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子茗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历史的见证,是旧时辽远鐘声于今日的回响。它们诉说着亘古的缠绵,文化的沉淀。管中窥豹,千年沧桑,大国底蕴,从非遗中可见一斑。作为新一代的非遗继承者,我们有资格拣尽文化遗落的寒枝,让非遗之水长流,让非遗在古国的文化上,如灼灼桃花,常开不败。
现代生活中,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已经离我们远去,京剧的没落,是一首肝肠寸断的悲歌,于国家、于我们来说,是一幅撕碎的历史画卷。京剧作为我国国粹,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的优点和特长演变而来。1790年,四大徽班进入北京,经过不断的交流、融合,产生了今天的京剧。可以说,京剧是我国戏剧中的集大成者,不愧为我国国粹。而这样的文化,却在被人们渐渐淡忘,被时代慢慢埋没。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号令一声山岳动, 雄兵百万鬼神惊。荆襄九郡归吾有, 威震中原灭群雄。”一曲京剧,唱尽了悲欢离合,唱尽了古今英雄,唱出了气势恢宏。红脸怒目一睁,气势汹汹;黑脸侠肝义胆,公正无私;白脸阴险狡诈,叫人憎恶。或莲步轻移,或步步相逼,或止步顿首,遐思满天。唱词出腔,雄浑壮阔,响彻云霄,是幽怨低吟,是哀转久绝。京剧之美,尽在一曲之中。一曲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历史。
“看千秋戏剧,蹴鞠诙谐。”我曾看过一次京剧,在唱词中追溯,京剧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引人入胜,不禁惊叹连连。透过抑扬顿挫的鼓声,清雅悠扬的三弦,窥见浩渺璀璨的华夏历史,一幕幕古人的爱恨情仇、英雄气概、思想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水袖挥起,杂糅的诸子百家,咸阳宫里付之一炬之后无穷的叹惋,那些悄然兹去的唐宋诗篇,用韵语流转的唱词再次吟诵。京剧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将我们与古人的距离慢慢拉近,仿佛与前人邂逅千年。
再见京剧,属于戏剧的时代早已谢幕,又是一阵丝竹管弦的毫颤,陈旧的幕布再次拉开,戏台上却空无一人。京剧似一位迟暮的女子,大戏落幕,哑了全场,成了岁月里的唱戏人。京剧从清朝流传于世,走过两百多年的历史与沧桑,现在,保护它的责任落在我们肩上,作为新一代的非遗继承者,岂能淡然地袖手旁观?
在新的时代,我们都是非遗继承者,都是有责任保护京剧、保护非遗、保护中国历史的继承者。面对京剧的落幕,我们应当去思考,去怀古,去追溯,亲手拉开京剧的幕布,让这颗璀璨的明珠再次展示在世人眼前。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我们应该追溯的不止是京剧,不止是非遗,还有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是每个人都应该铭记的文化。我始终相信,京剧,不会因为一个时代而就此陨落,我们应与京剧一起,在繁华落幕的今天,再次让它重放光彩。
今天,我们都是继承者。传承文化,留住文化之根。
【评点】
习作着眼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京剧,从非遗继承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展现京剧的历史底蕴与艺术魅力,反衬出如今京剧文化的落寞与孤寂,进而勾起读者的无限唏嘘,引人共鸣。长短句结合是本文的语言魅力所在,使文章富有韵律,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