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审计实践与思考

2020-11-06 13:23芦伟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审计精准扶贫实践

芦伟

摘 要:我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用于扶贫工作,特别是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为原来的扶贫工作注入了全新的力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扶贫审计也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以阐释精准扶贫概念入手,总结审计过程,梳理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供工作思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审计  实践

综合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1978年底至2019年底,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从7.7亿下降至551万,累计减贫7.65亿人,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0.6%。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6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脱贫步伐加快、扶贫效果显著。

一、精准扶贫的概念

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细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

精准扶贫,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治贫方式,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對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二、精准扶贫审计重点

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启动与时俱进的精准审计成为各地审计部门的又一重要阵地。精准扶贫审计工作重点主要为监督扶贫政策的落实、确保扶贫资金阳光化运作以及实现扶贫效率效果等。特别是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进了深水区、冲刺期,各地审计部门如何开展工作、从审计视角服务“精准扶贫”工作,从而推进相关扶贫政策落地入户,达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致富”的目标。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纵观各镇、街道办事处审计部门开展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实例,发现扶贫工作重点集中在:一是结合扶贫对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支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等产业;二是建立资产收益扶持机制,以招投标方式投入设施农业、林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将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等;三是为扶贫对象提供金融支持,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贫困户扶贫贷款贴息,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扶贫贷款给与贴息和担保风险补偿金等;四是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修建微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微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等。

三、精准扶贫审计简易流程和发现问题梳理

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根据扶贫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主要步骤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掌握各种精准扶贫的文件、制度、规定,包括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工作成效考核方案等,深刻领会精准扶贫工作的内涵和精髓,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收集扶贫资金财务资料、项目建设资料、扶贫对象具体情况、扶贫工作日志总结报告以及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情况等,此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多方统筹协调,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3)制定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工作重点与难点,特别关注精准扶贫专项资金流向以及扶贫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扶贫脱贫效果及持续力等。

(4)深入扶贫对象所在地,实地勘察产业、资产等项目建设、使用、维护情况,走访当地村委、农户和第三方(例如工程建设方、产业输入方等)了解扶贫工作细节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引入的扶贫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修建的扶贫项目的工程质量和使用维护情况、精准扶贫的持续性等。

(5)分析审计数据、资料,撰写审计报告,针对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

(6)做好精准扶贫审计的总结,积累宝贵实践经验,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审计回访,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逐一跟进,提升审计成效。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审计人员深刻感受到扶贫工作领导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标准,重点抓好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并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防止贫困户脱贫后返贫;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扶贫对象情况,宣讲扶贫政策,推进各项措施落地生根。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同时,审计过程中亦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是个别扶贫建设、产业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因前期调研不足,在启动扶贫资金后,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尴尬状况,例如扶贫对象参照邻村或邻乡引进新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由于本地土质、水质、采光、风向等因素影响,经济作物质量和销售未达预期;二是个别扶贫建设项目实施进度慢,容易出现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低、资金使用效率低以及建设项目施工、验收延迟等情况;三是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待完善,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合同或协议约定项目到期后投入本金和收益归各村委会所有,资金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及防止返贫,但却没有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四是精准扶贫早期偶尔出现使用现金形式收付、个别扶贫项目的原始单据只能提供收据的情况,但后期已经不存在这些情况。

四、合理化建议

针对上述审计发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扶贫产业和建设项目,通过全市统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做好产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扶贫工作组根据工作计划,严格规范工程建设时限,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实施进度;三是认真学习扶贫文件和财务制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降低财务风险;四是目前扶贫工作过多的侧重于经济效益,审计关注点也是集中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事项上,如果从审计全覆盖的角度出发,精准扶贫的方向应该拓展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结束语

目前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如何保持现有水平,最终取得全局性胜利,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需要审计监督的保驾护航。本文整理了精准扶贫审计实践的部分经验,总结发现问题和建议,希望给以后开展相关类似工作的同仁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芳亮.做好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4).

[2]屈煦炜,孟永佳.“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扶贫资金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商业财会,2018(11).

[3]刘昂,沈婷.“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

[4]杜小兰.分析精准扶贫审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2018(26).

[5]万红倩.精准扶贫背景下强化审计监督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17(2).

[6]苗连琦,胡亚敏,袁少茹.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案例回顾[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12).

猜你喜欢
审计精准扶贫实践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