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彬彬 张巧仙 林尽 方云
【摘要】 目的:觀察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1周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叙事护理 负面情绪
doi:10.14033/j.cnki.cfmr.2020.25.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2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arrative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surgery. Method: A total of 5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narrat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1 week after surgery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Narra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negative emotions of breast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Narrative nursing Negative emo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China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些年伴随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癌发病率呈递增态势,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乳腺癌手术治疗在切除乳腺癌病灶的同时可对患者形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患者术后因乳房缺失及自身疾病预后的担忧,可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继而形成负面应激反应,致使患者血压升高、肾上腺激素及躯体致痛因子分泌增多[1]。传统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患者被动接受相关诊疗护理措施,缺乏主动性,且负面情绪的发生可进一步降低患者临床诊疗依从性[2]。本次研究为论证术后叙事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特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5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5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均经文献[3]我国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乳腺癌。纳入标准:均为女性,年龄18~67岁,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及糖尿病、冠心病等。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试验组: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67岁,平均(42.12±1.12)岁;PTNM病理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7例,ⅡA期4例,ⅡB期1例。对照组: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65岁,平均(42.11±1.11)岁;PTNM病理分期:ⅠA期15例,ⅠB期6例,ⅡA期4例,ⅡB期1例。两组年龄、P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药并根据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行术后康复锻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健康宣教,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除做好患者的基本生活护理工作及用药指导工作外,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等。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具体如下:(1)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获取患者的信任,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并预测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向患者及家属列举术后治愈案例,从而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的信心。(2)叙事护理方案的制定。叙事护理每5天开展1次,30 min/次,共开展3次,出院后可电话或者微信随访。(3)问题的外化。引导患者积极叙事,护理人员耐心倾听,帮助患者外化出心理问题,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4)解构。引导患者回忆过往,帮助患者体验解决问题,并做好记录。(5)改写。根据记录绘制行动和意义蓝图,建立事件支线,改写消极主线,树立患者生活信心,主动关心并体谅患者,协助患者术后重建协调的心理环境。(6)见证。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可邀请患者家属旁观,见证患者叙事,鼓励患者与家属讨论形体改变,部分患者术后可因乳房缺失担忧自身吸引力降低,对此家属应理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原因,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抑郁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SAS分界值为50分,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69分以上则表示重度焦虑。SDS量表分界值为53分,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及以上则表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AS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1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DS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1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3 讨论
目前普遍研究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激素异常、家族遗传病史、营养过剩及乳腺既往病史具有密切的联系。据相关调查表明,有乳腺癌家族病史、既往有乳腺小叶增生等病史的患者,乳腺癌发病率显著提升[4]。目前临床常用治疗乳腺癌的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外科手术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乳腺癌临床常用手术分为保乳术及乳腺癌根除术。外科手术均可破坏患者正常乳腺形态,致使患者出现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后担忧形体变化以致自身吸引力降低,以致性需求降低、性生活减少、阴道干涩,影响夫妻生活[5]。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忽视乳腺癌患者及家属情绪变化[6]。情绪的变化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有关,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发现,个体长期处于负面心理情绪状态可刺激副交感神经,致使副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副交感神经对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乳腺癌患者切除乳腺后乳腺周围组织受到机械损伤,若患者术后同期负面心理情绪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致患者肾上腺素及疼痛因子大量分泌,疼痛因子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继而加重患者躯体疼痛[7]。
叙事护理可围绕医生叙事、病患叙事、叙事治疗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撰写护理平行病历,组织患者倾诉故事,通过故事述说、重构,帮助患者从问题中抽离出来,勇敢面对问题并解决。叙事包含认识、阅读、聆听、吸收和诠释,叙事能力是尊重叙述者和聆听者之间存在的道德伦理敏感性和复杂性,并感恩听到的特权知识[8]。因此培养护理人员的叙事能力很关键,如果护理人员缺乏叙事能力,就难以跟患者良好沟通,难以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这对治疗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不再向医护人员倾诉。大部分护理人员虽能够耐心倾听患者叙述,但缺乏敏感性和技巧。因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叙事能力的培训,可通过多种题材、多种形式进行,对阅读、倾听、提问、写作、反思等技巧和能力进行提升,并且反思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9]。
随着人文理念的发展,叙事护理得到广泛应用,叙事护理通过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叙事护理方案的制定、问题的外化、解构、改写、见证共六个方面进行,帮助患者理解现实生活,改善患者心态,增强信心。叙事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理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危害,正视并认同自我,重视生命的意义,促进低谷期患者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重构[10]。另外叙事护理还能使患者正视过去的问题,并获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正面激励和引导患者,改善患者焦虑情绪[11]。
冯金东等[12]临床调查显示,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行叙事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1周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乳腺癌患者术后采用叙事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叙事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叙事护理的医学人文价值虽得到广泛认可,但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表达、实施、合理融入,仍需大量实践研究考证。探索叙事护理的切入点,开发叙事护理的方法、内容和形式,增加实践过程中的新方法、新思路,具有深远的个体意义、学科意义和社会意义,具有较高价值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吴子敬,刘叶,李小寒,等.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1):78-81.
[2]李梦媛,田丽,吴婷,等.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7):1091-1096.
[3]王碧芸,龚成成,胡夕春,等.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药物治疗策略的解读[J/OL].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10(2):65-70.
[4]蒋维连,李月玲,文国英,等.乳腺癌患者诊疗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18-20,48.
[5]杨柠溪,曹英南,王艳丽,等.肿瘤科护士共情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和益处发现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5):444-449.
[6]江笑笑,李惠萍,张婷,等.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在乳腺癌患者乐观与心理韧性间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3):256-260.
[7]陆靖,史铁英,刘启贵,等.协同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和心理弹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8):1353-1356.
[8]李玉梅,黄瑛,薛智颖,等.叙事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境与症状群管理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21):28-31,41.
[9]杨艳,姜安丽.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4):1917-1920.
[10]马婉贞,顾平,张晶晶.叙事护理临床推广应用的质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2):130-133.
[11]孙博伦,鲍金雷,熊桂华.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29):3611-3612.
[12]冯金东,李晓敏,王瑞,等.叙事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J].心理医生,2015,21(15):3-5.
(收稿日期:2020-03-04) (本文编辑: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