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课教学需要实现的两次“飞跃”

2020-11-06 05:49李晓东
中国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政内容教材

李晓东

随着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新教材逐渐进入教学一线,中学思政课的教学应该如何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要求,就成为广大教师关心和焦虑的热点问题。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不能很好地处理新教材,导致教学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状况。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自己的教学在关键点上实现“飞跃”。

一、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对统编教材的运用存在两种典型错误表现

就目前的中学思政课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可以比较好地把握统编教材的内容逻辑,在有效教法方面也有不少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教改成果。但也有一些教师,因为对统编教材的内容把握不好,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落实统编教材的要求,使得自己的教学出现了一些偏差。概括而言,中学思政课的教学对统编教材的使用存在“死”和“偏”两种典型的错误方式,对思政课的教学效率产生负面的影响。

1.“死”用统编教材的表现及其危害

所谓“死”用统编教材,就是采取照本宣科的形式,将统编教材的结论和阐述直接搬到课堂上,理直气壮地以“这是某某文件上的话”之类的说辞,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这种课堂上,统编教材往往被视为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而教学也从培养素养的“思想之学”变成了死抠字眼的“句读之学”。有的教师将教材上表达结论和观点的陈述句,选几个词语变成填空题,或者转化成为疑问句,就成了推进教学的主要问题。而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做的,只是将教材上的陈述句读出来。这样的课堂,看似忠实地按照统编教材的内容推进教学,实际上是以冰冷生硬的方式“硬灌”相关结论。其结果,不仅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统编教材的内容,还会在客观上导致学生的厌恶情绪和“政治就是背书”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与这种教学方式相对应的,就是有些教师在月考、单元考等阶段性学业表现测试中重点关注学生“背书”的效果,在命题中选取填空、简答等形式,简单考查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再现情况。特别是在有多个教师同时执教同一年级的情况下,采取这样的测查方式会让那些对学生背书检查不彻底、要求不坚决的教师“成绩不佳”,进而导致这些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背书效果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330统编教材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本,其政治性自不待言。但这不等于说对于这些内容,只能采取生硬的方式将其硬塞给学生。不讲道理的政治课教学无法促成学生的政治认同,反而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长期采用这样的方式落实教学,总书记所要求的“回应”“说服”和“引导”就没有了实现的空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2.“偏”用统编教材的表现及其危害

所谓“偏”用统编教材,就是以“灵活教学形式”的名义,贬低统编教材的权威性,以形式上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教学偏离统编教材所要求的方向。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往往先以贬低教材内容及其呈现形式的方式,将教材的结论呈现方式归结为“不符合学生实际”,然后教师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作为统编教材相关教学内容的“替代品”,用自己的逻辑思路给学生呈现相关内容。有的教师甚至自己组织一套所谓学习材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所谓“不管你怎么改,我按我的教”成为这种错误教学方式的真实写照。在这些课堂上,统编教材被置于次要甚至“不要”的位置,其相关教学要求也就被忽视甚至无视了。

这种“偏”用教材的表现,也有一种看似恰当的方式,就是对相关教材内容的无约束“重组”。有的教师以“重组”的名义,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恰当的调整,该讲的不讲,或者该重点讲的一带而过。这样的讲法,看起来并没有离开统编教材,但因为教师的不当处理,统编教材的作用是大打折扣的。

统编教材是落实中学思政课教学的最佳文本。国家采取“统编、统审、统用”的方式推进统编教材进课堂,就是要通过对统编教材的使用,将国家意志完整、充分地体现在思政课教学中。因此,要在学生心里明确树立统编教材的權威,让学生认可统编教材,才能让他们愿意从统编教材中寻找解决思想困惑的答案。“偏”用统编教材的做法,恰恰破坏了这种权威性,必然给统编教材的教学带来不利影响。个别地方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将课本撕成碎片,就是这种不利影响的极端表现。本应被尊崇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课本,被当成发泄情绪的手段和媒介,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二、实现从“教材语言”到“教学语言”的飞跃是落实统编教材的必要方式

统编教材作为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编写的教材文本,其内容和形式均经过严格的审核,因而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书面语言”属性。这种表达方式,对于准确表达核心观点是有益的,但对以“口头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来说则不宜直接使用。因此,要落实统编教材的相关要求,教师首先需要实现的飞跃就是将“教材语言”转换成“教学语言”。只有完成这个飞跃,统编教材的内容才能变成“可教的东西”,通过教学流程的推进,为学生所用。要实现这个飞跃,教师必须在两方面下功夫,即“活化”和“简化”。

1.“活化”统编教材

所谓“活化”统编教材,就是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案例,将教材内容呈现在教学中。无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还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其主体内容,都是具有很强确定性的陈述,有些表述还是直接来自党的十九大报告等文件。如果直接将这些内容呈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解具有不利影响。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那些确定性的结论,包括来自中央文件的确定性表述,其背后都是丰富而鲜活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个“活化”和“还原”的工作,将这些丰富而现实的生活呈现出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得出教材上的结论。“举个例子”和“换个说法”就是比较常见的“活化”统编教材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活化”要体现生活理念,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超越生活”。因此,教师要在选择恰当的案例素材和适当的生动表述方面下功夫,优选具有典型意义、示范意义的内容推动相关教材内容的实现。同时,这种“活化”需要掌握适度原则,既要关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在二者之间确定一个平衡,尤其不能因为“活”而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2.“简化”统编教材

所谓“简化”统编教材,就是以结构化方式,明晰教学内容的逻辑线,让学生可以提纲挈领地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把书读薄”是落实统编教材要求的重要一步。而用简明扼要的方式,准确呈现教材的内容结构,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实现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把握,进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段落之间的内在关联,理解统编教材的“教材语言”背后的逻辑脉络。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前因后果”,并通过对教材内容整体性的把握,逐步实现从理解到应用的转化。只有在第一次学习的过程中给了学生这种“把书读薄”的正确指引,才能为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做到“把书读厚”打好基础,促成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对教材的继续深入理解。

对于“简化”统编教材,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如何梳理教材逻辑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师用书已经就相关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参考的内容。在教学中,只要将其落实就可以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基于不同区域或者学校学生的特殊性,要采取针对性策略,不能完全照搬教师用书的现成内容和框架。特别是如果在教师自己就有能力梳理出教材的主要框架的时候,再给他们确定性的“简化”设计,就达不到教学目的了。这时候比较可取的方案是先让学生尝试探索,再由教师给予补充和调整。经历了这样的思考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这种“简化”的效果也会显著增强。

三、实现从“教学语言”到“学科思维”的飞跃是落实统编教材的应然追求

如果说从“教材语言”到“教学语言”的飞跃是思政课教学实施的基础性要求,那么从“教学语言”到“学科思维”的飞跃就是思政课教学的进阶性要求。所谓学科思维,就是将相关学习内容转化成为学生的思维方法,对学生分析和处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的思维呈现形式。形成学科思维,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内化的理想层次,是学生的高阶学科能力的表现。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329,其目标不应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现成的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在立德树人的根本意义上形成正确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发挥铸魂育人的独特作用,就必须在实现从“教材语言”到“教学语言”的飞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深化”和“超越”统编教材的工作。

1.“深化”统编教材

所谓“深化”统编教材,就是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让学生深入思考统编教材的相关内容,形成对相关内容的深化认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需要在教学中通过问题链条,呈现为“阶梯式上升”的过程推进。因此,思政课教学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平铺直叙”。要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引导,让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一节课上的收获,是通过他们“进入教室时的位置”和“离开教室时的位置”之间的差距来衡量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必须明确“学生在哪里”;而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则应该更多思考“学生到了哪里”。只有学生“去处”高于他们的“来处”,我们的课程才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从思政课教学的指向来说,这种“深化”并不容易实现,但必须作为努力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深化”教材不是“难化”教材,所以不要刻意增加教材的难度,更不能用更多的理论让学生对统编教材望而生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2],所以,“深化”要从思考和思维的角度实现飞跃。无论是常识性学习还是体验性学习,都是要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深化认识,而不是“为深而深”地走向偏离教材的方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动辄就引用某某理论说明学习内容的“高大上”,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类似的教训需要汲取。

2.“超越”统编教材

所谓“超越”统编教材,就是在教学中需要着眼于素养培育,通过学科思维培育引导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整体性素养提升。对于统编教材,我们不仅要理解落实其核心内容的重要性,更要理解利用这些核心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实现精神成长的过程。学习统编教材的目的,正在于将学生的素养培育落在实地,让学生将在统编教材中学到的内容转化成为自身“无法忘却的素养”。所以,思政课教学既要注重统编教材相关内容的教学落实,又要及时促成飞跃,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形成思政课的学科思维,在“远联系”的维度也可以用所学内容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教学的所有课堂教學,都不能只是停留在“记住基本结论”的层面,而应该指向更高远的素养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超越”统编教材的努力,是以统编教材的基本内容为基础的。只有在理解统编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超越”才能真正发挥正确的价值。所以,“超越”不是抛弃,更不是离开统编教材的“另起炉灶”。从这一点来说,“超越”要时刻避免“偏离”,尤其是不能以“超越”的名义实际上否定统编教材的作用。只有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超越”,才能对学生的学科思维培育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统编教材使用的两次飞跃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第一次“飞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性要求,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需要做到的,因而是统编教材的教学实施的“普适性”要求;第二次飞跃则是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更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进阶性要求,是教师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如何落实于教学一线的有益尝试,因而属于统编教材的教学实施的“先进性”要求。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已经实现了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也已经在20多个省份全面铺开。在这个背景下,用正确的方式落实统编教材教学,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积极促成从“教材语言”到“教学语言”的飞跃,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从“教学语言”到“学科思维”的飞跃,是思政课体现学科魅力、实现学科价值的必然要求。任重道远,行而必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 人民日报,2019-08-15(1).

本文系2019年度教材建设研究教育部规划项目“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GH-ZD-ZH-Y-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思政内容教材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教材精读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