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萍
【摘要】儿童学英语,“语言和思维基础”相差无几,但是实施同样的教学,为什么还有5分的平均分差?是行为习惯还是认知方式在作祟?为此,本文对城乡儿童起步英语成绩差异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从家庭成长背景、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习惯比对、儿童课堂观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缩小城乡儿童起步英语教学差距。
【关键词】5分差现象 起步英语 城乡儿童
2017年9月,笔者从一所乡镇小学进入本县的重点实验小学任教,接手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班级,一个是纯乡镇班级,一二年级在村小甚至教学点学习,三年级转入县城的学生;另一个是从幼儿园开始便开始在县城学习的孩子们。起初,在笔者看来,儿童学英语,“语言和思维基础”理应不相上下,然而,实施同样的教学,两个月后,在一次县级的英语质量检测中,两个班级的平均分竞相差5分!是什么原因导致乡村儿童与城市儿童有如此大的差距?怎样才能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呢?為此,笔者于2017年10月,对所教的两个班级的128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
一、推本溯源——生源背景的“围城教育”与“三维缺失”
1.呵护备至的“有机力量”与沟通缺失的“伪陪伴”
(1)家庭生长背景的调查统计
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笔者就家庭成长背景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数据分析看到,乡镇班级80.9%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其中66%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没有一人是独生子女,成长中一直有兄弟姐妹陪伴,家长的注意力分散在多个孩子身上;而县城班级中81.3%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县城,由自己的父母陪伴并教育长大,其中19.3%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的身上。由此可见,孩子成长的自然环境以及启蒙教育者的沟通对后期孩子的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影响。
(2)家长重视程度的调查统计
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家长的重视程度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县城班级的家长们相对比较有前瞻的教育意识,45.3%的家长选择在孩子学习英语之前,创设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让自己的孩子在学前接触英语,从而做好学前的铺垫工作,提升学生英语方面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后期更为扎实有效的英语学习做好准备。
2.兴趣的“普遍共存”与习惯的“历史丢失”
(1)学习兴趣与态度的调查统计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曾提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学好一门语言,兴趣至关重要。
从上图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班在英语兴趣方面不差上下,说明大部分孩子喜欢学习英语,乐于参与到英语的教学中,在对待英语的态度上,大部分孩子知道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语言运用和升学考试,然而,乡镇班级有15.9%的孩子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父母,即父母是自己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存在沟通缺失和“伪陪伴”。
(2)学习习惯的调查统计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毋庸置疑,会对学习一门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班的鲜明对比,两者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乡镇班级在晨读、完成作业、时间观念、英语语用等习惯方面都相对欠缺,这也是造成两个班的质量检测相距甚远的重要原因。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要敢于大声读英语,乐于开口说英语。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灵活地运用英语,而乡镇班级无疑成了“哑巴英语”的代表,英语的核心素养发展更无从谈起。
3.灵动活泼的“乐学”与机械单一的“为学”
(1)“朋友”与“教师”:课堂情感观察对比分析
笔者从两年的课堂观察中发现,县城班级的师生关系如同“朋友”,而乡镇班级的师生关系只是“师生”。乡镇班级的孩子对教师不敢亲近,课堂上亦步亦趋跟着教师走,比较“听话”,而在知识面广度和深度以及思维层面相对较为薄弱,课堂中一旦出现开放性问题时,往往以“鸦雀无声”收场,即使在教师的百般提示下,也少有具有深度的同答;而县城班级孩子眼里的老师,更像是朋友,他们个性彰显,思维开阔,使课堂气氛活跃,总是能给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教学计划往往跟不上课堂的变化,而且孩子们更敢于大声自信地说英语,敢于犯错,敢于纠正自己。
(2)“叙写”与“续写”:选做家庭作业的对比分析
考虑到学生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采用了选做与必做相结合的方式,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最大可能不同的选择,效果很好,然而从作业的完成方面来看,两个班级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0ur new home的一次课后作业为例:请将白己家中的俯视图画出,并在旁边附上不少于4句的介绍。以两个班级的两个成绩相近的学生作业图为例:
从上图对比可以发现,县城班级的选做作业,已经能够在模仿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叙述性的创造,即“叙写”;而乡镇班级的选做作业,学生很少进行创造,不管是图片的绘画,还是色彩的运用,亦或是内容的阐述,仍然只是模仿,迈不出“创作”的第一步。
二、破解路径——个性化教学的“双重攻略”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了两个不同性质班级的差距所在,利用两年的时间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改变,在两个班级不再实施相同的教学方法,而是对症下药。笔者从以下方面对乡镇班级的教学进行了调整。
1.教学方法多维化
乡镇班级孩子生源地不同于县城,他们或多或少有接受的信息少、学习底子薄、普通话表达不畅、自信心不足、课堂中不敢表达等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因此在呵护他们英语兴趣的前提下,笔者采用了多维化的教学方式。
(1)从快到慢“龟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实际学情灵活调控教学进度,放慢教学节奏,乌龟慢爬式教学尤其适用于刚刚起步学习英语的学生。
案例1:笔者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 Are you Liu Tao?时,根据实际学情调整教学,在进行游戏之前,和学生一起将句型反复操练:Are you…? Yes,I am./No,I'm not.并找到两三个相对活跃的学生上台来操练,做好案例示范,然后为每一个小组准备小头像,方便他们在组内进行操练。而用“我说你猜”的对话方式,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忽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认知基础。
(2)从少到多“评价教学”
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鸦雀无声”的现象,笔者随访后发现学生不敢开口的主要原因:害怕犯错。对于一个重组的班级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尚不熟悉,所以大部分孩子选择保守的态度,不愿意“出风头”,只是安静的等待着其他人来回答问题。
为此,笔者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学生两两结成英语学习小组,每当小组合作时,则要两个人讨论来完成,两个人一起来同答问题,这样既避免了一个人的尴尬,也增强了小组合作意识。同时,在大范围内,采用男生与女生PK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积分每日一清,每周一结,每月一奖,在每月末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让学生有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勇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3)从零到整“突破定势”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
所以,笔者将孩子们带出英语课堂,组织了班级英语角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选择课内的一篇文章进行修改,可以表演、朗诵、唱歌、讲故事、演短剧,真正做到了“化零为整,内外结合”。在此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和小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实践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体验了成功。
2.习惯养成监督化
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鉴于乡镇班级无论在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阅读习惯还是听说习惯上都相对松散的情况,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监督改正:
(1)化碎为整“教师统筹”
笔者在班级建立了一个英语QQ群,在课余时间进行统筹监督,要求每位学生每天早晨进行晨读录音,养成起晨读、晨背的习惯。同时,为了督促他们工整书写,每天除了晨读之外,还需要上传书写作业,从书写入手,端正学习态度。
(2)化单为群“生生监督”
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做“小老师”的感受,班级建立“互查”制度,两两为一组,互相检查读、写、背及书面作业,发现错误,及时督促订正,并为对方评价,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化人为己“自我负责”
新课标提出,小学阶段应立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真正地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我意识,才能真正提高综合素质。因此,笔者要求学生以“小主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家庭作业,自己的作业自己检查,并自我批改,不要依赖教师和家长,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自查自纠”模式。
3.家校联系系统化
(1)积分机制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本班实情,笔者采用班级积分制公开化的方式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每周在群内公布学生一周内综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情况的积分表,向家长进行反映。事实证明,很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学习的每一个小细节,而不是只注重最后的结果。
(2)打卡监督
听说读技能对英语的起步学习至关主要,笔者利用现代教学软件实施“家庭听说读打卡”监督,并将结果反馈班级群中,进行互相监督。
4.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在作业的布置上,笔者鼓励孩子们创造性地进行“续”写,以课内学习的课文知识为雏形,将文章表达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进行语言的“创造”,真正地做到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英语,学习英语是为了用英语做事情,与人沟通。
案例2:以四年级的部分续写作业为例,学生部分作品展示如下:
三、凤凰涅槃——因材施教唤醒“真我提升”
笔者通過四个学期的针对性教学,及时跟踪和适时改进,通过两个学年的“适合教学”,两个班的分差在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改动,差距整体上在缩小,如图所示:
在本学期期末全县的质量检测中,县城班的均分为92.68,乡镇班的均分为90.41,成功地缩小了两个班的5分之差,由此可见,改进教学方法,专注思维训练,督促习惯养成,及时进行家校沟通,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这块“大理石”要雕琢成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主要依赖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尔出现的因素。这六位“雕塑家”必须配合得当。所以,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着的过程。三四年级只是英语的起步阶段,暴露出的问题相对简单,也容易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差距。在后续学习中,笔者还会持续观察,及时跟进,调整策略,以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英语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西双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