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实践性课程的内容择取与推进策略

2020-11-06 06:18朱臣
丝路视野 2020年7期

朱臣

摘要:我园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结合省编基础建材,逐渐形成“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体系,课程基于“生命”“生存”“生长”三个核心,通过“悦十分”“润游戏”“礼萌娃”“乐曹娥”四个课程实践载体,切实解决幼儿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幼儿在社会实践中的生活认知力、实践力和创造力,引领幼儿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从而实现“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式课程”目标,即让每位儿童充满生活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以统筹地域资源,挖掘生活力课程内容,重构生活力教育体系,全方位建设“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在内容择取过程中,我们以构框架、审内容、觅途径为主线,逐渐形成我园社会实践性课程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整体框架的构建;主题筛选;主题预设;主题生成

一、基于“3+2”模式的社會实践性课程整体框架的构建

基于幼儿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以幼儿生活为源泉,基于“生命”“生长”“生存”的课程内涵,采用每学期3个预设主题+2个生成主题,3个审议环节+2个实践环节,预设和实践生成并行的方式进行构建。课程的开发,一方面通过对省编内容的预设筛选及审议改进;另一方面来自实践生成,主要根据幼儿对环境和生活的真实实践,由幼儿园“基于生活社会实践性课程”领导小组制定课程实施纲要,再由每个年段课程教研组带领该年段课程实验班,设计制定本年段课程实施具体项目。

(一)基于“3+2”模式的主题筛选策略

每学期开学初,课程组选择适宜的教材,确立学期主题。围绕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的目标,结合我园幼儿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如在省编教材基础上,我们还选择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体验式教材、《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等教材作为我园的社会实践性课程教材资源。每学期每个年段确定的主题比例是“3+2”的比例,所谓“3”是指围绕“生命”“生存”“生长”三核心选择适宜不同年龄段的三个预设主题。“2”则是指两个生成主题。根据地域资源和社会生活两条线索拓展生成。

(二)基于“3+2”模式的主题预设策略

这里的“3+2”主题预设策略,是指对预设主题通过三个审议环节和两次研讨的方式加以开展。三审议环节为:第一环节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两方面对我园园内资源、园外两公里内的资源进行分析,结合资源与主题,对主题原有的目标、逻辑线索、活动内容、活动路径进行初步的梳理,形成详实的主题实施方案。第二环节对主题中的具体活动内容进行优化和生成,结合幼儿生活兴趣,挖掘预设中的生成。第三环节在主题结束后,对整个主题进行重新回顾与梳理,评价主题目标的达成,梳理形成完善的主体资源包。两研讨则根据审议一和审议二环节,结合教研的方式加以展开。

(三)基于“3+2”模式的主题生成策略

“3+2”主题生成策略,主要针对生成主题展开,即主题从一个从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开放性的问题开始,之后根据幼儿兴趣经验自行选择。“3”指一周前三天的小组教学,主要针对实践活动。“2”则是后两天,主要开展分享和总结。在这两天里,幼儿以游戏化的方式分享交流前四天的生活学习经验。

二、基于“生命”“生存”“生长”的社会实践性课程主题内容的择取

幼儿的认知特点、学习特点要求幼儿园课程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不断引导幼儿积累周围世界的经验。基于生活的幼儿社会实践性课程内容在编制过程中,追求课程内容和价值都回归自然、生活与传统。课程内容选择幼儿的生活实践和生命成长轨迹为主,使之相互作用,彼此渗透,真正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课程实施留给了教师自主的空间,允许教师按照自己班级幼儿的需求生成新的主题方案,也可以对预设的主题进行内容上的增减和更改,时间上也可适当延长和缩短。每学期以主题形式对整一个学期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回顾,这样就使整个课程内容生态具有动态性、生活性和整体性。

(一)关注自我的“生命”主题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对幼儿来说却是抽象的,如何让幼儿了解“我”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一个体,是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内容基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在小、中、大班都设置了关注生命的主题。如小班开展以生活中的感官探知,自我发现为主的《幼儿园里的我》,中班开展以观察讨论,比较发现为主的《升入中班的我》,大班开展以自我规划、自我设计为主的《我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三个年龄段以不同的自我感知特点来认知自我。

(二)关注环境的“生存”主题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场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周边的环境关注不同,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中对小、中、大班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目标侧重也不同。小班体现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家庭是幼儿最亲近熟知的环境,为此我们开展《我爱我家》。中班了解人们与环境依存的关系,我们依据地域特色开展《我的家乡—魅力曹娥》,大班更要体现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开展《我的祖国叫中国—最可爱的人》。

(三)关注变化的“生长”主题

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每时每刻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就是以儿童的视角为出发点,其主旨就在于让幼儿亲历生活,通过亲身实践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变化。因此,在“生长”主题中,我们以“乐于”“喜欢”的情感贯穿始终,基于孩子喜欢并感兴趣的探究为出发点,小班以《妈妈的味道》,中班以《餐桌上的食物》,大班以《与大自然对话》为主题。

三、基于“课程设计与课程审议并进”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实施步骤的推进

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的实施基于幼儿生活又回归幼儿生活。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生活需求和生活能力是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也是制定主题设计的依据。随着主题的推进,课程组追随儿童思考的线索,通过课程审议,推动师幼共同形成思维导图,将课程实施推向深入。

1.关联生活事件,引发课程起点,以“一张图”审议课程的价值。

社会实践活动是生成的起源,在生活中,教师会关注儿童之间时常发生的一些基于游戏与教学活动主题的对话行为,而这些对话和行为,极有可能解读为生活“关键事件”,成为构成生成主题的核心内容,从而助推主题的生成与发展。那么,这些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到底是否具备生发主题的价值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儿童需求,通过主题审议过程中对“一张图”的设计与解读,来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资源、核心经验、必备经历、学习路径,从而引发课程设计的起点。如在大班关于“生长”系列主题《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其中就有一个小主题《下雨天》,教师对主题生成的价值分析从三个维度展开:首先,从孩子关注的程度展开。既然是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内容,活动能否支持孩子兴趣、激发孩子快乐体验,让孩子产生学习动机。其次,从孩子的投入程度展开。活动能否带给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挑战。第三,从孩子经验生长点展开。可以遵照孩子们的兴趣点,引发更多活动的伸展。

《下雨天》主题网络图

2.关注生活经验,梳理课程脉络,以“一条线”审议课程的内容。生成主题脉络的构建与形成,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孩子已有经验的制约。所以,教师就会通过多种提问,了解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挖掘和理清生活“关键事件”中孩子所呈现的经验与主题相关经验之间的联系,生成活动内容,架构初步的主题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组可以通过对活动“一条线”的梳理与指导,帮助教师理清重点的几个活动在主题线索行进中的位置和作用。如在大班主题《下雨天》中,大家继续围绕“下雨天”这一关键事件中,梳理得到“不停地跳入水坑,溅起水花”“不停地舀水、接水、浇花”“搭建帐篷”等三个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并由此进行主题脉络的延伸。思考如何结合幼儿经验和教学目标建构主题脉络,生成主题活动。

3.结合生活兴趣,设计课程载体,以“一个学案”审议课程的活动。活动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活动的设计,是教师追随幼儿兴趣,通过预设和生成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可以根据幼儿最感兴趣的内容,结合领域目标和幼儿发展需求,生成五大领域的具体活动。如教师架构《下雨天》这个生成主题,并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生发出“搭帐篷”、“跳水坑”“快乐舀舀舀”三个主要活动中,架构一级网络。在一级网络的推进中,再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生成五大领域各类活动,形成二级网络,最后设计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

4.依托生活能力,思考课程推进,以“一个反思”审议课程的成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会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独特的记录和表征。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反思,关注孩子做到了什么,达成了什么关键经验,凸显了什么学习亮点。同时,教师更要思考还可以通过何种支持、评价和鼓励,去回应问题,让孩子们感受到信任和激励,收获探索中获得的成长力量。如在《下雨天》主题之《好玩的搭帐篷》活动中,教师记录了孩子们从“室外转入室内”的其中一段搭帐篷经历,以及获得如何解决室内让帐篷的“三角立架稳固”的关键经验。幼儿言语、行为表征是孩子在亲身體验、直接操作、具体感知中,最真实的探究的体现,教师也能据发现孩子的经验和问题,从而推动课程下一阶段的深入。

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内容与推进策略的实践研究,既尊重教师的选择,让教师能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更尊重幼儿的选择,让幼儿成为生活与活动的主角;又最大程度地盘活地域、课程、生活等核心资源,也盘活幼儿、教师、家长等课程的共生资源,创设师幼平等、资源充盈的活动环境,打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人文关怀的环境。课程推进中所倡导的,“3+2”主题筛选模式、“四个一”主题审议模式、“3+1+1”主题生成模式为社会实践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一种可操作、可借鉴的实施范例,不但为丰富我园的园本课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如何在学龄前儿童中进行有效的社会体验性课程提供了适切的教育、教学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