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晨
城市中轴线是北京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贯穿城市古今的重要文脉,作为古代都城规划和历史文化的结晶,侯仁之先生认为中轴线代表了北京空间结构的最大特点。中轴线集中体现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建中立极”的都城规划思想,并形成了“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北京城格局。对于这样一条重要的城市轴线,其形象不仅出现在明清两代的宫廷绘画中,也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和遗产保护的基础以及无与伦比的魅力城市风貌。
以元大都的兴建为契机,北京城中轴线的形成肇始于元代,至明清臻于成熟,北京城的格局也在明清正式形成。事实上,在明清时期,宫城内的景象并不为普通民众所见所知,民众能了解的仅有永定门至前门段以及钟鼓楼一带,也不包括皇家坛庙,表现较完整的京城图像多出现于由明清两朝宫廷画师所描绘的宫廷绘画尤其是记录帝王巡幸、庆典等的叙事性绘画中。在描绘清代帝王出行的《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以下简称《南巡图》)中,以中轴线贯穿的城市整体形象尤为突出。
在康熙和乾隆朝完成的两幅清帝《南巡图》中,如果将整幅图比作一首恢宏壮阔、起伏跌宕的乐曲,那么“序幕”和“终曲”均为由中轴线奠定的壮丽北京城,《南巡图》中渐次展开的不同地理形貌、各式建筑、民俗百态都成为居于天下之中的京城的延伸和注脚,直至皇帝结束南巡回銮,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太和殿、金水桥、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正阳门(前门)、永定门随着视野逐渐出现,京城中轴壮美秩序再一次展现。为何在以南方为表现主题的帝王南巡图中要突出展现中轴引导的京城景象?这就要从清朝的“中央—地方、帝京—江南”的对应关系中寻找答案。南方(江南)在清王朝的统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在地理上与京师形成对峙,更关键的是作为一种正统的汉文化意象对来自关外的满族统治者构成隐含潜在威胁,因而必然成为被朝廷压制征服的对象,而帝王南巡正是君临南方、皇权一统的实际行动表达。因而,《南巡图》中江南作为臣服的对象被无处不在的皇权展示收编并整合进以中轴线为主轴的王朝图像中。如果说钟鼓楼的计时报时系统体现了皇权对时间的掌控,那么以京城为核心的中轴对称布局则体现为帝王对帝国空间版图的统治术,气势宏伟的中轴线、巍峨壮阔的宫殿、规模浩大的卤簿、庞大扈从及迎驾人员皆暗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辛亥革命终结了北京作为明清帝国京师的历史,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城一夕间可对公众开放,过去笼罩在帝王宫苑上的权威感和神秘感顿时失落。巍巍帝阙成为可供大众娱乐和消费的对象,尤其是以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宫廷博物馆的成立,以及皇家坛庙苑囿如中央公园(社稷坛)、天坛公园、先农坛、北海公园等陆续开放游览,这段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完整中轴线形象逐渐展露在大众面前。当代画家刘洪宽笔下描绘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北京景色的《天衢丹阙》图就是对民国时期城市生活的再现。《天衢丹阙》的图画名称由已故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朱家缙拟定,“天衢”即天街,指过去皇帝外出巡幸或至天坛举办祭天仪式所经过的御道,而“丹阙”是红色的宫殿,即过去不为大众亲历亲见的皇城景象。这一命名仍保留着帝制时代的皇权余韵,因皇帝贵为天子,纵贯皇城的则是天街,那时的人们仍保有对帝京的历史记忆,也维系着与旧时代情感关联,故而画面中展现出的正是一幅天子脚下民生百态的老北京风貌。《天衢丹阙》的画面南起永定门外,经天坛、大栅栏、正阳门、紫禁城、景山、地安门、万宁桥直至钟鼓楼以外,画面所到处,人群熙熙攘攘,不论是大栅栏、正阳门的城南繁华,还是昔日帝王宫阙的人流不息、钟鼓楼一带热闹的胡同民居,都展现出北京城的浓厚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缓解当时的交通压力,正阳门的瓮城、箭楼两侧的关帝庙、观音庙皆被拆除,整幅画面中时有小汽车、有轨电车和人力车穿行其间,这正是古老北京城融入近代发展潮流的例证。
由于1928年首都南迁,北京被改为北平,当城市的政治属性被剥离后,拥有大量皇家建筑和宫苑文化遗产的北平以文化作为新的城市定位,这也意味着古老帝京作为文化和消费城市的重生。为了适应这一定位,1929年北平市政府对市内名胜古迹进行调查,并于次年颁布《北平特别市名胜古迹古物保存规则》[1]。1930年2月由梁思成、刘敦桢等专家组成的中国营造学社于北平成立,创立者朱启钤强调指出,“北平为文化中心,亦即营造学历史美术之宝库,自宜暂以北平为社址”[2],突出了北平的文化艺术价值。为了保护好北平的名胜古迹,1935年南京政府专门设立了隶属于行政院的故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启动了包括地安门、西安门翻修等一系列文物保护与修缮计划。
经历了民国中轴线的再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平重改回北京,北京城中轴线的传承和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从现代城市规划的眼光出发,梁思成首次提出了中轴线概念并对这条全世界无与伦比的城市轴线做出了精炼的概括,“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3]。在梁思成饱含深情和赞叹的文字描述中,带给人强烈视觉美感的城市中轴线正是筆直挺立的北京城脊梁。城市脊梁无疑是一种相当形象化的说法,表明中轴线在全城空间布局中的基础地位,中轴线是北京城呈现出如此独特且令世界叹为观止的城市形态的根本依据,而且展示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对中轴线的偏爱,不仅是一个地理上和美学上的结构美感,而且是一个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4]由于传统中轴线代表着权力和权威,在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新成立的新中国政权也借助中轴线确立自身的政权合法性,而且只有在传统建筑象征的意义上,将新中国政权与传统中轴线重合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
传统中轴线作为首都城市的文化遗产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遗产为人民所有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作为世界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其保护工作随着201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的启动进入新的阶段。申遗工程的开展不仅意味着老城保护进入新时期,同样也代表着中轴线这条古今辉映的城市轴线将展现出新的景观风貌。目前北京市确立了中轴线上的十四个遗产点,这些遗产点既包括紫禁城、天坛、钟鼓楼等古代遗产,也包括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近现代遗产,共同呈现出古今交相辉映、人文与绿色共融的魅力景观,而且随着北中轴线延长线和南中轴线延长线及周边区域的发展,连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轴线也成为更加开放多维的城市生长轴线。
为了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2019年南中轴御道正式贯通,笔直贯通的中轴步道,是当传统建筑形制部分消失后重新恢复老城格局、追溯城市历史和记忆的重要方式。传统中轴线代表了封建帝制时期的权威、秩序和礼制,清朝两代帝王的《南巡图》和《天衢丹阙》等以图画形式展现了传统中轴线上的巍峨皇家气派和繁华都城生活面貌,而在今天,我们通过回溯和把握过去,在中轴线的重建恢复中延续北京城古老而神圣的文化传统,构成了城市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王国华.1930年北平特别市政府有关保存名胜古迹古物史料[M]//北京市档案馆.北京档案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2):18.
[2]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0.
[3]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华民国十九年七月铅印本.1930,1(1):6.
[4]张法.北京的深邃——京城模式与象征体系[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20-21.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