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峰
【摘要】结合慕课的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将慕课的建设理念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对课堂教学则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慕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
慕课是这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目前,慕课席卷了我国整个教育界,各高校积极地组织慕课课程的研发,包括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教与学过程的完整实现,慕課的开放性、透明性以及便利性,给高等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对于高校来说,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结合慕课模式进一步建设丰富教学资源以及根据高校实际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于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高校课程建设水平非常有意义。
一、慕课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具有很多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按照知识点组织教学资源,灵活性高。慕课强调视频的长度在5-20分钟以内,因为简短的视频更适合于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必须精炼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以便利于学员把握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课程的学习安排也更加灵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学习路线。
2.慕课的在线授课模式可以使更多的学员收益。在线学习对于学员的学历、职业、年龄、专业、地点、学习时间等没有限制,因此,优质的教学资源能让更多的学员共享、收益。
3.有利于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真正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由于慕课的工作量大,程序琐碎,因此通常是由教师团队来完成整个慕课的资源建设,这就要求整个团队就相关的资源建设达成一致的建设方案,而整个讨论确定的过程更有利于老师进行相互沟通学习,便于相互学习提高,从而也同步提升课程的建设质量。
4.内容展示更加多样化。借助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的展示相较于传统的课堂,可以根据不同内容方便地选择各种展示技术,以更加适合的方式提供教学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慕课在我国高校内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学生的思想、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如何进一步丰富完善教学资源、根据实际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将学生吸引入课堂,是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慕课的授课方式确实给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但若高校完全按照慕课方式实施课堂教学,则有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教学平台限制。一般的教学平台通常提供教学视频、课件、练习等教学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使用,但是,采用慕课授课方式时,面对开放的教学环境和众多的学员,利用现有的平台控制授课进度、测验、布置批阅作业就非常困难了,和学员实时互动更是难以完成。
2.学员的情况千差万别,完全照搬慕课模式不可行。在慕课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随意性很大,对于高校里自律性欠缺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专业的学习和后续的发展,同时慕课授课进度较严苛,也不利于根据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系统维护将耗费较大的精力。除了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正常更新维护,还有许多原来授课过程中没有遇到的诸如作业提交不上、视频下载出现问题等各方面不相关的技术问题,授课的教师团队必须额外花费更大的精力才能应对慕课方式下的教学过程,这对于已经有着很大教学科研压力的高校教师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课堂教学完全照搬慕课模式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实际,综合慕课及其他教学模式的优点探索适合各高校的一种混合教学模式。
三、我校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慕课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但是综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际,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经过多年建设,多数课程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与慕课的建设标准相比,尚欠规范,形式也不够丰富灵活。比如,各门课程均有完整的课件,但是课件基本按照课程教学计划课时来制作,不利于学生碎片化学习;而课程的教学视频也都是按照章节录制,并不是围绕知识点的简短视频,等等,这类问题还有不少。
2.课堂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多,缺乏真正的课堂改革实践。虽然近几年学校一直在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相应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不到位,不能给翻转课堂以足够的支撑。
3.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不能满足慕课和翻转课堂的要求。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资源的下载学习,如课件、参考资料等,也可以组织在线考试,但是如果组织随堂考试、观看慕课教学视频、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教学平台还是难以满足其要求。
4.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日常学习。虽然课程考核已经加入了平时成绩,但是平时成绩的评定方式并未有效发挥激励作用,学生的日常学习主动性仍然差强人意。
四、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进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结合计算机专业现状,我们本着“借鉴慕课建设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对课程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
1.根据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并参考慕课模式划分知识点。首先对照专业培养目标优化各门课程的内容,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由于学校统一组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时,将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去掉了,因此,第1章我们安排了学习程序设计的预备知识,确保学生具备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应掌握的基本知识;而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企业强调了C语言指针、结构体的学习应用,因此,该课程将之前对指针和结构体知识的简单介绍进行了扩充,增加了学时,确保学生对该知识模块的熟练掌握。这样调整后,通过对后续专业课程老师的调研,效果明显比以前好。在课程内容完善后,为了方便日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时的应用,各门课程均参照慕课的方式进行了知识点的划分,使得之后的教学资源更便于重复组合利用。
2.围绕划分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在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时,对已有的教学资源根据慕课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动完善,如试题库的建设原来按照章节划分,现在则对应到知识点且补充了大量适于线上教学的试题。而对于已有的精品课程、共享课程教学视频,则依据知识点进行整理编辑,若不适合则直接针对相应的知识点重新录制。比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的“指针和指针变量”一个知识点就分为3个教学视频:指针及指针变量、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引用、指针变量做函数参数。这样每个视频都很简短,重点集中,适合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学习。
3.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翻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围绕知识点组织课堂学习,关注细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真正实现课堂的翻转,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高級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了教学APP和多个教学平台:针对课前预习,学生可以通过观看锐聘学院慕课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完成;课堂上则应用蓝墨云完成考勤、课堂小测、抢答、讨论等教学活动,课堂小测的结果和试题分析在测验结束后会立即反馈,方便老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难点和重点,课上课下也可使用蓝墨云APP实现师生互动;课后作业和实验内容则通过在线测试平台PTA组织进行,该平台允许学生反复提交调试,提交后即可查阅自己的成绩和排名,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和实验完成情况,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该课程借助于慕课平台、PTA在线测试平台、蓝墨云班课APP实现了对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覆盖,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表现都非常清楚,各部分得分也都一览无余,因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日常管理意识。
4.配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日常学习。新的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形成了有效的引导,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软件规范(日语)》为例,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平时成绩主要考查:项目的分析设计能力及规范意识(以大作业方式考核,占比40%)、学生的作业(30%)、出勤(10%)、课堂表现及测验(20%)等,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采用上机考核,成绩占40%。从成绩构成可以看出,平时考核占比较高,因此如何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是师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人工处理各部分的成绩,学生多,考核项目多,难免出现偏差,况且老师的精力也达不到,因此平时成绩主要借助各类教学APP来完成。在《软件规范(日语)》这门课程中,考勤通过蓝墨云班课来完成;课堂测验也利用蓝墨云班课完成,其优点是可以立即反馈成绩分析结果,为教师下一步讲解难重点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作业和实验报告,则借助于已有的作业互评功能来完成,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在互评时,老师只需要提前设置好详细的批阅标准,然后就可以安排学生分组互评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评阅时可以学习吸收他人长处,而老师给定的评分标准则可以让学生了解作业的重点,从而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练习的要点。
当前,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不断地进行课程建设,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此才能切实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课题来源:山东交通学院教改课题(JG201641);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交教研14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