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 田峰
[摘 要] 本文围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出分析和研究,并从多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 高校科研;科研经费;问题;对策
高校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科研经费是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其使用和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
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的重要性,并要求进行改革。同年,《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以下简称《意见》)出台。
随后,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部属高校按照《意见》要求,于2016年12月底前制定(修订)本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使中央的各项政策和举措尽快落地并取得实效,最大限度激发高校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新背景下,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入手,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探讨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程度和使用效率。
高校或多或少存在著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等情况,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暴露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1.高校财务政策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看来是比较给力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财政部门的资金拨付、高校的分配、申报人完成项目等环节,还是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受到严格的预算和支出控制的影响,一些科研项目完成效率和效果不理想。
在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按照既定的项目预算来进行支出,一旦预算不合理势必导致支出效率低下,使用效果不理想。再加上繁杂的经费支出审批审核过程,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不少[1]。
另外,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尚不能通过科研经费的使用得到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不允许列支科研人员绩效支出,在完成规定工作量之后,更好更多地完成科研项目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分内工作,其实际付出和相应收入不能达成正比,导致了科研人员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2.高校行政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高校的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尚未形成合力,存在着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信息不能共享问题突出。信息化建设落后,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各部门信息堵塞。比较明显的是有的高校财务系统、科研系统、资产系统等几个系统之间,因端口不统一等各种原因无法信息共享,导致三个管理部门的审核复核工作重复性进行。
其次,经费支出进度慢。高校科研专项经费从申报、审批到使用,需要走一系列流程,需要资金来源方、高校方,作为归口管理单位的科技处、社科处,科研工作者所在的学院或者基层单位共同参与,这就形成了多级管理体系,经费在支出前需要逐级申请得到每个部门管理者的同意。如果某一部门的管理者因故不能及时审批,就可能让整个流程速度变慢,甚至会影响最终的使用,拖慢科研项目的进度[2]。
3.高校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经费预算编制过于随意,影响科研项目的进行和完成。因为大部分高校科研人员都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财务知识培训,对经费预算的编制没有一个清晰思路;有的项目申请时间紧任务急,来不及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这都可能会造成后续支出困难、影响科研项目整体效果的情况发生。
其次,科研人员无法集中精力来完成科研工作。高校极少有专职的科研人员,绝大多数科研人员是需要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教师们需要一人承担多项工作,除了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还有行政管理部门下发的相应工作任务,教师需要兼顾科研、教学、管理多个角色,很多老师要在工作时间搞教学、指导学生,再用休息时间来搞科研,这其实很难保证教师们有足够的精力专注于科研和高质量地完成科研任务[3]。
1.财务政策方面做好放、管、服
本着服务科研的态度,要不断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做好“放、管、服”工作,让高校科研人员有更大的自主性,不仅要重预算控制,也要重绩效考评,以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针对那些研究难度大、预期效果好的项目,可以考虑适度延长研究期限,避免出现科研人员为追求效率而损失效果的现象出现。
另外,高校应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奖励科研人员是提高科研积极性最直接的方法,科研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报,可以让他们在后续的工作中保持动力与激情。
2.行政管理方面要简化流程
及时满足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需求,简化科研经费支出审批流程是重点。简化流程不是降低标准,而是需要建立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和科研信用机制,对出现违反科研经费使用规定的个人或团队都要被问责。另外,信息化建设也是高校需要加强的短板。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一和布局,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及时更新核算设施,积极引入计算管理软件,使财务系统合法合规、清晰透明、操作简洁方便。
3.评估体系方面要健全
科研工作要想真正做出成绩,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等级,更要看完成的质量。高校要对传统的科研评估体系进行完善,促进其向科学性发展。在评估过程中,多设置一些与实际应用效果相关的指标,将生产实际与科研质量联系起来,能够有效推动科研工作的进行,也能够让学生可以从知识水平层面来理解科研,让科研经费用到真正有用的地方上去[4]。
4.监督检查方面要加强
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机制,将上级部门的专项检查和校内的常规监督相结合,重点检查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手续是否完备,账目是否清楚,核算是否准确,重点检查是否有弄虚作假、节流挪用、侵占挤占等违规违纪行为,以有力的监督检查保证科研经费的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另外,还可以联合科研、财务、资产、纪检、巡察、审计部门,以校内专项检查或专项巡察的形式,对上级和学校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预算的编制要科学
科学预算是科研经费顺利支出使用的前提,科研人员要基于项目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出合理的预算申请报告。如果项目组无法独立进行科学预算,可以向财务部门寻求帮助,来进行科学预算,不仅能更好地避免出现任何预算的不合理,在后期科研过程中也能更加地游刃有余。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经费使用要求,科研人员要严格执行预算,做到既不多开支,也不过于压缩开支。另外,可以尝试为科研人员“断舍离”,聘请专门的财务人员,来帮科研人员处理科研财务问题,目前高校的情况虽然无法做到为学院和基层单位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但可以从配备兼职的财务人员着手,将极大地提高预算的合理性和执行率。
6.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宣传教育要形成合力
针对科研人员不能准确认识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法规制度这一普遍现象,一部分科研经费违规使用问题,并不是当事人有意为之,而是因为不知边界、误打误撞。这就需要在学校层面,统筹科研部门、财务部部门、纪检部门、审计部门,互相协调,通过组织财务政策宣讲、经费使用流程讲座、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警示教育大会等,向科研人员普及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综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抓住科学研究这一重要把手,需要聚焦高等学校这一主要阵地。高校自身也要利用好国家拨付的科研经费,在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措施的支持下,向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迈进。
参考文献:
[1]董舒岸.“放管服”下的高校科研经费报销管理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133-134.
[2]陈丽.“负面清单”模式下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流程优化[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2):123-124.
[3]任彦鑫.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0(03):34-35.
[4]王陈燕,谭天敏,章晓燕,周厚奎.科研人员視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弊端分析——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商讯,2020(02):1+3.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作者简介]
王希,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纪检监察、校内巡察、行政管理。田峰,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实验室与设备管理,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