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亮
摘要:在信息应用程度高速提升的背景下,传统审计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审计模式的改变致使审计工作范围的扩大,从传统的纸质数据记录管理转变为无纸化信息系统操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严格审计信息数据,同时还要对审计系统应用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尽管信息化审计模式的出现为企业会计信息审计工作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诸如审计线索的隐蔽性较强、审计软件不够成熟、审计复合型人才的缺失等各种技术性难题。因此,如何进行更加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规避审计为企业管理带来的各种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财务信息;审计;隐蔽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信息化科技息息相关。高新技术产品和网络已经充斥在民众周围的环境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创新性技术领先的年代,也是以信息化发展为主流趋势的年代。尤其在全球经济文明不断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走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企业财务和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带给工作人员更多便利和提高其工作效率,但纵使信息化的应用具有各种优势,其中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困扰着企业审计人员的工作。信息化审计的内容要较传统审计内容范围更加广泛,审计资料的传递也由原本的纸质信息传递转变为无纸化数据信息,现代化磁性介质已经成功取代可直接审视的传统资料信息,也正因为审计依据和形式的转变,使得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也得到相应改变。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传统审计工作内容和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化信息审计工作。另外,由于审计整体模式的转变,直接影响审计工作人员业务范围的拓宽,审计人员不但要对传统的数据进行查阅审核,同时还要对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测。可见,信息化审计对工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1]。
2 财务信息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审计线索隐蔽性较强
众所周知,信息化审计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对数据处理的雌性化和电子数据的自动化等,只要对这些凭证数据保存成功便可实现计算机账目自动生成,即便从中篡改也不会轻易被发现。尤其是其中的财务软件操作功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即便已经结算本月账单或记录明确账单,发现里面存在任何错误还是可以轻易取消,重新记账。这种信息化记账方式虽然更为方便、快捷,但也因此存在各种作弊现象,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为这种系统空间的可变性,财务工作人员可在短时间内制作不同时期的账目,甚至通过套用去年或企业其他年度账单来制造假账,而这些通过信息化处理过的数据,审计人员很难从中发现问题和错误,无法准确判断账目是否为近期所做。若相关开发商与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合作故意更改信息应用程序,则审计人员更不易从中发现问题。可见,审计线索具有较强的隐蔽性[3]。
2.2 审计软件不够成熟
虽然目前各种商品化的通用性软件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有比例较大,但其中也存在部分企业使用自己内部开发或行业中统一开发的软件。可见,企业财务核算工作逐渐向管理型发生转变,财务工作的功能越来越强,结构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可事实上大部分软件均没有给信息化审计工作留有相应测试通道,亦或存在对信息化审计的数据提供有限和结构不开放等问题,软件更新速度较快,信息化审计对各种历史信息数据的收集难度较大。而且,在信息化审计数据的保留方面也存在较大缺陷。各种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直接对信息化审计软件开发难度造成较大影响,导致信息化审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一般,通用性较差。与此同时,信息化审计市场中出现许多通过相关组织鉴定的审计软件,在制作和开发软件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极大地增加了财务信息化审计的难度[4]。
2.3 缺少复合型审计人才
在企业全面实现信息化审计工作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所有核算凭证均是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的手工录制,利用信息系统下的财务凭证制作和财务账簿等,虽然从表面来看设计相对严谨周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很容易掩盖因为手工操作所产生的误差。与此同时,信息审计系统需要不断更新,更新过程中对一些控制功能也会产生相应影响,导致审计风险的形成。另外,信息化审计对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能力要求更高,审计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审计基础知识,还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认知、具有较高的管理和处理数据的技术能力,不但要熟练掌握信息化审计系统软件的应用方式,也要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在系统出现故障或问题时,必须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但就中国目前企业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言,其整体掌握信息化审计系统应用的情况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审计资深工作人員普遍年龄偏大,对信息科技事物的接触能力较差,即便能够接受信息化审计系统的使用,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应用,进行一些简单的系统操作,一旦系统出现问题便无从下手。而一些年轻的审计工作人员虽然经过专业的信息系统学习,但对信息系统内部风险的测评不够深入。由此可见,企业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较低,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就目前的企业发展而言,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较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众对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的高标准要求,使得审计工作人员为追求利益而忽视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
3 解决财务信息化审计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信息化组织机构
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功能完善和相关组织机构的健全,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受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影响,部分信息化系统或企业专门使用的审计作业软件在应用中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适应信息迅速更新的速度,否则便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系统的充分需求。因此,要想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审计系统的作用,必须避免企业信息系统被时代淘汰。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内部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防止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滞后性。除此之外,对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的完善和控制也是促进企业信息化审计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条件,若企业在日常经济工作中的相关业务流程能够得到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则有利于各项操作失误几率的降低,进而降低企业风险系数。
审计信息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另外,在系统中进行的各项审计业务,需要经过相应的授权才可以调取资料阅读,并且要对查阅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3.2 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质量
审计隐蔽性风险的存在极易导致信息使用者根据相关信息资料的提供做出错误决策,致使审计人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后果。信息化审计的发展除了要面临传统审计中存在的风险之外,还要加强对信息软件开发、数据管理和相关网络环境中带来的风险预防。这些风险集中表现出企业隐蔽性强和破坏性大等特点。因此,必须注重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审计质量的提升,充分考虑审计隐蔽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审计发展环境下,传统的财务岗位职责已经发生质的转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已经不足以控制企业整体安全。因此,加强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规范的企业信息化组织结构,对各项系统安全建设采用备份机制,防范企业文件在传输过程中遭受病毒侵犯具有一定必要性。
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由于该管理体系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命令以及严格的惩罚措施来规范企业内部人员工作,因此,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背景之下的审计工作质量,首先要对监督工作管理进行落实和完善,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责任制,实施科学的监督管理系统,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责任落实。其次,在审计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人员选拔工作,选择工作能力较强和具备良好专业工作素质的工作人员,确保在审计信息系统发生问题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解决,完善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再次,合理制定准确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客观完善的评价,激励审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加认真对待工作。最后,注意监督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艺术性,例如,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进行任务的传达工作。
3.3 积极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在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现代化财务信息条件下,审计工作对审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要充分适应信息化审计工作的需求,需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重点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的培养,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财务和审计相关知识。首先,各级审计机关需要加强对相关培训基地的完善,对不同程度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阶段性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例如,定期聘请专业信息化审计讲师,组织审计人才相互学习和讨论,加快审计人员知识的普及,尽快适应信息化审计工作。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快对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尽快调整高校相应知识结构,做到审计人才培养向财务领域和信息管理领域的积极拓展,为信息化审计的发展储备大量复合型人才。最后,加强对高层次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的引进,促进其与审计队伍的融合,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使其能够承担起开发软件和管理系统的重要任务。
4 财务审计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财务审计信息化发展逐渐完善,未来财务审计工作相对于现在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综合分析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总结出以下两点:
第一点就是审计组织方式发生转变。之前审计工作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而如今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推进,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传统以小组为单位的工作形式难以负担如此繁重的任务量,而且信息化背景之下的财务审计工作会有更多智能需求,需要更多人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因此,随着财务审计信息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传统审计小组将会逐渐扩展,转变为以团队为基础的审计组织。
第二点是审计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之前审计工作经常以小组或者个体为单位进行,审计数据也由个人掌管,导致信息处于简单无序的关系状态之中,但是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审计工作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传统“信息孤岛”的方式将会被逐渐打破,审计团队之间,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将会逐渐实现信息共享。将之前离散的信息数据统一化管理,这样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提升信息价值以及利用效率。
5 结语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推动了财务电算化的发展,从而导致财务审计工作技术和方法等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因为信息技术的冲击,传统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信息化审计模式应运而生,审计工作逐渐转变为无纸化系统性操作。除此之外,审计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审计范围也被拓宽,审计内部职能不断加深。不仅如此,信息化审计工作对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尽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发展具有强大优势,但因为审计工作固有的特征,导致企业在运用信息化审计过程中极易产生不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型风险,例如,因为企业信息系统稳定性产生的信息化风险和相关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带来的各项审计风险等。因此,为有效避免或消除此类风险的产生,应当规范企业信息化审计的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科学的检验和系统完善,健全各项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从根本上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综上所述,若企業相关管理人员只有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信息化审计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落实对信息化审计技术的提升和审计方式的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审计为企业信息管理提供的各种便利操作,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管理作用,促进信息化审计工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企业信息化审计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侯辛锋)
参考文献:
[1]刘禹辛.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审计研究——以电网企业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2):155.
[2]姚蓉.浅谈财务信息化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102-103.
[3]谷裕.信息化系统下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7(20):270-271.
[4]盛名.基于财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137+139.
[5]孙莹.浅谈财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7(02):92.
[6]毕青玥.财务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研究[J].时代经贸,2016(22):34-35.
[7]史卫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探究[J].当代经济,2016(14):88-89.
[8]姜慧敏.财务信息系统审计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