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君
最初了解“绿苹书屋”,是被他家珍稀版本的书籍和精心拍摄的照片所吸引。此后关注到他在知乎和豆瓣上写下的书籍版本见解,总觉得这应该是一位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对版本极有研究的长者。不曾想,店主是一位86年生的小哥哥,真可谓是旧书业的新生代力量。下面,我们一起走入他的故事。
书店缘起:“乱翻书”的结果
我是绿苹书屋的掌柜小樊,网名“吴垢称、吴保安、端木焚琴、古吴书浪子、近庖堂主人”等等,不过别人更习惯称我“烦猫”或“包子”。
说起书呢,很惭愧,我生长在普通的工薪家庭,小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缘分。但家庭对我的影响还是挺重要的。我的医生外公酷爱武侠小说,买了整整一面墙。而我的母亲则喜读古典文学,尤其四大名著,一部《红楼梦》都翻烂了。我耳濡目染,从小也就养成了读闲书的习惯,几乎每晚睡前都要看一会儿,到今天一直没变。虽然始终停留在“乱翻书”的阶段,比如昨天翻王夫之的《唐诗评选》,船山公居然评沈佺期《独不见》为“雪山狮吼”。小时候还稍微学过一点书法和篆刻,所以虽然无知,却对那些繁体字的古书并不感到陌生。
最早卖旧书是在论坛发帖,当时效率很低。淘宝也试过,但总觉得那是卖衣服食品的地方,旧书显得格格不入。有时候心血来潮,我还会到附近的学校门口出摊。后来发现孔夫子旧书网特别适合,它是一个平台,专为中小卖家设计,可以免费开书摊。并且在古旧书这块很专业,如图书分类(线装书、民国书、名人墨迹)、印刷方式(影印、石印、珂罗版)、品相的界定(虫蛀、水迹、签章)等等,非常细致,这些在其他网站上根本找不到,因此2015年我便在网站开起了“绿苹书屋”。
当然,书也不是那么好卖的,第一个月,整整一个月我的书摊一个订单都没有,当时简直要放弃了,幸好第二个月终于有第一个书友订走了一套《陈寅恪集》,记得当时自己很激动,特地打个电话去感谢。就这样第三个月有4个、第四个月有7个……订单慢慢多了起来,我也慢慢坚持了下来,把兼职变成了全职,这一晃,已经五年了。
书店生活:一人“分饰数角”的忙碌
这五年,开书店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我自问过去接触过的书也不算少,但开店后才算坠入书海,如今每天还会遇到各种根本没听过的书名,怪不得古人要感慨“书海无涯”。
杨德昌在大作《一一》中认为,因为电影,“人类的寿命至少延长了三倍”——那么书岂不是更厉害?一整部人类历史都装在书里呢。
知识充实之外便是无止境的忙碌。虽然和书友交流时经常用“我们”代称,但绿苹书屋其实只我一个光杆司令,是真正的“独”立书店。平时往往是一人“分饰数角”,我需要同时兼做:采购、拍摄、仓管、录入、客服、包装、发货、售后、清洁等等各种杂活。比如上一分钟我还在给书拍照,下一分钟接到订单,就得先找出书来发货,发完货再回来拍照,然后下一分钟可能又有买家发消息咨询,得充当客服进行解答,如此,所有的工作穿插交织在一起,人也像个无头苍蝇一般乱撞。
我个人还有一个习惯,每本书采购回来会用橡皮仔细擦拭一下封皮,特别是书顶容易积灰,橡皮慢慢抹过去,才露出洁白的纸面来,这时心底会有一种莫名的舒服感。同时,一些比较陈旧的书会拿到阴凉的地方拍打晾晒。这些杂七杂八的活加起来,就更忙不过来。
除了忙,还有就是库存压力,这是所有书店无法避免的:这年头书便宜,但是房价贵啊。租不起库房,只能放家里,书柜早都塞满,床上也堆满书箱,以至于完全分不清是在卧房放书呢,还是在书房放床?书最多的时候几乎堆满了走道,人穿过书堆必须像跨栏一样。
书店特色:收书只收好的版本
经营书店,尤其是卖旧书,其中一半的工作便是买书。我觉得采购是古旧书经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很能体现各家店主的品味,或者说古旧书店的价值就在于此。
新书店无非是上面推荐什么书,书店就进什么书,完全跟着出版社和作者走,顶多分个教辅、畅销书、人文书的大类。古旧书则不然,没有人指定你卖什么书,完全凭店主自己把关,这也造就了古旧书店的多姿多彩。比如卖书画类的,店主很可能喜欢欣赏艺术;卖鲁迅、沈从文的,店主可能是个文艺范。
至于我自己呢?大概是个杂家吧,所以浏览一下首页,就能发现绿苹书屋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类,还经营西方哲学、社科类、音乐戏剧等类的书。至于精品书,肯定还谈不上,只是对版本稍微讲究一点,顺着收藏界的共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而已。从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看,读了一本名著,觉得作者真厉害,那就很想买一套他的文集来纪念收藏,这是人之常情。既然是纪念,肯定要找好的版本,于是,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就成了淘书的基本功课。
所以,我收书的时候看重两点,一是阅读价值,名家、名著、名社可能是通用的标准吧。二是收藏价值,《红楼梦》发行量上千万,不同的版本有什么区别?该选哪个版本?1953年初版就不错。这些都是采购时要考虑的,“藏读两宜”是绿苹书屋的一个特色。
书店特色:有“时代感”的书会优先采购
除了上面提到的書籍版本要求,古旧书还有一个重要特殊属性“品相”。不妨谈谈,因为这在新书是没有的—任何一本书出厂时都是全新书,但是二十年、五十年乃至百年以后,品相必然参差不齐。打个比方,大家都很熟悉的百米跑,从20秒进步到10秒,可能还算容易,但要从10秒进步到9秒9就难上加难,再要从9秒9进步到9秒8,就难于登天了。
书籍品相也是这样,8品到85品甚至9品还算容易,但是9品到95品就属于百里挑一—所以,对好品书的追求应该是古今中外收藏者的共识,我也特别在意这一点,愿意多花几倍的价格去买好品书。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人们对于古旧书采购的印象大概停留在过去“麻袋装、论斤称”的场面,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店家都会精挑细选,成本也肯定不低,卖100元的书,店主很可能是70元采购的,古旧书真的没有那么暴利。
还有呢,就是时代感,“一代有一代的书籍”:民国的石印本、五六十年代的油印本、七八十年代的铅印本等等,不同时代的书,封面设计、题字插图,甚至装订的方式(线订、胶装)都不同,这样就赋予书籍额外的文物价值。
如果一本书更能凸显时代感,那么不妨在选购的时候多留心一下,比如最近淘到的这本1951年的《西伯利亚的囚犯》(通译《死屋手记》),不是初版,但翻开来就发现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封二赫然印着“响应祖国号召……支援中朝战士……”几排红字,这显然是抗美援朝时期的特殊做法,以后的书都不可能再有,这样的书,我会优先考虑收购。
书店特色:认真拍照是对每一本书的尊重
好的书收上来,后面的工作便是对书籍的呈现了。众所周知,在网络旧书经营中,买家摸不到实物,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书籍信息。那么卖家就有义务把商品尽可能详细地展示,特别是古旧书籍的缺陷。
这其中重要的便是图片的展示(我在知乎的回答中详细阐述过卖书和卖水果的不同,需要“一物一照、千物千照”,工作量很大,我特别注重书籍的外观状况:封面、书口、书脊、书角、护封甚至封二封三,尽量把各个部位都拍清楚。
内页版权页最重要,其次是插图、目录和正文第一页。因为买家对品相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的在乎黄斑、有的在乎水迹、有的在乎虫蛀等等。所以用图片来展示是最客观的,比如“略有黄斑”,这个“略有”怎么界定,万一你觉得很少,买家觉得很多呢?有了图片就一清二楚,不存在任何分歧。
而且,在方便买家的同时,其实也方便了自己:一旦图片够详细,买家的知情权就大,卖家也就无需多费唇舌解释。甚至一旦发生纠纷,责任也大多不在卖家一边。
记得卖出过一本80年代初的《杨家府演义》,虽然品相很好,但这书印了20万册,属于三五元满大街的那种—我还是挂了70多元卖。后来真有买家订购了,我特意询问有没有货比三家呀?对方表示“你的书品好,图片也全,看着放心,而且店铺评价不错,所以就特别选本贵的收藏”。由此看来,书籍品相和图片描述可说相辅相成,再好的品相,只拍一张封面图也不成,“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瓶盖也得先打开不是吗?
然后是照片无法准确描述的缺陷,用文字来补充,比如书内有没有印章、笔迹,这是照片不能完全展示的。“文字+照片”的整体描述,差不多就能概括一本书的综合品相了—注意最重要的是,尝鲜容易、坚持难,假如每本书拍30张照片,一千本书是三万张,一万本书就是三十万张,这个工作量可不小。所以,积少成多,每天坚持才能细水长流。
每一本书诞生时都是平等的,但随着岁月流逝,也像人类社会般产生出三六九等的区别。几千几万的贵重书,人人都知道精心展示,但几十块甚至几块钱的普通书呢?所以,认真拍书不仅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對每一本书的尊重。北京布衣书局的大掌柜胡同老师常说这样一句话:“把旧书卖得有尊严”,什么是尊严呢?每个人理解不同,在我看来,书被七零八落地抛在地上,任风吹日晒、随意翻阅,过不多久就会有磨损、卷角等种种问题产生,被这样卖出,书哪能“开心”?
既然如此,不妨换个方式,给他细心照相,然后让它安安稳稳地睡在书柜,这样不是更好吗?
(摘自微信公众号“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