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饱到吃好

2020-11-06 03:34林逸彦
百科知识 2020年20期
关键词:粮食蔬菜

林逸彦

“民以食为天”。从吃饱到吃好,从大鱼大肉管够到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数十年间,中国人见证了餐桌上的“小康”。

餐桌摆满自家粮

1994年9月,美国著名学者、时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的莱斯特·布朗对我国的粮食经济进行了一番调查。在得到众多翔实的数据后,他写出一份报告,题目就叫《谁来养活中国》。报告的封面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显得格外刺眼。

在这份报告中,布朗博士论述了我国当时所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同时对1990—2030年这40年间的粮食产值情况进行了分析。他断言,到2030年时,中国的人口数量将达到16.3亿左右,如果按照人均粮食消费水平400千克计算,就需要粮食6.51亿吨;可是,按照当时的工业化发展形势,中国的耕地面积还在日趋减少,因此,粮食产量可能会下降到2.73亿吨,需要从外国进口3.78亿吨。鉴于此种情况,中国会成为粮食缺口大国;而大量进口外国粮食必然会导致全球的粮食短缺与粮价暴涨,引起国际上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粮食大恐慌。

布朗博士的这一断言究竟是言之凿凿,还是危言耸听呢?

毋庸讳言,在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先人们虽然付出了血与汗的代价,但碍于生产力的限制,依然逃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尴尬命运。粮食问题如何强调也不过分,因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有关粮食短缺的深刻记忆也让老一辈人一直保持着对饥饿的畏惧。

有趣的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读过布朗博士的有关著述,而且曾与他见过面,进行过学术交流。对于这位世界级学者的学术态度,袁隆平十分钦佩。他认为,布朗博士在报告中所列出的数据非常准确,而且也非常了解中国,只是布朗博士的预测忽略了一个细节。

布朗博士究竟忽略了哪一点呢?答案就是科学技术对于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为,依据合理的科学理论,完全可以让农作物的产量有所增高。

事实上,早在1973年,袁隆平科研团队就开始研制培育杂交水稻。当时,杂交水稻的平均亩产量約为650千克,而普通水稻的亩产量只有400千克。到了1996年,我国又提出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经过三个阶段的测试,超级水稻的平均亩产量突破900千克大关,比普通水稻的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而且可以增加可耕地的面积。

70年前,为解决当时5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国家把目光聚焦到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垦“北大荒”。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昔日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变成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如今,“北大仓”拥有耕地超过286万公顷,一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这里每年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5000万中国人。

治理盐碱地是一个千年难题。

河北省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的核心区域,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这里虽然日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却没办法种出庄稼。在黄淮海平原上,像这样盐碱严重、低产缺粮的土地共有330多万公顷。当时,这里每年要从南方调入大量救济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黄淮海平原上展开了长达30年的农业科技大会战,探索出黄淮海盐碱地治理的多种模式,终于让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长出了庄稼。

在山东滨海,因为海水倒灌,5000亩盐碱地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为地下咸水提供了畅通无阻的上升通道,如何改造它们一直是个难题。这只是环渤海地区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一角。2013年,国家启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计划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进行改造。中国科学院的一支科研团队研发出利用微生物群阻断地下咸水上升通道的办法,为治理土地添加了助力。预计到2020年,环渤海地区具有增产100亿斤粮食的潜力,有望建成“渤海粮仓”。曾经低产缺粮的黄淮海平原,如今已经成功改造了3000多万亩土地,成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70年来,在品种培育和供给方面,我国先后共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万余个,推动实现了农作物矮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三次跨越,培育推广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新品种,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在43%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畜禽水产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奶牛良种覆盖率达60%。粮、棉、油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五六次,每次更换都能增产10%以上。

伴随着优良品种改良、重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成果的推广运用,全国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69千克提高到2019年的381千克,粮食总产量从2263亿斤提高到2019年的66384万吨(13277亿斤),年均增长2.6%。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肉类、水产、蔬菜、水果等产量也长期位居世界第一。

2006年1月1日,联合国取消了对我国的粮食援助,理由是,我国在粮食产量方面已经有了自主的能力,不再需要接受国际粮食援助。不仅如此,我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粮食援助捐赠国。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几十年来,新品种、新机械层出不穷,从超级稻到紧凑型玉米,从无人植保机到果菜收获机,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人多地少的中国在自己的碗里装满了中国粮。

岂能少了鱼肉蛋奶

逢年過节,鱼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除了味道鲜美,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里,鱼还有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有数据表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是世界的两倍。仅除夕这天,中国人至少要消费4亿条鱼。

在物资短缺的年代,过年时,无论南北,市场上供应的海产品大多是渔民出海捕捞回来的带鱼和黄花鱼,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少而又少。中国渔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如今,在中国人每年消费的6500万吨水产品里,只有1500万吨来自捕捞,其余均来自养殖。沿着我国的海岸线,从北至南形成了一条庞大的海产品养殖带。2019年,我国生产的6450万吨左右的水产品中,近1/3来自这条养殖带。不仅是辽阔的海洋,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河流、湖泊等一切宽阔的水域来养殖水产品。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0%以上。这意味着全世界每三条养殖的鱼中,就有两条来自中国。

中国渔业的大发展不仅让我国水产品的总产量稳居全球首位,而且让国内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从过去的0.8千克提高到46.4千克。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鱼,今天已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中国人“吃鱼难”的问题早已成为历史。

除了盘中的鱼,中国人逐渐丰盈起来的餐桌上,自然也少不了肉、禽、蛋、奶。

人类2/3的肉类消费来自猪肉,它是人们最主要的肉食消费来源。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人一年要吃掉7亿头猪,全球一半的猪是中国人生产和消费的。这样的肉食供应,在几十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如此庞大的产业背后,是农业科技的强有力支持。凭借信息化和智能化,绝大多数生猪养殖企业都能够做到从母猪怀孕、产崽,到仔猪长成、出售,每头猪一生的变化都有迹可循。科技助力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猪效率,提升了安全性,确保了中国人的“肉铺子”坚挺不衰,从而实现“猪粮安天下”。

在人们每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背后,都需要一个庞大的产业支撑;在每一个庞大的产业背后,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持。

肉、蛋、奶如今已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一只鸡蛋、一杯牛奶,这是今天许多普通中国人家庭的早餐选择;但就在30多年前,一只在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鸡蛋也显得颇为珍贵,因为它是可以换取一斤粮票的等价品。如今,我国每年至少要饲养120亿只鸡,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要。在近40年里,我国的鸡蛋产量增长了10倍。

70年前,牛奶还是市场上难以买到的稀缺品。20年前,中国每年的人均牛奶消费量只有6千克,现在,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34千克。中国人每天要消费10多万吨牛奶。在许多大中城市的周边,普遍建有供应本区域的鲜奶生产体系。

过去,北方人过冬,一般都要储存大白菜、腌制雪里蕻。因为在冬季,不这么提早准备,就有可能吃不到菜,更难以在市场上买到新鲜蔬菜。

随着大棚蔬菜等设施蔬菜产业的兴起,这段生活终于走进了历史。

在高精度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东寿光每个蔬菜大棚的位置。从小土棚,到下挖式卷帘棚,到无立柱钢结构大棚,再到物联网云棚,当地的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了第7代。寿光是我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也是北方人最重要的“菜篮子”。每天,这里会有1000万千克蔬菜运往全国30多个省份的200多个大中城市。35年前,寿光人在温室大棚里种菜,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天只有白菜、萝卜的历史;现在,他们又将这一技术推广到西藏、青海等全国10多个不容易种植蔬菜的地方。有了大棚,中国人享用的蔬菜品种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多。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仅有设施蔬菜面积4万亩,人均占有量0.2千克;2018年,设施蔬菜面积达5800多万亩,人均大棚蔬菜占有量为180千克。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蔬菜种植面积超过3亿亩,年产量超过7亿吨,年人均占有量超过500千克,位居世界第一。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2018年,中国人一共种出了2.5亿吨水果,年人均水果占有量由70年前的不足3千克到如今已超过180千克。今天的国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不同品种的新鲜水果。

国人餐桌日渐丰盈的背后,是中国农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实现了由单一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转变。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下降,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上升,农、牧、渔、林的大农业产业格局已然成型。

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肉类、水产品、禽蛋、蔬菜和水果生产国。中国人不仅让“米袋子”鼓了起来,而且让“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肉铺子”“鱼池子”装得满满的。

餐桌上的新追求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吃饱肚子早已不是问题,大鱼大肉管够也不是稀罕事;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才是我们在餐桌上的新追求。人们的这一新追求,很大程度上需要在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得到满足。

曾有农学学者说,过去,我们是单以产量论英雄,谁能育出高产品种、谁能拿出增产措施,谁就是英雄;现在,导向在变化,以产量、品质、效益综合论英雄。

事实的确如此。与一二十年前相比,如今市场上的农产品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大多“有名有姓”—像工业品一样,农产品也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

比如,沁州黄小米是山西省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久负盛名,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一直是朝廷贡米,享有“天下米王”和“国米”之尊。之后,曾因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而陷入低迷。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沁县黄小米重获新生,并诞生了“沁州”这个品牌。企业采用定制式种植模式,为农户提供统一的种源及肥料,秋收时统一回收,产品真正做到了优质优价—按照订单种植的有机谷子,价格能比普通谷子翻一番。由此,沁州黄小米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产品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再比如,小站稻这种产自天津津南区的优质粳米,它米质“白里透青,油光发亮、黏香适口,回味甘醇”,曾得到清代慈禧太后的褒奖,成为皇家贡米。后来,由于干旱等原因,津南区的小站稻几近绝迹。1975年以后,小站稻生产开始得到慢慢恢复,品种优化与品牌建设工作也逐渐加强。1999年,小站稻获得全国首个粮食作物地域性证明商标。2004年,小站稻食味提升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了既有高产特性,又能达到较高食味水平的水稻新品种。其晶莹剔透的外观、特别优异的食味、较高的产量潜力,全面达到日本顶级食味米水平。其中,津川1号已成功打入全国高端用米市场。目前,用小站稻证明商标生产的大米,不仅销往全国,而且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优质稻米成为国宴用米。此外,小站稻大米还远销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南非和卡塔尔等国家。

而今,我国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已超12万个。这绝非一味“赶时髦”,因为,有了品牌,也就多了一份责任。通过扫描农产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了解到农产品的种植信息、生长期、施肥次数、喷药情况等。通过不断完善农业全产业链,加以信息化的追溯手段,各生产主体努力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营养。

与一些国家通常只注重粮食生产的做法相比,我国强调要同时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三大能力建设,这是对大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重大创新。如今,国家11个部委积极配合,产区和销区通力合作,农区与牧区齐心协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新戰略,从“单一安全”向“全链条安全”,从“产量安全”向“生态安全”,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聚焦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农业正在走上一条从“高产丰产”向“高质高效”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把百姓日常生活与农业科技紧紧连接在一起,既囊括了水稻、玉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也涵盖了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但较少受到关注的食用豆、荔枝、水禽等特色农产品;既包含了谷子、糜子、茶叶、蚕桑等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涉及木薯、啤酒大麦、酿酒葡萄等新兴加工原料的农产品……在品种培育方面,一批优质种质资源及基因被挖掘出来,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基因图谱绘制和测序工作以及猪、牛、羊等动物的基因测序、基因组测序均已完成。可以说,如今,现代农业的每一个产业都有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科技队伍,分布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主产区,不断推动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可以想见,未来,摆上人们餐桌的农产品不仅品种更丰富,而且其“附加值”也会越来越高;不仅更可口,而且会更有营养,更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猜你喜欢
粮食蔬菜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蔬菜“涨疯”,咋了?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我的粮食梦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