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柿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20-11-06 05:55张佳伟梁建周威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存在问题

张佳伟 梁建 周威

摘 要:平顶山市地处河南腹地,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大市,其所具有的独特气候条件,十分适宜“铁杆庄稼”柿树的生长,因此将柿产业作为平顶山市丘陵千山区林果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可行。本文从平顶山市柿树产业发展概况着手,逐步展开探讨当前柿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平顶山市培育新产业、挖掘新市场、带动新经济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平顶山柿树;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15058

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西依蜿蜒起伏的伏牛山脉,东接宽阔平坦的黄淮平原,南临南北要冲的宛襄盆地,北连逶迤磅礴的嵩箕山系,全市土地面积78.82万hm2,丘陵占63%,山区占13%,平原占24%,丘陵山区占比高达76%,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大市。地貌类型以弱侵蚀低山丘陵、剥蚀残山岗地、山前倾斜平原及河谷阶地为主[1]。平顶山市年平均降雨量631.6~824.4mm,年平均气温14.8~15.4℃,其中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份,平均27.6℃,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份,平均为1.2℃[2]。年平均总日照时间在1868~2378h,无霜期228d,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柿树栽培的适生区和优生区。基于目前平顶山市柿树产业发展概况,分析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后期规模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平頂山市柿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1平顶山柿树产业发展概况

柿树作为平顶山市传统地方果树栽培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在平顶山市境内已发现200a以上涩柿2000余株,其中鲁山县拥有1棵被当地群众誉为“柿树王”的柿树,树龄在1000a以上,垂直投影面积可达533m2,单株年平均产鲜柿最高时可达1500kg,历史上遇到灾荒年时成为当地百姓的木本粮食“救命树”[3]。平顶山市柿树野生资源分布广泛,产区主要集中在鲁山、叶县、舞钢、汝州4县(市),约占全市栽培宗庙面积的80%以上。现有柿树栽培品种35个,除罗田甜柿、次郎、斤柿、西村早生等4个近年引入品种之外,其余31个品种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涩柿品种,以鲁山和叶县两地分布最多[4]。

截至2010年,平顶山市柿树栽培面积已达5593hm2,378.98万株,年产鲜柿8000t左右,产值在2000万以上[4]。近年来,随着平顶山市林果产业投入力度加大,柿树栽植面积稳定增加,截至2019年,年产鲜柿已达128000t(数据来源于《2019年河南统计年鉴》),分布区域也逐步呈现集中化态势,目前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市西部浅山丘陵区的鲁山县四棵树、瓦屋、仓头等乡镇;南部浅山丘陵区的叶县辛店、常村等乡镇以及北部浅山丘陵区的汝州庙下、骑岭等乡镇。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林产业的大幅发展,平顶山市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加大柿树产业研发投入力度,依托市农业科学院技术优势,开展了柿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优质高产高效产业化开发,优质专用柿新品种选育,适宜柿树种苗繁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相关工作。历时8a时间,调查收集柿树种质资源242个,创建了河南省最大的柿树种质资源圃,培育出省审柿优良柿新品种8个,分别为胡栾头柿、皮匠篓柿、面柿、小红柿、鬼脸青柿、羊奶柿、四瓣柿、线坠柿等,主推柿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4个,分别为柿树变则主干形修剪技术、行间生草栽植技术、病虫防治技术及坑穴施肥技术等;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1个《柿栽培技术规程》。虽然这些科研转化成果适宜地推动了平顶山市柿品种更新换代和栽培技术优化,为进一步壮大柿树产业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制约平顶山市柿树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依然突出,如常见的栽培品种过于落后、系统化管理有待提升、销售渠道不畅等。

2 平顶山柿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品种混乱,良莠不齐

平顶山作为河南省柿重要主产区之一,现有栽培品种多达35个,其中涩柿32种,甜柿3种,零散分布在鲁山、郏县、叶县、汝州、舞钢、宝丰等县市区[4]。虽然近年来通过部分科技攻关项目的开展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平顶山市柿产业呈逐步发展态势,形成部分区域“小名牌”,如鲁山的“耀伟甜柿”等。但是纵观整个区域来说,栽植品种多数依然沿用传统的地方品种,并没有根据国内外柿产业的发展动态及区域内各品种的栽培反应来进行科学调整,导致平顶山市柿产业依旧存在主导品种不明了、区域名片打造困难、规模化发展受限、配套深加工项目无法开展等制约因素。

2.2 重栽轻管,质量不高

由于柿树属于小杂果类,在果品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多处于拾遗补缺的位置,缺乏专业系统性技术指导,再加上平顶山市柿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民种植效益不高,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最终导致多数柿产区仍然采用传统大冠稀植、散植的栽培模式,田间管理上散养居多,整形修剪不科学、土肥水管理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现象普遍存在。如,叶县金沟村新发展的柿子园,前期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用于园区建设,但后期受制于柿果销售渠道不畅、实际收益甚微的影响,如今该果园处于荒废、无人管理阶段,园主也在逐步向效益更好的养殖业转型。

2.3 加工薄弱,产销困难

平顶山多数栽培区的柿树品种都是涩柿品种,仅有部分区域在近年来引进栽植了阳丰、次郎、富有等甜柿品种。作为平顶山市主栽涩柿品种的七月糙、雁过红、树梢红、灰子柿、出头烘、血柿、八瓣红、镜面柿、鸡心柿、牛心柿、小红柿、山提壶、驴奶头、胡栾头、四瓣面、皮匠篓、线柿、盖柿、九月青、鬼脸青、冻柿、五瓣柿、水柿等品种,成熟期多集中在9月份和10月份[5],以鲜果销售的时候,市场积压量大,价格上不去,农民收益较低。通常来说,成熟期过于集中的果品,为了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多数情况下果农都会采用长期贮藏的形式或深加工形式来错开密集上市期,但受限于平顶山市柿树产业发展规模小、配套设施建设不齐全等因素影响,开展柿饼、柿醋、柿子酒等的深加工企业以及贮藏保鲜的企业较少,目前多数柿果的销售依然采用传统的市场兜售、地头零售等模式进行销售,滞销现象较为突出,农民收益下降严重,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

3 平顶山柿树产业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平顶山市柿树产业发展困境,根据我国柿树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按照“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栽培、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的发展思路,亟需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瞄准市场需求,主推优新品种

合理开发利用平顶山市丘陵山区自然环境优势,根据当前柿树产业发展态势,针对性发展绿色、无公害柿果产业。拓展柿树产业发展方向。对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圃内保存的242个品种资源进行定位分析,根据不同的生产加工需求筛选出资源圃内的优势群体,开展相应的栽培适应性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并在适栽区进行示范推广。利用柿树花、果、叶等形态差异性,开发利用柿树的其它经济价值,如盆栽观赏柿、柿叶茶等,提高柿树产业的附加值;加大品种更新换代力度。结合当前消费者对水果需求的喜好,加大对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甜柿品种引种力度,尤其是当前市场反响较好的太秋、鄂柿一号、阳丰及宝盖等甜柿品种,及时开展栽培适应性研究及适宜砧木筛选工作,并科学分析各品种的栽培区域、产品特色、市场定位,使之与市场需求相契合,进而推动平顶山柿树栽培品种的更新换代。

3.2 立足高端市场,打造优质果品

柿屬于杂果类水果,原本市场需求较小,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原有的大宗水果已不能满足国内外中产阶层家庭需求,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功能化和健康化的杂果类水果逐步成为市场“新宠”。基于此,应根据平顶山市各区域柿树生产现状,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结合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发布的《柿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6],开展柿树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后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及时转变农户传统思维,帮助其运用现代化技术,科学进行柿园的系统化管理,以此提高果农生产优质高端柿果的“软件”水平;在地方政府引导下,以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者为依托,加大示范性柿园建设力度,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柿果产业稳步发展,逐步打造1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柿果产销一体化园区,充分利用柿果栽培区域的地理环境(富硒、生态好等)、人文环境,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柿果品牌,突显溢价效果,以此提高果农产出优质柿果的“硬件”水平。

3.3 重视深层加工,提高附加价值

柿子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及多种维生素,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7]。柿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柿饼、柿脯、柿糕、柿片、柿醋、柿酒、柿冻等;柿叶也可制成保健茶;柿蒂、柿霜、柿皮等均可入药[8]。同时,日本学者最近的研究表明,柿子中所含有的柿单宁物质,可以抑制餐后血糖上升高,与其抑制消化道内糖质的消化和吸收有关[9],而且以柿单宁为原料的金属吸附剂、消臭剂、洗涤用品和各种化妆品也陆续问世。基于此,可根据平顶山市柿树栽培品种多为涩柿品种的现象,按照“广西恭城月柿CO2脱涩,山东青州、陕西富平和广西恭城等地柿饼制作,桂林野木酒业月柿果酒加工,以及济南天健堂茶叶有限公司野生柿茶叶研发[10]”等发展模式,合理开展涩柿的加工利用,并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措施,稳步拓展产业链条,培育一批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当前柿果加工产品市场供应稀少现状,提高平顶山市柿树产业综合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巴燕. 平顶山地区自然地理及环境地质概况[C]. 河南省地质学会、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2007:8.

[2]李学欣.平顶山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J].北京农业,2014(27):180-181.

[3] 扈岩松. 河南省柿品种资源调查与SSR分子鉴定[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16.

[4]扈惠灵,韩德波,苗卫东,等.平顶山市涩柿地方品种资源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03):25-28.

[5] 韩德波,丁向阳,杜道丽.河南省中部地区柿品种资源调查[J].河南林业科技,2010(04):24-26.

[6] 周威,杜国平,张九林,等.河南省柿标准化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5(17):49-50.

[7] 胡青素,龚榜初,谭晓风,等.柿子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J].湖南农业科学,2010(01):103-106.

[8] 罗正荣.国内外柿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18,50(05):1-4.

[9] 米谷俊, 竹森久美子.柿ポリフェノールの機能性.Nippon Shokuhin Kagaku Kogaku Kaishi, 2016, 63:331-337.

[10] 张倩,秦志华,陶吉寒.我国涩柿加工产业化现状和发展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16(01):138-141.

(责任编辑 李媛媛)

收稿日期:2020-09-03

作者简介:张佳伟(1992-),男,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果树栽培管理。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存在问题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