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医学快检“侦察兵”

2020-11-06 04:17孙茜丁毅
当代党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侦察兵罗阳血型

孙茜 丁毅

9月25日,山东青岛,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现场。

“我定不负联盟嘱托,助力我国检验医学学科青年人才成长……”接过《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联盟首席主席团成员》证书,41岁的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罗阳站在主席台上,言语坚定。

几个小时后,罗阳又回到重庆大学医学院,查阅文献、处理事务……凌晨3点,待事情处理完毕,他终于能缓口气了。

时间与罗阳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联系:时间催促着罗阳,不断前行;罗阳也追赶着时间,钻研检验医学。

几年间,无论是带领团队研发出的血型快速检测试剂,还是发现纳米级石墨烯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杀死细菌,抑或研发出量子点生物检测试剂等,在检验医学这条科研道路上,罗阳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险些放弃的科研路

初见罗阳时,他正伏在办公桌前,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脑上满屏的英文字母,眉头紧锁,若有所思,身旁不远处,放置着一张磨破了的行军床。

“罗阳很拼,做科研可以用‘玩命来形容。”熟悉罗阳的人都这么说。

“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为疾病早期提供更准确、更安全、更可靠的检测,在医疗决策中的作用类似于战场上的‘侦察兵。科研早日出了成果,就能早日帮助更多的患者,不拼不行。”罗阳对科研的这种拼劲,还得从2002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临床检验诊断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说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罗阳将大把的时间投入到实验研究当中,然而,科研道路走得并不容易。

“经常是想法很好,但实现不了,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能成功。”罗阳在实验当中屡次受挫。

一个深夜,罗阳在实验室做的实验又一次以失败告终。“科研道路真的值得我走下去吗?”罗阳有些心灰意冷。

突然,他听见门外传来“唰唰”的响声。

他看了看表,此时已经是深夜12点,实验室外面怎么还会有响声?带着疑惑,罗阳朝门外走去。到了外面一看,竟是导师府伟灵教授正在走廊里滑轮滑。

原来,导师府伟灵也还在实验室做实验,做得有些乏了,又没时间回家,他就通过滑轮滑来活动身体。“老师都是50多岁的人了,还能有这样的毅力做科研。作为学生,应该更努力才行”。

导师的举动就像春雨,浇灌着罗阳心中的科研种子生根发芽。

从那以后,罗阳把宿舍搬到了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做实验,脑子里全是数据和方案。即使遇到问题,罗阳也不退缩,或查阅相关书籍,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一定要弄个明白才行。就算失败了,他也不放弃,实在扛不住了,就跑去操场打会儿篮球,待压力释放完后,又钻进实验室继续做实验。

在一次次失败、思考、重组、再建中,罗阳感受到科研的魅力:“陷进去就出不来了,它让你更加笃定,更加拼命地往前冲。”

凭着这股拼劲,罗阳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为了在科研道路上更进一步,罗阳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的论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如果那时候我放弃了,可能真就与科研无缘了。好在我还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行。”回忆起那段时光,罗阳感慨万千。

在实验室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2012年,罗阳出任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

在医院急诊室内,罗阳发现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因发生车祸等事故造成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

对于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来说,就算是医院有足够的血源库存,但采用传统凝胶卡式法等鉴定血型,仅鉴定血型这一项就要花费20多分钟。

“在很多人看来,查血型可能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其实不然。特别是对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患者来说,能否及时补充血液,关系到生死。”为此,罗阳萌生了研发血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念头。

虽然血型检测已有相当久远的发展历史,但以往的手段大多较为耗时,必须另辟蹊径。

怎么做?罗阳带领团队翻遍了各种关于血型、检测等方面的文献,争分夺秒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常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累了就拉开行军床躺一会儿,饿了就订个盒饭快速扒拉几口。

“做科研也和临床救治一样,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大家都希望能早点研发成功,让患者受益。”罗阳感叹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罗阳他们的坚持下,科研路线逐渐清晰: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PH试纸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鉴定血型。罗阳他们将其命名为“染料法”。

有了路线,如何实现?

“试,不断地测试。”罗阳说,此种血型鉴定方法,最核心的就是要用到一种特殊的纸质材料,以及一种特殊的PH指示剂染料。然而,具体使用哪一种,需要在众多的候选物质中不断测试。

在测试染料时,需要用到一台仪器设备,而在重庆,这种设备很稀缺,因多种原因不能提供给团队使用。最后,罗阳经多方辗转联系到外地的一家研究院,但对方表示只有周末才能提供给他们使用。

虽然使用时间有限,但这对罗阳团队来说,已经是个极大的好消息。

一到周末,罗阳团队就赶到该研究院,周日再连夜赶回。在往返两地无数个日日夜夜,尝试了500多种物质后,终于成功找到了合适的染料!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血型快速检测试剂诞生——一种不受环境限制的便携式血型快速检测设备,可在30秒内完成ABO和Rh血型的同步检测,还可在2分钟内同时完成16种血型的同步检测,准确率达100%。

“这一成果对紧急医疗救治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应用于野外、战场、灾区等资源紧缺的环境。”罗阳兴奋地说。

2017年,羅阳他们将该项研究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Science子刊上,一推出,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而后,该项研究还在Science主刊作为亮点介绍,被美国输血协会评为近年来输血和细胞治疗领域最大突破之一,入选输血医学评论当年最具影响力论文等。

“通过血型检测这项研究,使我对科研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能救人,我们很有成就感。”罗阳说。

在随后的科研中,罗阳和团队发现纳米级的石墨烯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杀死细菌,研发出量子点生物检测试剂等,推动检验医学不断进步。

台上“铁血教师”台下“暖心老罗”

2017年,罗阳来到重庆大学,开启了他的另一段人生经历——教书育人。

在新的岗位上,罗阳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各类探索理论和实践经验提炼整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一起传授的,还有他科研道路上的严谨作风。

“罗老师对待科研很严谨,容不得一点差错,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我能从一个科研助理进步到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罗老师的影响。”师从罗阳7年的博士研究生张洪说。

张洪与罗阳的师徒关系始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那时,张洪应聘了罗阳的科研助理,在之后的工作中,真切地体会到罗阳的严谨。

一次,张洪汇报实验情况,罗阳发现幻灯片显示的文图中,有一处数据与文本有出入,便当场提出严厉批评:“科研一定要严谨,容不得半点虚假,细节非常重要,任何一处小问题都会影响科研结果的准确性!”张洪羞红了脸。

在科研上,罗阳是出了名的“铁血教师”,但私底下,学生们则称呼他为“暖心老罗”。

2019年,巴基斯坦留学生Alya Batool成为罗阳的一名学生。刚来中国,她有些不适应。为了让Alya Batool尽快适应环境,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罗阳邀请了20多个学生来家中做客,规定不许带任何礼物,只要求每个学生亲手做一道拿手好菜。

“很有家的感觉,大家都很热情。”Alya Batool很快融入了团队。

得知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查阅国外相关专业文献受阻时,罗阳又为学生们请来一位医学专业的英语老师,为学生们补习英语。

在罗阳心里,育人与科研一样重要,他希望为中国未来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储备更多的人才。

“科研工作就是需要一代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把探索的接力棒传给后来者。”在罗阳看来,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

乐于科普全家总动员

工作之余,罗阳又将目光转向了公益科普工作。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罗阳团队接到紧急任务,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为了早日研发出产品,罗阳整日待在实验室,只能通过手机与家人连线。

在与家人的交流中,罗阳发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预防知识,有的正确,有的则错得离谱,但老百姓不懂,也没鉴别能力。

于是,为了让群众正确预防新冠肺炎,罗阳利用空余时间,录制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液等内容的小视频。

两个月后,罗阳团队成功研发出“掌上”新冠病毒检测仪、多通道新冠病毒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盒、新冠病毒核酸超敏检测试剂盒。

完成工作任务后,罗阳没有停下来歇息,而是又开始了疫情期间萌发的另一个计划:做科普讲师。

说干就干。罗阳写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剧本,让10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做演员,按照剧本进行表演。此外,他还会制作一些PPT,配上音乐与图片。他经常为了完成一个视频的后期制作而忙到凌晨。

好在辛苦没有白费。这些内容生动有趣、准确权威的视频一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好评不断。

随后,罗阳又在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罗阳教授科普工作室”,并推出了“乐佳帮”微信公众号,每日为中小学生开展内容丰富的讲座,推送疫情防控知识。

其实,每次推送的信息,都需要罗阳团队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么费时间,为何还做?

“做科研的人也应该肩负起科普的重任和使命,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我们力求让科学走出象牙塔,在社会上生根发芽,让更多人热爱科学、感受科学的乐趣。至于时间嘛,挤挤总是有的。”罗阳笑着说。

9月28日,重庆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委会成立,罗阳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未来将不定期面向各年龄段的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举办各种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

过去这些年,罗阳还接受了很多特别的任务: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参加“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联合救援减灾演练、赴西非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疫情等。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军人,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效力。”罗阳总是说。

罗阳的满腔热忱,为他换来了众多荣誉:他先后获得“国家特支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首批重慶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未来仍需努力。”谈及这些荣誉,罗阳很谦逊。

猜你喜欢
侦察兵罗阳血型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草是春天的侦察兵
罗阳:复古旗袍的第四代传承人
侦察兵
收获了一份精神——报告文学《国家的儿子》创作感悟
那扇车门应该怎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