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研博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推进,基础教育工作重心发生了偏移。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配合提升教学效率,充分利用预习作业增强中学生的文本理解程度,让其在课堂学习中更快速进入状态,更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语文理解基础,进而在接下来的探索与认识中一步步深入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效果。本文将从巧妙设计预习作业的策略与方法角度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一步干预和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预习作业
引言
预习作业的重点是考察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方便教师设计课程导入与课堂学习活动。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起预习作业,那么将能够做好过渡工作,使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加倍,让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听讲,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其思维能力及逻辑能力,让其通过积累与探索构建自身的文本理解基础,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预习作业的目的是辅助课堂教学,因而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让其在课余时间内做好自我监督与管理,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一、明确中学生预习作业目标
语文教师应当在备课环节中做好预习作业布置预想,同时为预习作业效果设定目标,明确预习作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文本学习重点、难点、考点问题的探究与实践,加强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预习重点,做好预习干预指导工作,让中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中预习,在课前了解文章内容与探究方向。为了更好的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语文教师还应当研读教材内容,保证预习作业对学习效率起到积极、正向的影响,让预习作业为教学服务,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一部分内容时,语文教师就应当仔细研读文本,结合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布置预习任务。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文章中哪些词句体现出作者人生路上的困难与不幸?与此同时,本篇文章的预习还应当让大家了解作者的境遇与写作背景。这样中学生才能够完整理解到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围绕着现实发展而变化的。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本篇文章的重难点知识确定预习作业目标,让学生在预习中更了解作者和本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二、结合中学生实际预习需求
预习作业的布置还应当结合中学生实际预习需求。语文教师需要掌握作业难度,让预习作业尽可能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合理时间和范围内完成任务,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与此同时,预习作业的布置还应当拓宽作业的定义与范围,因而能够结合开放性作业与管理,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让其在课余时间也能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所以,语文教师在预习作业布置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结合当下更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布置合理、科学的预习作业,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够依据自身力量畅游语文知识,学习先人的先进思想,学习优良的思想品德与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部分内容时,语文教师就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布置预习作业。本篇文章为经典散文,对学生进行文字、艺术、德育方面的教育有着促进作用。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默读、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基础了解文章大意。这样才不至于作业内容过多,作业难度太大,而导致学生在预习环节吃了闭门羹。本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抒情与写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等等都是学生在预习中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因而在预习作业布置中采取部分切入理解,让学生大致理解本篇文章叙事结构,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三、设计合理、巧妙的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的设置应当是合理而巧妙的,语文教师可根据班级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作业。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日常教学的观察将班级里的学生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的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表达,希望通过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探索和表达自我。而针对这样的学生就可以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其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预习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学习任务。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的学生需要按照同类型文章的正确预习方式完成预习,因而作业设置就应当结合科学规范的预习思路来完成,督促这一部分学生在规范的引导中进步和成长。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味到三味书屋》这一部分内容时,语文教师应当依据班级里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层次布置预习作业。本篇文章来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因而可以拓宽到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中理解与感受。第一梯队的学生需要在预习环节阅读鲁迅先生的同类型文章,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足迹。而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的学生应当重点理解本篇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与中心思想,只有从整体与部分上结合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卫亚军.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21.
[2]張永红. 探究预习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分析[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22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