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

2020-11-06 06:19张婷
检察风云 2020年17期
关键词:着眼点贫民窟艺术作品

张婷

追溯“社区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美国艺术家苏珊·雷西提出的“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社区公共艺术的着眼点十分类似。之所以称之为新类型,是为了与传统公共艺术形态加以区别。后者是放置在美术馆、博物馆之外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而前者是以公共议题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以社群为基础、以社区为场所进行的艺术实践。这类作品注重实用性、在地性、民主性和参与性,常常以城市中的问题社区为着眼点,如贫民窟、种族冲突区域、灾难遗留地等,其目标不仅仅是用艺术的语言提出问题,更试图用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笔者的观察,社区公共艺术由于其“入世”(engagement)的目标,因此一个项目的周期往往比较长,短则几个月至一年,长则十年甚至更久。其创作由一系列艺术作品、干预、活动集合而成,而非单件的作品。对物理空间的干预方式一般有三种:改变空间的视觉环境、改变空间的使用功能、改变空间中的行为方式。其中,改变空间的视觉环境,这是最为常见的提问方式,也是社区公共艺术中最为可见的一部分。

獲得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大奖的作品《感知》(Perception)就是典型的案例。它是由突尼斯裔艺术家埃尔·锡德在开罗的贫民窟完成的一幅立体视错觉壁画。贫民窟又脏又臭,被人们所排斥,但这里却是整个开罗百分之八十五的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的区域。作品以整个贫民窟的建筑外墙面为载体,气势恢宏。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试图用这种大体量的视觉方式,改变贫民窟的外貌,引发人们对这个社区群体的关注,并重新阐释了一个拾荒社区的集体形象。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着眼点贫民窟艺术作品
结合课例谈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几个着眼点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诗词创新的着眼点(三则)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以受众需要为着眼点 提升消防宣传针对性
对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着眼点和切入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