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学玲
为了更好地体现让学引思的基本理念,教师需要在问题的创设上多下功夫,要让提出的问题具备针对性,并且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素养和思维品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透过问题的分析解答,吸收相应的知识点,同时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也会在过程中得到强化.这才是知识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效果.
一、教学背景
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展开有效的课堂提问,会让学生对于教学过程有更充分的参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基于让学引思理念展开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在提问内容和方式上不断进行优化,透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入到问题探究的情境中,并且基于问题的有效分析解答,吸收掌握其后包含的知识原理,让知识教学的目标良好达成.
二、案例分析
案例1:在教学“浮力”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问题为向导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教师可先提这样一个问题:乒乓球在水中都是漂浮的吗?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回答:是.随后教师可以演示将一个无底无盖的饮料瓶瓶口朝下放置,在瓶内放一个乒乓球,当向瓶内注水时,乒乓球并没有浮起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他们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现象不一致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都很想知道背后的知识原理.
这样的设问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不仅会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好奇,也会意识到自己的固有认知存在问题.基于这样的教学开端,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也会更高,这才是合理设计教学提问可以达到的效果.
案例2:学习了“欧姆定律”后,学生对公式R=UI常常产生错误认识,为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问:某导体两端加8V电压时,测得电流强度是0.5A,导体的电阻是多少?若在导体两端加16V电压,测得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导体的电阻是否为原来的两倍.根据公式R=UI,我们可以说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吗?
这样的提问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够基于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解答化解已经存在的认知障碍.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效,也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好的吸收掌握,这才是合理设计课堂提问应当达到的训练效果.
三、教学反思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想要基于让学引思理念有效展开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提问方法和策略,首先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观念和思维的更新.以往的课堂上,对于新知识的教学采取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不仅没有和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互动,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太大的教学价值.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且构建各种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为向导,通过有效的提问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且基于问题的分析解读让学生理解吸收知识原理,建立良好的学习认知.
2.对学情做深入分析.在物理课堂上采取合适的提问策略,这需要教师在深入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展开.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做细致深入的分析解读,明确教学重难点部分,建立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给提问内容提供方向与参照.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熟悉学生一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并且对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上可能会产生的认知障碍做预设.教师可以在确立了这些内容后,让提出的问题针对性更强,并且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并且可以对于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展开有效的培养与锻炼.
3.利用问题锻炼学生学科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仅是要为知识教学服务,也要通过提问过程来锻炼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这样提问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以此来合理预设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上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同时,教师不妨调整教学思维,将复杂问题进行拆分,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提问方法,并且适当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和启发.这会让具体问题得到更好的化解,学生能够基于问题的解答有效吸收掌握知识原理,提问教學的功效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才是课堂上应当达到的多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