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珠,陆光华,钟 娜,王海红,和 申,赵 雪,江海峰,王 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瘾科,上海201100
酒精(乙醇)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具有成瘾性的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使用障碍会导致严重的卫生和社会问题,具有高负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1],中国男性的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为3.5%,女性为0.1%[2]。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AIPD)是指长期或大量饮酒过程中,在无明显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伴随情感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3]。既往研究[4]发现AIPD 患者以男性为主,发病者的饮酒年限大于10 年,具有高精神障碍共患率、高住院率、高死亡率及高自杀行为等特征[5]。目前AIPD 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与酒精使用障碍比较的临床研究报告较少,临床诊疗过程中缺乏可辅助鉴别诊断AIPD 的客观诊断标志物[6]。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AIPD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
纳入2018 年5 月—2019 年12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瘾科收治入院的因酒精使用及相关障碍患者52 例,全部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酒精依赖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患者全部为男性。其中,符合ICD-10 中AIPD 诊断标准的患者19 例(AIPD 组),不符合AIPD 的患者33 例(非AIPD 组)。
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既往病史,包括基本信息、精神症状、实验室指标。
1.2.1 基本信息 一般人口学资料、酒精使用史、既往史,包括年龄、初次饮酒年龄、饮酒年限、教育年限、吸烟史、吸烟病程、日均吸烟量、日均饮酒量、最大日饮酒量、平均住院天数、工作状态(受雇)、是否多次住院及婚姻状况。年龄、日均饮酒量、最大日饮酒量及吸烟情况等信息自住院病史中摘录。其中日均饮酒量及最大日饮酒量的计算采用苏中华等[7]的标准:600 mL 啤酒或500 mL 米酒≈50 mL 高度白酒,500 mL 葡萄酒或黄酒≈125 mL 高度白酒,100 mL 低度白酒≈75 mL 高度 白酒。
1.2.2 精神症状 患者酗酒期间或戒酒1 个月内出现的幻觉、妄想;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触等,妄想包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等。采集方法:通过2 个或2 个以上住院医师分别查阅相同患者相关信息,包括现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精神检查、各级诊断、治疗经过与结果,以及出院诊断等。
1.2.3 实验室指标 患者入院后接受实验室检测,抽血时间通常为进入病房1 h 内,抽血前通常不给予任何治疗。医院血常规检查采用希森美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生化指标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维生素B12(vitamin B12,VB12)和叶酸测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实验室检测指标如下。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e,NE%)。
(2)肝功能: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胺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P)、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 TBA)等。
(3)感染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
(4)肾功能: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等肾功能指标。
(5)血 脂:三 酰 甘 油(triacylglycerol,TA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 载 脂 蛋 白-AI(apolipoprotein-AI,ApoAI)、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载脂蛋 白-E(apolipoprotein-E,ApoE)、α1- 微 球 蛋 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 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等。
(6)心肌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等。
(7)微量元素:VB1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folic acid,FA)。
(8) 血电解质:钾离子(K+)、钠离子(Na+)。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以±s表示,定性数据以n(%)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数据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到AIPD 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组患者情况见表1。所有患者均为汉族,平均年龄约47 岁,平均饮酒年限约21 年,普遍存在长期吸烟史(86.5%)。2 组比较仅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PD 组平均住院时间更长。2 组比较结果表明,年龄、饮酒年限、初次饮酒年龄、教育年限、饮酒量、最大饮酒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2 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emographic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IPD 组入院时幻觉、妄想是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其中幻视(47.4%)、被害妄想(47.4%)是最主要的精神症状,主要精神症状情况见图1。
图1 AIPD 组患者精神症状情况Fig 1 Psychot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s
2 组患者血液实验室指标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与非AIPD 组比较,AIPD 组实验室指标异常比例更高。AIPD 组患者血常规异常14 例(73.7%),肝功能异常13 例(68.4%),肾功能异常12 例(63.2%),血脂异常17 例(89.5%),心肌酶异常8 例(42.1%),电解质异常8 例(42.1%),微量元素异常16 例(84.2%)。VB12(P=0.004)、Hcy(P=0.029)、ApoAI(P=0.008)、TC(P=0.008)、HDL(P=0.016)、CRP(P=0.03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 AIPD 组与非AIPD 组血液化验指标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blood test indexes between AIPD group and non-AIPD group
将所有指标包括人口学资料和血液指标分别作为协变量, AIPD 组和非AIPD 组为因变量,进行单元素Logistic 回归,将结果为P<0.05 的指标,包括WBC(P=0.045,OR=0.801)、VB12(P=0.005,OR=0.996)、TC(P=0.035,OR=0.1.731)、ApoAI(P=0.014,OR=9.118)、β2-mg(P=0.037,OR=0.272)以及年龄、饮酒量、最大饮酒量作为协变量,因变量不变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表明VB12(P=0.011,OR=0.995)和TC(P=0.039,OR=1.874)和AIPD 的发生相关(表3)。
表3 AIPD 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Tab 3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psychotic disorders caused by alcohol
本研究比较了AIPD 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AIPD 患者所占同期患者比例为36.5%,主要以幻视、被害妄想为主要表现, TC 和VB12水平与诊断AIPD相关。
本研究中AIPD 患者的精神症状主要以幻听和被害妄想为主,与既往研究报告一致。严文琼[8]发现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具有发病率高、危害大、症状丰富等特点,幻觉、妄想为最主要表现,包括幻视、幻听、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关系妄想等。国外研究[9]提出急性幻听和被害妄想是AIPD 的主要特点,而与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相比,AIPD 患者在精神病性症状特点上也有相似处。Gan 等[10]发现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83.4%有幻觉,40.6%有视觉幻觉,92.8%的存在妄想。这提示幻觉、妄想是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但不同的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类似精神症状的神经机制尚待进一步 探索。
本研究 AIPD 组与非AIPD 组相比,平均住院天数更长,具有较高的CRP 水平,其余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研究[5]发现在患有酒精幻觉症、慢性酒精中毒而无精神病性妄想的患者中,婚姻、职业和社会状况没有差异,本研究结果与其较一致。严文琼[8]发现饮酒者CRP 水平增高,可能原因是酒精可以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德国的一项研究[11]表明AIPD 有极高的再住院率,提示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可能具有慢性化及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中所收集患者来源于住院患者,因此AIPD 比例较高,符合该病种高住院率及平均住院天数长的特点,并提示AIPD 具有难治性的特点。
相对于非AIPD 组,AIPD 组Hcy、ApoAI、TC、HDL水平更低,提示AIPD 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ApoAI 作为HDL 中的主要载脂蛋白,是动脉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良好预测指标[12],HDL、TC、 ApoAI 互相关联,且与血脂异常代谢有关[13];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其损伤机制是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而引起的。肝脏是内源性脂蛋白和血脂合成及代谢的主要器官,有研究[14]指出肝脏发生严重损伤时TC 水平会降低,王薇等[15]对肝病患者研究也发现肝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下降能反映肝细胞受损 程度。
本研究还发现,血清VB12水平增高与诊断AIPD 相关。VB12参与人体代谢和脂肪酸的合成以及能量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16]。Baker 等[17]的研究表明严重的酒精性肝病肝脏组织储存VB12的能力下降,导致VB12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国内外都有研究[18-19]发现VB12水平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高水平的VB12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既往研究发现酒精依赖患者VB12水平的结果存在不一致。宋岩等[20]发现慢性酒精中毒患者VB12水平比健康人高,而王绍兴[21]发现VB12水平比健康人低,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可能与样本量大小、男女性别比例差异、患者进食情况以及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AIPD 所占比例等原因有关。我们推论,AIPD 患者与非AIPD 患者相比具有较低的血脂水平和较高的VB12水平,可能与更严重的肝损伤有关。既往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疾病[22]、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23]与较低水平的VB12相关;药物的相关研究[24]也报道过使用心情稳定剂丙戊酸镁可能对VB12有降低作用;在AIPD 患者中,较高水平的VB12可能与严重的肝损有关,但AIPD 患者的高水平VB12与精神病症状关联机制目前尚未发现,因此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在我国,大部分存在酒精滥用问题的患者饮酒年限长,只有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或合并疾病较严重时才就诊或住院[25]。本研究对象均为住院患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在推论至门诊或其他戒断症状较轻的门诊患者人群时需谨慎。此外,本研究无法收集患者出院后实验室指标,也未能随访是否复饮,因此开展较大样本、队列研究探索AIPD 患者预后结局和预测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WHO.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 2018[EB/OL].(2018-09-21)[2019-05-10]. https://www.who.int/substance_abuse/publications/global_alcohol_report/en/.
[2] Huang YQ, Wang 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 Lancet Psychiatry, 2019, 6(3): 211-224.
[3] 马辰怡, 钟娜, 赵敏. 酒精使用相关障碍的临床治疗指南综述[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20, 29(1): 1-4, 11.
[4] 何英, 谢青莲.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华西医学, 2012, 27(12): 1888-1890.
[5] Jordaan GP, Emsley R.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a review[J]. Metab Brain Dis, 2014, 29(2): 231-243.
[6] Black DW, Grant JE. DSM-5TM guidebook : the essential companion to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J]. J Psychiatr Pract, 2015, 21(4-5): 335-340.
[7] 苏中华,郝伟,谌红献,等.我国五地区饮酒情况及相关问题调查:Ⅲ.普通人群的饮酒相关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44-546.
[8] 严文琼 .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康复, 2010, 25(3): 235-236.
[9] Perala J, Kuoppasalmi K, Pirkola S, et al.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and delirium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Br J Psychiatry, 2010, 197(3): 200-206.
[10] Gan H, Zhao Y, Jiang HF, et al. A research of methamphetamine induced psychosis in 1 430 individuals with 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 clinical features and possible risk factors[J]. Front Psychiatry, 2018, 9: 551.
[11] Bang JS, Chung YH, Chung SJ, et al. Clinical effect of a polysaccharide-rich extract ofAcanthopanax senticosuson alcohol hangover[J]. Die Pharmazie, 2015, 70(4): 269-273.
[12] O'Donnell MJ, Chin SL, Rangarajan S,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effects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stroke in 32 countries (INTERSTROKE): a case-control study[J]. Lancet, 2016, 388(10046): 761-775.
[13] 孔花娟, 韩晓敏. 临床血脂异常代谢相关指标与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的相关性[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16): 107-108.
[14] 周宇航, 殷坤, 赵擎宇. 重症患者肝损害程度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J]. 肝脏, 2015, 20(4): 315-319.
[15] 王薇, 陈先德. 肝病患者的血脂检测变化及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3): 226-227.
[16] 曾永春. 叶酸、维生素B12、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联合治疗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12): 76-77.
[17] Baker H, Leevy CB, DeAngelis B, et al. Cobalamin (vitamin B12) and holotranscobalamin changes in plasma and liver tissue in alcoholics with liver disease[J]. J Am Coll Nutr, 1998, 17(3): 235-238.
[18] 周晗, 施启鹏, 郭圆圆, 等. 肝病患者25 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B12 和叶酸水平分析[J]. 江苏医药, 2015, 41(16): 1893-1896.
[19] Himmerich H, Anghelescu I, Klawe C, et al. Vitamin B12 and hepatic enzyme serum levels correlate in male alcohol-dependent patients[J]. Alcohol Alcohol, 2001, 36(1): 26-28.
[20] 宋岩, 崔松彪, 吴光.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脂联素、叶酸、维生素B12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8): 735-738.
[21] 王绍兴.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学指标与临床关系探讨[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29(1): 40-42, 45.
[22] Altun H, Kurutaş EB, Şahin N, et al. The levels of vitamin D, vitamin D receptor, homocysteine and complex B vitami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18, 16(4): 383-390.
[23] Kevere L, Purvina S, Bauze D, et al. Homocysteine and MTHFR C677T polymorphis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psychotic and mood disorders[J]. Nord J Psychiatry, 2014, 68(2): 129-136.
[24] Dinc D, Schulte P. The use of anticonvulsants and the levels of folate, vitamin B12and homocysteine[J]. Tijdschr Psychiatr, 2018, 60(1): 20-28.
[25] Huang H, Chen HX, Dong HX, et al.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treatment status of alcohol use disorders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in China[J]. Gen Hosp Psychiatry, 2017, 45: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