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礼
五月末进入雨季,几乎天天飘洒雨点,六月初雨势尤盛,经常一晚落到亮。上街,见到苗族妇女挑箬叶、草药入城游售,就知道端午要到了,脑中就想起老家过节的事情。
幼时在老家,节前三天就开始祭祖,早晚一次,祭品是煎豆腐、煎茄子,第三天才上肉食。端午最有特色的食品当然是粽粑。包粽粑的箬叶,俗称粽粑叶,生长在阴湿处,故箬林之下每有井,行人饮水,摘箬叶卷成椎筒舀之。箬叶有清香,裹食而煮,食物也沾其味。箬叶中间宽两头窄,长尺余,最宽三寸,合数叶才能包一个。去年端午前夕游黔西南,归途专门绕道贞丰县城购买其名产贞丰粽粑,见店中所用箬叶阔大如牛皮菜叶,与吾乡所用不同,香味亦稍淡。
吾乡粽粑或灰或白或豆,灰粽是在糯米中搅拌糯谷草灰或荞灰,白粽则纯用糯米,豆粽是糯米夹豆;或馅或不馅,或荤馅或素馅。荤馅是鲜花椒浸泡的鲜猪肉,素馅则是糖或枣。猪肉不鲜,花椒陈年,粽粑味道都大减,更不可用腊肉。包灰粽的是布依族,场坝的汉族包白粽或豆粽,我家包灰粽。形状或错对四尖角,或圆柱体。圆柱体状如枕头,称枕头粑,是专为孩子包的。初五早晨,各家孩子用竹扁担挑着一对枕头粑四处游走,很欢乐。
祖母在世时,她带着孙辈到屋后的山崖下摘取三角藤、蓝布菜、仙桃草、菖蒲煮水洗脚,说是可以祛邪驱病。傍晚祖母或母亲为未成年的子孙辈喊魂,男性长辈不能喊魂,倘家里无女性长辈,则请堂边的女长辈代行。事先按孩子的人数煮鸡蛋并染红,一个鸡蛋代表一个孩子,放在竹筛里,点香一炷,端到河边,向水中连掷三石,三顿脚,然后将鸡蛋捧在掌间,呼唤某某你快回来哦,你在北方也要回来,在南方也要回来,在东方也要回来,在西方也要回来,你父你母在家做好东西等你来吃,你乘车来,骑马来,快快来,云云。直到鸡蛋从掌尖滚下掌心,说明这个孩子的魂魄回来了,再喊第二个。
后来就学,谋食巴渝、贵阳,一到雨季,我就想到端午节。几乎每年端午,我家都自己包粽粑,目的是想让儿子了解一些民俗。
我所说的“吾乡”,是都匀市凯口镇。
(摘自《贵州都市报》2011年6月1日,有刪改)
赏析
作者详细介绍了都匀市端午节的习俗,表达了对家乡过端午节的浓浓感情。围绕端午节,作者介绍了两个习俗,第一个习俗是很有特色的食品:粽粑,以及粽粑的颜色、配料、形状等;第二个习俗是祛病驱邪、焚香喊魂。文章语言通俗,将端午节的风俗介绍得十分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