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杰
摘要:当前人们对现代化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伴随不断增长的社会效益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优良的建筑工程质量才能有力保障人们工作生活的安全。但伴随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行业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复杂的施工工序、多样的外界影响因素使建筑工程受到影响,因此急需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对其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探究
虽然建筑工程管理不断运用各种先进施工技术和理论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在实际施工及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某些问题,因此各个建筑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才能确保施工及管理各个环节优质开展,从而有力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
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多数选择分化承包方式导致分包单位无法详细划分自身的管理范畴,一旦出现管理问题很有可能发生拖尾责任的状况,从而使施工进度及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涉及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多个专业的建筑工程建设其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导致管理制度始终无法落实到位且工程建设无法顺利开展[1]。某些管理水平较低的建筑企业随意堆放施工材料或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节约施工成本,致使施工进度被延误。
2.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某些获得项目的承包商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和施工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施工材料。采购期间收取回扣并选用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诸多质量安全隐患。另外某些建筑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导致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致使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投入使用中[2],这些情况均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受到严重影响。
3.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低
当前国内建筑工程中不少质量控制人员的综合素养高低不一,有限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对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不熟悉导致质量控制效率大大降低。某些质量控制人员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愿意查找和处理质量隐患问题[3],一些文化水平低的施工人员没有统一管理意识,在工作中我行我素,即使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也不报备,从而给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隐患问题。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
采购人员应当根据施工环境及建筑工程的特点到市场上选购合适的施工材料并严格考察其质量,通过对比多种材料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条件下优先选用价低质优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的施工材料一定要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严格的质量和性能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将施工材料正式投入施工使用中,这样可从根本上将施工材料引发的质量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另外选择存放施工材料的合适环境,确保材料的存放时间及环境符合相关规定标准,避免外界因素侵蚀存放的材料使其无法正常使用。管理人员要随时将施工材料的数量、规格、品种等做好记录,仔细整理材料的检验合格证确保后续工作有序开展。
2.积极应用信息化电子管理系统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监督系统中可提高管理效率,如在施工现场安置高清摄像头监控系统可对施工场地的实际状况实时监控,设置门禁和通过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系统,对现场中的人员进出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实现对非法行为的监督。利用设备管理系统施工材料、设备状态、评价函数优化建设管理,在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各个环节的检验工作并展开质量评估,以便及时查找发现存在的问题使后续的施工作业得以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在熟练掌握常用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同时不断将自身综合素养提高,才能确保工程施工拥有更高的质量保证。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反复练习使他们能够正确熟练的掌握施工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选聘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施工技能,才能避免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造成施工事故。同时施工单位要不定期或定期召开安全意识宣传会,将施工安全知识向施工人员普及,帮助他们对施工安全树立起正确的认识,明白施工安全落实不到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种种举措才可使施工人员的责任与质量管理意识切实提高,从而通过规范化操作避免质量问题。
4.优化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期间一定要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根据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规范施工管理体系。较常见的工程分包管理体系往往未能达到实际的规定要求,不但增加了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难度同时导致某些工作人员消极怠工,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施工管理体系。施工期间出现的事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妥当处理并找出负责人,不可对外包工程进行太过细致的划分,避免破坏工作的协调性。对各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管理一定要确保其与标准规范相符,这样才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无论是在施工前、中、后的任何阶段均要加强检查并将施工信号以政府的监管部门的最终检验报告为准,检验合格后才可开展后续施工。凡是可以挽回的施工质量问题一定要勒令施工单位迅速修补或改正,如果出现十分严重的违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勒令停止施工,这样才可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5.优化成本控制
施工單位要将牢固的成本观念树立起来,使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均能渗透成本控制。同时建立健全成本分析制度,定期将预算成本和工程成本归集对比展开核算分析确保可以控制亏损因素。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企业定额,这样进行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时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将工程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协调工作做好,防止控制成本过度注重而忽略工程质量的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对加强管控施工成本、周期和提升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筑单位一定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对方案编制的科学性进行合理调整并将施工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资金管理工作,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才能确保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海杰.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38.
[2]张建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20(08):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