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生成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2020-11-06 02:49王桂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解题知识点教学内容

王桂杰

初中数学的生成互动教学需要教师熟读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从教材出发,设计教学互动与课后练习.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持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结合教材,设计多样的互动形式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数学互动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勤于思考,结合教材,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在教学中的互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并不是单纯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闲话家常.在教学中的互动始终是围绕着教学内容,而教学互动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紧扣教材,结合教材生成课堂互动,结合教材设计练习.

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圆”的一章中,主要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和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与圆、有关圆的计算.这一章内容是本学期的学习重点,也是几何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章的学习中,知识点、定理非常多.几何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在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紧密地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课堂中,可以请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遇到的圆形及圆形的基本特点来导入这一章的知识点.在进行讲解圆与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时,可以准备适宜的教具,进行生动而形象的说明.在学生了解这些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利用手边可以使用的工具,或者在家中可以找到的工具制作类似的能够表达这些关系的图形,并请学生进行说明.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理解过程及学习过程特点主导课堂,并在课堂中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发挥.在部分的教学内容中,甚至可以让学生主导课堂,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学生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日常的教学练习及课后的作业中,也要注意紧扣教材,设计与学生互动的课后练习.同样在这一章的内容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课后练习,如计算教室中出现的某一圆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量出教室中某一弧形的角度等.类似这样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并能开发思维,积极拓展思路,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进行类似课后习题的讲解时,也要注重学生解题的思路和解题的过程,从而得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既让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更加深刻,又加深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互动中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快乐学习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互动生成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使用单纯的某一种方式,而是结合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并且互动生成教学的效果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课堂累积,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学期的“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学任务.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不可能只使用一种单调的形式进行互动生成的教学,甚至是在单纯的一节课堂的教学中,都需要使用不同的互动生成教学方式,才能在45分钟的时间内充分持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进行转变.在开始课程时,通过布置一个二次函数应用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鼓励使用多种形式的解题思路;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以此种形式导入知识点,让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更加具有积极性.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设定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解答,或者复述课堂中的知识点,这样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了解状况,并且持续地调动课堂气氛;或者持续使用开课之初使用的分组,进行分组抢答并进行积分,在课堂结束时统计分值,进行良性的竞争.在课程结束时,留下与教材內容相关的练习题,并规定练习题的方式需通过合作或者讨论的形式进行解答,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同时也为下一堂课预热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内外能够主动地持续地进行互动,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让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够快乐地学习.

猜你喜欢
解题知识点教学内容
用“同样多”解题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用“同样多”解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