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在天
拖延,有时候会很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才会想要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消除拖延。有时候,我们可能只是表面上消除了这个状态,但是这个状态会反复出现,甚至在消除的过程中会感到很痛苦,但其实,拖延的背后,往往隐藏的却是未被满足的渴望。
我有位朋友一直说自己有严重的拖延症,为此失去了很多机会,他甚至想了很多办法消除拖延,但我告诉他:“不要拖延是意识层面的认知,拖延则是潜意识深处的需要。”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曾收治过这样一个病例,他的一位病人一直坚称自己是耶稣,大伙就觉得这人精神有问题。埃里克森见到他后,并没有去否认他,而是接受了他“耶稣”的身份。然后,埃里克森对他说:“耶稣,你会做木工吗?”
他说:“当然啦,所有人都知道耶稣出生在木匠家。”
于是埃里克森邀请他去帮忙做木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开始和别人一起工作时,他不再认为自己是耶稣了。在工作的环境中,他逐渐地就从“我是耶稣”的自我催眠中脱离出来了,变得和正常人一样。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越固执,越不要试图改变他的固执,否则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要发生改变,最好的办法不是仅仅去改变行为,而是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埃里克森认为,每个现象最初产生的时候,都是我们内在在保护自己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去发现问题背后的资源和力量,而不是仅仅试图消灭这个现象。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朋友,他会觉得拖延是不好的,试了很多办法去消除拖延。
那么这位朋友拖延行为的背后,是否也有一些资源和力量在保护着他呢?带着这份好奇,我们探讨了他的成长故事。
他从小就是学霸,读小学时就觉得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比如,无论多晚睡觉,睡前都会把书桌收拾整齐,如果没有收拾好的话,他心里会觉得不舒服,担心会被爸爸责骂。慢慢地,他就形成了习惯:如果有什么东西掉到地上了,他会变得很紧张,他必须立刻将其捡起来,一秒钟都不能忍受。
有一天,他在房间写作业,一支笔掉在了地上。他当时也紧张了一下,按以往的习惯,他马上就会把笔捡起来。但那天他忽然有了个新想法,因为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他想着那支笔又不是现在要用,立马就捡起来跟待会再捡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自己没有必要那么紧张地马上去捡。
当他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忽然觉得很开心。他说那种感觉仿佛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原来窗户外面的世界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再后來,他发现自己可以忍受东西掉了5分钟不捡起来,也可以五天都不捡起来。最后,他发展成了拖延,事事皆可拖。他觉得自己最初的拖延可能就是来自于此。
当他讲到这里,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原来,他是在用拖延对抗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因为从小父母要求比较严格,形成了他的完美主义,所以他时刻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绷得太紧的身心,忽然在那一刻自发地调动起了身体的智慧,他找到了一个对抗紧张和焦虑的方法——慢慢来。
马上做好,是他意识层面上对自己的认知。慢慢来,是他潜意识层面对自己的渴求。这就形成了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最后发展成了拖延的问题行为。
我们都习惯性将自己的一些“问题”视为敌人,并试图消灭它,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给自己压力,造成越来越紧张,这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问题”上,忽视了背后的原因和源动力。
我建议朋友可以试着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目标太大,意味着完成的难度太高,实现起来耗费的时间精力也更大。这反而会让我们为了保护自己现有的舒适,而把事情继续拖着。小目标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也容易得到满足,有利于刺激下一个进程的进展。而且,不会因为目标太大,将最终的目标想得太完美,稍有不如意就退出或毁掉了。其次,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限。拖延通常是怕失控,为了不进入失控状态,而选择拖延。这样的心理缓冲,虽然能让自己舒服些,但最终还是会导致拖延。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限,既有利于我们接受自己的拖延,又能让自己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