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摘 要] 文章简述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的特征,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7. 038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7- 0083- 02
0 引 言
目前,大多數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模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日益显现弊端。因此,有必要揭示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1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特征
1.1 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涉及的软件模块较多,包括系统管理、基础设置、总账、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薪资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报表等。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需要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较好地掌握“会计基础与操作”“企业会计业务核算”“计算机应用”等课程,要求学生既懂财务又懂业务,并会运用软件进行操作。
1.2 课程理实一体
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既要讲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以及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要求,还要讲软件的设计流程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采用模拟真账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1.3 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版本不断更新。这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更新软件的版本,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的需要。
2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原因
2.1 课程目标定位不合理
高职院校对“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目标。该课程应将学生培养成对财务软件以及相关软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的技能人才。但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把该课程等同于软件操作课,强调熟练掌握某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对基本理论要么不作讲解,即使讲解也是比较粗略,造成学生学习后只会机械的操作,对整个软件的流程和设计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操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自主解决,达不到学生具有软件维护能力的目标。
2.2 教学内容侧重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应同等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介绍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忽视理论知识。其次,教学内容安排上,往往只介绍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导致学生只会一种财务软件,换一种财务软件就不会操作。从学生的就业环境看,不同企业可能使用不同的财务软件,学生只会使用一种财务软件显然不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经常出现不注重设置权限和用户分岗的操作,体现不出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内部控制要求,也存在一些在实践工作经常用到的功能模块比如账簿查询、会计档案打印保管等,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最后,实训时间偏少。在现阶段,该课程课时不足,实践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只能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对系统管理、基础设置、总账、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薪资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报表等模块进行简单操作,实训课时内容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操作技能,简单的操作也不能适应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2.3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演示财务软件操作,学生模仿操作。在这种方式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缺乏积极性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生在后续独立操作过程中问题不断。另外,该课程往往是一套完整企业财务数据资料作为实训资料,学生在前面部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可能当时没有发现,但在后面部分操作过程会暴露出来,可能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地操作下去,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老师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太多会导致课堂时间的大量浪费,不利于教学进度的推进。
2.4 教学环境不充足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需要在机房开课,但一些院校的机房资源紧张,该课程只能被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导致学生请假或者旷课较多,影响教学效果。一些机房硬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配置较差,而且在同一台电脑上安装了不同版本的教学软件,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经常出现软件运行速度慢甚至无法使用的情况,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操作。教学中采用的软件版本较旧或者属于教学演示版,导致软件不能体现最新的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5 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一般采用笔试结合机试的考核方式,注重结果性考核的方式,忽视学生日常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一些学生只在期末复习理论和操作,不能全面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6 教师知识结构欠缺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主要有会计专业教师授课,这类老师往往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但缺乏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更缺乏会计尤其是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引导学生进行财务软件的操作,很难对财务软件进行深层次设计原理的讲解,也不能结合实际企业应用进行教学。
3 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合理定位课程目标
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进行前,相关老师必须对该课程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通过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以及与行业专家沟通,使得学校的课程目标与社会需要相一致,保证学生既能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也能解决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达到课程目标定位。
3.2 改进教学内容
首先,虽然该课程内容核心为财务软件的掌握和操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具备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讲授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其次,在软件的选取上,应选择一种比较成熟、应用面广、更新及时的软件为主进行教学,同时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他软件,让学生比较其中的区别,有条件的院校可讓学生学习国外的财务软件。再次,加大实训的课时和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实训内容可将手工账的模拟实训资料应用于会计信息化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训内容的不足,让学生能在校园里实现会计信息化技能的提升。最后,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教师经常去一些企业调研,收集最新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能在基地进行实践操作。
3.3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针对传统教学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有教学大纲、讲义、PPT、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财务软件的操作和步骤的录屏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课堂或课下时间进行学习,能够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从主体转为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下利用网络师生可随时沟通交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有助于在该课程推行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教学视频,教师通过平台推送这些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同时完成相应任务,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有助于在一定程度实现个性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3.4 加大实训硬件软件投入
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更新现有实训设备,使电脑硬件与软件相匹配,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训环境。其次,在软件上应安装不同的财务软件,使学生能够熟悉不同设计风格、不同操作方式的各种软件,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
3.5 改善课程考核方式
将原来结果性考核方式转为形成性考核方式。结果性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判定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形成性考核方式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使课程贯穿于课堂练习、课堂实训、课下实训和期末考试上机操作等各个环节,全面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3.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该课程的教师应及时更新会计和计算机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以顺应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变化的环境,学校可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就最新会计信息化现状对老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锻炼等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改善该课程的教学。
4 结 语
总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传统教学存在弊端,通过合理定位课程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实训硬件软件投入、改善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种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促进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宇鹏,赵韩强,李亚汉.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5(2).
[2]宋璇,欧阳慧,余芬.翻转课堂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中的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8).
[3]曹晓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