,民风淳朴。受地理因素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清初的江津县尚属难治之县。朝廷先后派了多位知县前来治理,虽都勤勉,但无明显的政绩。直到曾受一调任江津知县,把江津从三年干旱的饥荒之地变为百姓获利的富庶之乡,并逐渐成为“川东雄治”。
一、江津县简介
江津县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地处长江要津,自南齐永明年间始建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长江自西北向东北穿境而过,地势多山地、丘陵,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物产丰富,盛产花椒、高粱酒、柑橘等。
“江津在蜀号称‘难治,宋邑令冉木已言之。”[1]当时的江津还是一个比较难治理的小县城,后知县徐鼎在嘉庆九年重修《江津县志》时所作的《续修江津县志序》中也提到:“津邑繁剧,素号称难治。曾公以习俗嚣凌故,特为旌别淑慝,以示劝惩。”在曾受一的治理下,这个“难治”之县重现生机。
二、曾受一其人
曾受一(1710—1786),字正万,号静庵,广东东安人(今广东云浮人)。历任四川阆中、珙县;重庆江津、綦江、长寿等地知县;四川广安州、重庆合州、涪州知州。“凡所蒞诸邑(州),劝学劝农,兴利崇文,修县志,创书院、建城垣、造文塔,政绩卓著。”[3]除了卓越的政绩,曾受一在朱子学说上亦颇有成就,“其博涉史传,好朱子之书。卒年七十七岁。著有《四书解义》《朱子或问》《语类文集义纂》《春秋解义》《尊闻录》《易说》等”[4]。
三、曾受一与江津
乾隆三十年(1765),曾受一奉命调任江津县知县。其主政江津期间,多施惠政,为百姓谋福利。其在江津实施的举措大体可分为五个方面:(1)救灾赈济,除暴安良;(2)劝课农事,为百姓谋利;(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4)编纂《江津县志》;(5)重修城门,巩固城防。
1.救灾赈济,除暴安良。“乙酉冬,予自珙调此,以铅刀试盘错。又值岁饥,日图赈恤……”[5]这是曾受一在乾隆版《江津县志》的序言中,自述初到江津的情景。彼时的江津已遭受了三年旱灾,遍地饥荒,民不聊生。曾受一深受震动,“他到任后日夜筹划赈灾弭盗之方,首先创立‘救命会,筹建义仓,劝邑人以有余贷不足,带头捐出俸禄,购谷千余石,赈给灾民,安定民心。接着,公布法令捕诛强寇,力除窃盗,社会秩序渐安”[6]。这是他到江津上任后的第一项举措。赈济灾民,平息暴乱,此举施惠百姓,维护了社会治安,也为其下一步的劝农举措打好了基础。
2.劝课农事,为百姓谋利。在赈济灾民后,曾受一认识到,只靠短时间的赈济是无法彻底解决江津县内的饥荒问题的。于是他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引进新型粮食作物帮助百姓解决粮食产量低的问题。
(1)劝农歌、悯农歌。“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农业,曾受一在任江津县令期间,曾多次深入乡村考察农田水利……他还亲笔撰写出《劝农歌》《悯农歌》等十首,广为宣传,使江津民众逐渐形成热心农业的风气。”[7]曾受一对江津的农业生产非常重视,常常勉励江津百姓勤劳耕作,不违农时。为此,他留下了十篇诗歌,分别名为《劝农歌》《悯农歌》《慰农歌》,收录在民国版《江津县志·卷六·职官志·官师》中,节选如下。
《劝农歌》其一
惊蛰谷雨动春雷,至尊秉耒首三推。
更逢布谷声声催,不及时耕何为哉!不及时耕何为哉!
《悯农歌》其二
贫人种得富人储,五月粜(音跳)谷自茹蔬。
终岁勤动食无余,农家之苦苦何如?剜肉医疮话不虚。
《慰农歌》其一
课雨占晴术不疏,岁岁有年入史书。
迎猫迎虎哗岁除,田家之乐乐何如?吹邠饮蜡续古初。
其中,《劝农歌》劝诫农民及时耕种;《悯农歌》怜悯农民之苦;《慰农歌》描写农家之乐。
(2)引进红苕。“面对江津多年苦旱的县情,他组织民众种植旱地作物。粤地之番薯(川人叫红苕),川中无种,他派人到自己家乡购买种苗回川,并亲偕夫人躬身下田教百姓栽种。民间竞相种植,视之珍如米麦。此后, 红苕由江津传播全川及至邻省,百姓称他为‘红苕菩萨。”[10]红苕的引进不仅使江津的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还推广到了整个四川,造福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后来,江津虽然也出屡次出现了旱灾,但红苕的种植让江津百姓的粮食有了基本保障,不再饿殍遍地、流离失所。而且十分难能可贵的是,身为一县父母官的曾受一竟然偕夫人一起,下到田间地里,教百姓栽种红苕,平易近人、亲力亲为,丝毫没有官老爷的架子,足见其爱民如子。
(3)引進桑苗蚕种,使津人多获利。“鉴于当时‘津民知农不知桑,农家副业较少,他又派人到江苏、浙江一带,购回蚕种和桑苗,提倡栽桑养蚕,给农民开辟了一种新的副业,使‘津人多获桑利,经济土日趋活跃。”[9]当时的江津人还不会养蚕种桑,是曾受一教会了江津人发展桑蚕业,江津百姓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曾受一在江津期间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修江津最高学府——几江书院。他常到书院讲学,并为几江书院的师生留下《劝学百韵》,以鼓励、劝导江津士子努力学习。
(1)增修几江书院学舍。几江书院又名“几水书院”,由乾隆六年的知县杨纯伯创建,是当时江津的最高学府。曾受一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为其增修学舍,并在自撰增修记事中写到:“予莅津之初已著劝学论文数则,与诸生相切磨而齐居狭隘,或不能容。丁亥岁,复建前厅数间,规模式廓造。士不虞无地。所患者,用心之误,致力之差,学其所学而无当于古人之学也。”[10]不难看出,曾受一增修学舍是为了给几江书院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士子们可以专心学习。此外,“曾受一经常亲自到书院授课,切磋学问,并聘来知识渊博,负有盛誉的名师主讲。他还写了‘劝学百韵示几江书院诸生。鼓励学生刻苦用功,专心致志的学习”[11]。曾受一的这一举动提振了江津的教育风气,“书院面貌为之一新,培养出了众多人才,据嘉庆本县志记载,‘后掇甲、乙科者多出其门”[12]。
(2)留下《劝学百韵》。在为几江书院增修了学舍以后,为了勉励士子们勤奋学习,曾受一还写下了一篇《劝学百韵》以示几江书院诸生,也勉励后来的读书人。
《劝学百韵示几江书院诸生》(节选)
三代立学为明伦,忠君孝亲臣子鹄。忠臣还出孝子门,非孝无亲罪莫赎。
事君不忠友不信,弓角翩反舆脱輹。内外彝伦稍不敦,总为不孝贻亲辱。
所以曾子述孝经,至德要道首显暴。立爱惟亲敬惟长,平章协和基亲睦。
亲亲以次及仁民,次及于物序无渎。
(以上言,学在明人伦,侧重孝道。)
论学首须志趣坚,德胜气质功在熟。舜也何人予何人,有为若是胡退缩。
针膏发痼生死关,不经暝眩药空服。凡事悠悠必无成,何况求道志不笃。
(以上言,求道在笃志)
……
可以看到,《劝学百韵》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倡导忠孝人伦,提到了学习的态度要笃志、坚定等等。
4.编纂《江津县志》。曾受一在江津期间,还带头编纂了《江津县志》,为江津地方史、方志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若没有乾隆版《江津县志》,江津的历史或将没有可靠的历史文献作为佐证。
乾隆版《江津县志》,由时为江津知县的曾受一总领,成书于乾隆三十三年(1763)。后来的嘉庆版《江津县志》实际是以此版为底本,分别在嘉庆九年(1804)、嘉庆十七年(1812)重镌,内容上并未有大的改动。“乾隆三十一年(1766),全县生产稍有起色之后,曾受一便访故实求志,得到明末杨几川和清初龚笋湄两残缺的抄本,便同县人进士王子昂共同主持,他亲自修纂,邀集地方商议,博采增修,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付梓印行,共二十卷。”[13]乾隆版《江津县志》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海内孤本。明代的江津本就有县志,但因为战乱,致使县志散佚。曾受一多番访求,最终找到明末杨几川、清初龚笋湄两家的手抄本旧志作为底稿,并在此基础上增补完善,最终形成二十一卷本的乾隆版《江津县志》。2018年,江津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津区档案局重新整理出版了《江津县志》的三个版本。其中,嘉庆版几乎完整地继承了乾隆版。
5.重修城垣,巩固城防。江津的城门年久失修,为了巩固城防,曾受一向上级申请款项,重修城垣。重修后的城垣非常牢固且气派,却不料重庆府派来一个贪官验收工程。贪官借口新建的城垣不符制度,公然索贿。曾受一不肯行贿,因而贪官回去复命时,报告工程不合格,于是重庆府下令重修。曾受一无奈之下,“毅然卖掉广东东安(今云浮)家中的盐田,将月城厅拆了重修好”[14]。此举令江津百姓铭记在心,后来在曾受一离开江津时,“送行的人达千人,有的远送至重庆。他也留诗十六首与县人作别,县里的人士还筹款两万两银子相赠,好让回家后购复盐田。他执意不肯收受。人们便将这笔巨款寄到他家乡,购回了卖去的盐田[15]。江津人民的举动令曾受一备受感动,颇为动容。
四、世人评价
曾受一一生为官清廉,实干有为。尤其在江津县,他做了很多造福百姓的事,因此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百姓称颂、纪念。
1.名儒循吏合而为一。民国版《江津县志》赞曾受一是“名儒循吏合而为一”[16]。这是封建社会对官员非常高的一种评价。“名儒”指其为儒学大家,而“循吏”则赞其清正廉洁、守法奉公,且受到百姓爱戴。“循吏”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是《史记》的一种体例。《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的官员都是清廉有为、大公无私的人。这样的人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青天大老爷”,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也是儒家思想一直所倡导的千古忠良。民国版《江津县志》没有《循吏传》,但有《职官志》。《职官志》中记载的就是勤政爱民的历任江津知县。曾受一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他清廉公正,心怀百姓,无论生前、死后都被江津的老百姓怀念。
2.清廉。曾经,在江津通泰门顺城街右面有一座“一祠两名”的祠堂,即曾公祠,又叫“清廉祠”,是百姓为纪念曾受一而自发修建的。“曾受一去世后,江津人民仍然思念着他,认为应当享受庙食,便用购复盐田后他辞退回的二千两银子,又在大土地建了一个祠,曰‘清廉,每年春秋都要杀猪宰羊隆重地祭祀。”[17]据民国版《江津县志》记载,江津人吴彦升还为曾公祠写有一篇记事,称其“有大造于津邑”[18]。
“清廉”不仅是江津人对曾受一的评价,也是曾受一的家乡人(广东云浮人)对其的评价。“邑人曾受一是清乾隆三年的举人,他以戊午科乡试第二中举而闻名全省,后在四川任官多年,怀清履洁,实政甚多。被百姓誉为清官。”[19]曾受一的一生用“清廉、实干”这样的词去形容是非常准确的。
3.“红苕菩萨”与“曾佛子”。“红苕菩萨”这一称号用在曾受一身上相当贴切。菩萨本是佛教神祇,慈悲心肠,怜悯众生。江津百姓将“红苕菩萨”这个称号送给曾受一,无疑是对这位知县的肯定和高度赞扬。“民以食为天”,谁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谁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神。曾受一解决了江津百姓们的生计,所以曾受一就是江津百姓们心目中的“活菩萨”。
民国版《江津县志·卷四之二·典礼志下》记载,江津一拔贡生江敬修曾续修《曾公祠记》,并为之续撰序文,文中提到:“公听讼几于刑措,德化及民,多有至泣下去者,共颂公为曾佛子。”[20]曾受一在处理百姓之间的诉讼案件时,几乎不用刑罚,而是靠说理教化、以德服人,以感化教育为主,令江津百姓心悦诚服。因为他的宽仁,所以被百姓称颂为“曾佛子”。寓意他慈悲、仁德如同活佛一般。
五、結语
乾隆三十四年(1769),曾受一从江津调任合州(今重庆合川)知州。在他生辰之际,江津百姓为他建生祠祝寿。“这年,曾受一到任不久即发生狱中犯人逃跑事件,被免了官职。正当他潦倒之际,江津的士民向他伸出热情的手,从合州接到江津,当老师尊敬。民间有了诉讼纠纷,不去找新知县,都登门请他断理。曾受一再三推却也无济于事,只好从中排解,公正评断。”[21]江津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造福江津的知县。他逝世的消息传来时,“江津仕民悲恸万分,在城区大土地为其建祠,取名“曾公祠”,以昭曾受一兴农爱民、清正廉洁之德。”[22]
心怀仁德、治学有道、著书立志、刚正不阿,曾受一的大公无私、鞠躬尽瘁换来了江津百姓对其感恩戴德。不仅是江津,每一个地方都记得他的善政功绩,珙县人将他附祀名宦,巴县人为他建“德政坊”“四知亭”。后人以他为楷模,世代传颂他的事迹。正如曾受一的家乡人对其一生所做的总结一般,“他的墓穴是一座无砖砌、无墓碑的土坟,至今仍存,可见他的一生德行端方,怀清履洁;而他为后人留下的东西却甚多”[23]。
参考文献
[1][2][5][10]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江津县志(嘉庆版)[M].北京:线装书局,2018.
[3][6][8]政协云浮县委员会文史组.云浮文史第5辑[M].政协云浮县委员会文史组出版,1989:55.
[4] 陈国代.朱子学关涉人物裒辑——拱辰集[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708.
[7][22]江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津1400年史实大事记(598-1998)[M].江津:江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1999:49.
[9]钟永毅.几江流向三峡·曾公祠[M].江津市地方志编纂委会,1994:18.
[11][12]钟永毅.几江流向三峡·曾公祠[M].江津市地方志编纂委会,1994:19.
[13][14]钟永毅.几江流向三峡·曾公祠[M].江津市地方志编纂委会,1994:20.
[15][17][21]钟永毅.几江流向三峡·曾公祠[M].江津市地方志编纂委会,1994:21.
[16][18][20]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江津县志(民国版)[M].北京:线装书局,2018.
[19]政协云浮县委员会文史组.云浮文史第5辑[M].政协云浮县委员会文史组出版,1989:53.
[23]政协云浮县委员会文史组.云浮文史第5辑[M].政协云浮县委员会文史组出版,198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