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外语的跨学科教学助推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2020-11-06 03:13曹俊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语历史

曹俊

[摘   要]文章以《南京条约》中的一个条款为例进行历史与外语的跨学科教学,通过两个环节来探讨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路径:第一环节是向学生提供中外文两种文本材料,带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差异,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第二环节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对中外两种文本的差异和引发的外交纠纷加以解释和评析。

[关键词]历史;外语;跨学科教学;历史解释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8-0069-02

在近代中西外交史的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依据的外交文本往往只是中文文本,笔者认为仅仅依据中文外交文本的历史解释可能会有失偏颇。因为近代中国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很多外交是不对称或不平等的,因不通外文或不通国际法等原因丢弃外交主动权和丧失国家主权的外交事例不一而足,因此,在近代中西外交史的教学实践中,融合外语学科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认识历史的视角和助推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有一个目标是“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1]。为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南京条约》中的一个条款为例进行历史与外语的跨学科教学,以求教于方家。

一、分辨:通过比较阅读,寻找差异

笔者进行历史与外语的跨学科教学的第一步是向学生提供中外文两种文本材料,期望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寻找差异,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賈事宜……

材料二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agrees, that British subjects,with their families and establishments, shall be allowed to reside, for 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n their mercantile pursuits,without molestation or restraint at the  Cities and  Towns of Canton, Amoy, Foochowfoo, Ningpo and Shanghai, and Her Majesty the Queen of Great Britain & c.will appoint Superintendents or Consular Officers, to reside at each of the above named Cities, or Towns ...

设问1:请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比较阅读,思考两种文本的差异。

笔者试图通过这一设问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因为学生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有差异呢?若有差异也只是语言差异喽!但事实上,通过仔细地比较阅读,学生惊奇地发现:中文外交文件中“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被允许居住在“港口”,而“领事、管事领官”可以居住在“城邑”。而在英文外交文件中“British subjects,with their families and establishments(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和“Superintendents,Consular Officers(领事、管事领官)”却都可以“reside(居住)”在“Cities”和“Towns(城邑)”!《南京条约》英文文本中,为何“Cities and Towns”译作“港口”,将“Cities,or Towns”译作“城邑”呢?这是怎么回事?所以,笔者就顺势提出第2个问题。

设问2:这么严肃的外交文件怎么会有如此低级的翻译错误?

笔者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港口”的英文翻译是“port”,“城邑”的英文翻译是“city and town”,这些单词对他们来说都是较为简单的。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这种低级错误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当然,其解释也是五花八门的。

学生的回答中有认为是翻译失误的,有认为是当时中国人的英语翻译水平太低的,有认为是文本抄写疏忽的,还有学生认为港口和城邑在英国人看来是一样的,中国人和英国人对“港口”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种讨论可以让学生训练历史思维、拓展历史想象,然而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缺乏史料支撑。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笔者并不急于揭晓答案,而是引领学生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引入一些史料,加深学生对《南京条约》这种不对称的错误翻译的历史理解。

二、解释:通过史料教学,解释差异

笔者进行历史与外语的跨学科教学的第二步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情境史料,期望以史料为依托,以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南京条约》中英文两种文本的差异和这种外交文件中的低级翻译错误加以解释。

材料三    1850年7月,两个英国人到《南京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城市福州租房子,周围的百姓非常反对这两个英国人住在福州城里。当时的福建巡抚徐继畲批示:《南京条约》里已经明文规定外国人民不准住在城市里,所以不准他们入城居住。但是,英国公使文翰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百姓可以住在通商口岸城市,所以这两个英国人不用搬走。

设问3:为什么中英两国官员的意见相左?两国官员所持观点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笔者提供的这一则具有冲突性和故事性的情境史料,容易吸引学生,所设置的问题自然也是学生的疑问。这一问题的设置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够调动前一环节里中英文文本的比较结果来解释这一现象,这样学生应该会较为容易答出。因为中国官员徐继畲依据的是中文外交文本,英国官员文翰依据的是英文外交文本。依据中文外交文本,只有外国领事、管事领官等官员才能住在“城邑”,其他外国人只能住在“港口”。因此,福建巡抚徐继畲批示不准这两个英国人入城居住。依据英文外交文本,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和领事、管事领官都可以居住在城邑,因此,英国公使文翰认为这两个英国人不用搬走。

耐人寻味的是,双方都只是依据各自的外交文本,导致这场纠纷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外交翻译的低级错误呢?真相到底是什么?原来,《南京条约》的中方文本都是由英国人马儒翰、郭士立等人翻译的[2]。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学者屈文生认为,道光年间的清朝政府不仅没有意识到外语人才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更糟糕的是,翻译者可能会被视为“汉奸”,所以当时的清朝政府主动将翻译工作让给外国人,从而失去了谈判的主动性[3]。那么,英国翻译工作者马儒翰、郭士立等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面对如此严肃的外交文件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翻译错误呢?

“城邑”和“港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截然不同,而英国翻译官应该知道在严肃的外交谈判中犯下这种低级翻译错误会带来很大的外交纠纷。笔者由于资料缺乏,无从考证原因。不过,笔者找到一则材料,倒是说明了由这种翻译错误带来的纠纷不止一件:英国公使文翰在1849年8月21日照会两广总督徐广缙,指责清朝政府拒绝英国人进入广州城是违反条约规定的[4]。事实上,关于《南京条约》的中英文翻译,学术界已经有学者指出了一些问题,由于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自己的专业翻译官,全由英国翻译官翻译,对国家的利益造成了较大的损害[5]。

本课通过历史与英语的跨学科教学,学生会感受到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在外交中因为这种语言的障碍导致之后的外交纠纷和改变。事實上,那个时代的外交中很多国家主权的丧失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正如历史学家蒋廷黻所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当放弃的[6]。”也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中的有识官员上奏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人才,“条约翻译”甚至一度成为同文馆的重要考试科目[7]。

在近代中西外交关系史的教学中,由于受到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立场态度、多元的历史观、掌握史料的性质和多少、研究方法的差异和史学的素养程度等原因的影响,历史解释变得相对复杂,对同一历史的解释可能会有所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历史与外语的跨学科教学,尽量寻找一些西方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比较中外文本,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和外语学科教师同堂教学,引导学生寻找中外文之间的差异,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然后通过史料教学,引领学生对史事做出解释。如此一来,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应该会有一个提升。笔者认为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对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5]  屈文生.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J].历史研究,2013(6):86-101.

[4]  茅海建.入城与修约:论叶名琛的外交[J].历史研究,1998(6):73-92.

[6]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  张功臣.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外语历史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我要学外语
新历史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