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韬
【摘 要】长达5464千米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流经9个省区,灌溉着8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国家主要生态、经济带,还是天然的生态屏障,保护并治理黄河势在必行,也是我们黄河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黄河生态治理是一项巨大切且艰难的任务,它需要上下游各环节间的疏通配合,也需要各流域间的统筹规划。通过无人机使用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提高便捷性。本文通过无人机在黄河各领域间的应用,对无人机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无人机;黄河;应用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的普及应用,无人机系统在各领域具有的机动、灵活、经济等优势逐步凸显。通过卫星定位、遥感、测绘等技术快速获得地理信息,准确高效的进行数据分析,并完成任务,为治黄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撑。
一、无人机在河道巡查中的应用
在传统河道巡查中,只能人工沿岸巡查,或者坐船巡查,取证、拍摄难度大,环境复杂,巡河效率低、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未能查巡到的河流,就會导致巡查成本的增加。而无人机的使用,使其具备成本低、易操控、灵活性高等特点,可从空中完成特殊任务且不易造成人员伤亡。无人机“视野广、查得准、盯得住、传得快”的优势,可更快捷高效地完成河道巡查任务。
在河道发生突发状况时候可以快速起飞无人机进行巡检,快速查找事故源,并将现场情况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钓鱼捕鱼监测是对河道周边的水面及红线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入侵人员进行钓鱼、捕鱼等其他异常行为,自动识别相机拍摄到图像中的非法钓鱼捕鱼者并发出语音警告或向管理人员发送提示信息。
二、无人机在黄河洪涝灾害上的应用
在我国主汛期时,因受灾程度不同,受灾严重的地区降雨量过多导致洪涝灾害频发;此外,有些省份还是台风高发地,防汛力度仍需加强,真正做到“数字黄河”信息化保障工作。由于黄河洪涝频发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受灾区的出现,首先利用无人机地面站进行信息检测和任务规划,使无人机对受灾区域进行任务作业。并将其采集的遥感、视频信息实时回传至相关的防洪部门,为防洪工作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避免更多财产以及人员的损失。不仅如此,近年来黄河各流域部门也逐步对无人及应用越发的重视。2020 年 5 月,水利部在全国开展河湖违法陈年积案“清零”行动,黄委会水政执法队伍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对所辖案件进行逐一现场核查销号。同年,水利部、司法部联合开展黄河流域水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工作,以无人机、卫星遥感技术为主的天地一体化调查取证工作模式,在专项监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无人机在黄河冰凌应急上的应用
冰凌灾害在黄河流域出现的几率非常高,几乎每年都要遭受,这是由于黄河周围的流域途经内蒙古,同时会受到时令的影响,冬季河面上会形成冰面,而到了春季天气逐渐变暖冰面开始融化,在上游的位置溶解的冰块流动到仍然结冰的下游就会形成冰坝,水流湍急,各领域的河水进行汇聚就会造成堵塞,若将水位进行一定的提升进会形成凌汛。虽然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解决冰凌的出现,对凌汛地段阻塞河道、冰坝进行轰炸式除冰,但大多数采用的是空军的轰炸机,这增大了安全风险,轰炸后的冰面大面积的破裂,导致河水的流速迅速加快,此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到冰面上进行勘测,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相关信息以及数据,可利用无人机进行应急监测及定点爆破任务,为防凌保障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019年3月14日,包钢保卫部(武装部)联合动供总厂在黄河包头段进行一年一度的防凌工作,并在这次防凌工作中首次使用无人机定点爆破。使用无人机平台搭载高清摄像机对河道爆破目标进行视频监控、路径规划、定点分析,在做好充分完备的方案和应急预案后。爆破人员为无人机挂载5公斤炸药包,飞至指定地点,准确高效的将炸药进行抛投。随着指令的下达,爆破任务顺利完成,凌汛期冰冻的河道瞬间变得通畅起来。与传统爆破方式相比,无人机爆破投放目标更加精准,更能安全有效的完成爆破任务,为未来上游防凌开河创造了良好的保障条件。”
结语:
“数字黄河”是我国提出的长远性战略目标,这也预示着黄河发展也将走到精细化应用、智能化服务的“快车道”上。在政策扶持、科技发展、市场需求的加持下,未来无人机也将在治黄工作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为我国水利行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环球网.治黄信息化!无人机如何让“数字黄河”奔腾[J].2021.6-3.
[2]于洋. 包钢探索防凌爆破新方式 无人机投放炸药包试验成功 [D].搜狐新闻,2019.3-6.
[3]杜彩虹.无人机摄影测量在黄河宁夏河道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40(32):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