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普通人群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无房颤人群相比,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增加,住院时间更长,死亡风险更高[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新发房颤(POAF)发生率为15%~40%[2-3]。尽管之前的研究认为POAF 是自限性的,心外科术后POAF 患者多数会在出院前恢复窦性心律,因此POAF 可能不会对长期死亡率产生重大影响[4]。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OAF 与CABG围术期或远期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和死亡风险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5]。目前系统地探讨CABG 后POAF与术后早期和远期脑卒中及死亡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少见。因此,我们对观察性队列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 分析,以评估CABG 患者POAF 与早期和远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尤其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
纳入标准:(1)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2)所有患者行单纯CABG,在入组时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无房颤发作史;(3)结局指标包括术后早期死亡、术后早期脑卒中,术后远期死亡、术后远期脑卒中、术后远期心原性死亡等。
排除标准:(1)病例对照设计的研究,手术前已经存在房颤的研究;(2)文献报道总病例数≤100例;(3)无上述结局指标或原始数据不充分的文献;(4)重复发表或仅有摘要而无全文的文献。
文献检索(检索词,检索库):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数据库(CBM disc)及维普数据库(VIP);此外使用了搜索引擎及手工检索。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 年12 月。英文检索词:“perioperative”、“postoperative”、“atrial fbrillation”、“stroke”、“cerebrovascular disease”、“cerebral ischemia”、“death”、“mortality”、“survival”。中文检索词:术后或围术期,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纤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心脏搭桥,脑卒中、中风或脑缺血,死亡或生存。
对于每项研究我们均详细提取了研究的背景和特征(作者、国家、病例入选时间、研究类型、病例总数及POAF 例数等)。提取研究的结局指标包括主要指标:术后早期(手术结束至术后住院期间或术后30 天内)死亡和术后早期脑卒中,术后远期(患者出院后或术后30 天以上随访期间)死亡和术后远期脑卒中;次要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心肌梗死、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术后远期心因死亡。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摘要,选择纳入研究。任何不一致均通过讨论解决,达成共识。
应用评价非随机对照研究的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6]对每项研究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3 个方面的评价:研究人群选择、可比性、暴露评价或结果评价。评价后分数越多质量越好,最好为9 分,一般进行Meta 分析所需的文献最好为5 分或以上。
应用SPSS 22.0 进行基本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OR 为合并统计量,各统计量均以95%CI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计算标准化均数差值(SMD)及其95%CI表示。应用Rev Man 5.3 软件和Stata 12.0 软件进行Meta 分析;合并指标前分别采用chi-square(χ2)检验、Cochran-Q 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χ2检验结果,若拒绝同质性假设,说明纳入研究具有异质性,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反之,说明纳入研究具有同质性,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I2评价异质性大小:I2<25%则异质性较小,25%≤I2≤50%则为中等异质性,I2>50%则为高度异质性。应用Begg's 检验定量及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检出4 254 篇文献中,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排除病例报道、动物实验及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献4 133 篇,初筛出121 篇文献,排除无全文等不合格文献48 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无准确预后结果的文献36 篇,无足够信息的文献14 篇,重复数据文献5 篇,综述3 篇,信件1 篇,最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14 篇文献[7-20],仅1 项为前瞻性队列研究[8],其余为回顾性研究,均为英文文献。
14 项研究共入选病例85 119 例,其中POAF患者63 870 例,非POAF 患者21 249 例,CABG 后POAF 总发生率为33.27%。纳入文献的背景信息和基线资料分别见表1、表2。其中7 项研究[7-8,11,14-16,19]报告了POAF 和非POAF 两类患者的术后早期死亡率;12 项研究[7-13,15-17,19-20]报告了两类患者的术后远期死亡率,4 项研究[9,18-20]报告了两类患者术后远期心原性死亡率;分别有9 项研究[7-8,12,14-19]和3项研究[13,16,20]报告了两类患者术后早期和术后远期脑卒中发生率;分别有4 项研究[7,12,15,17]和5 项研究[7,12,14-15,17]报告了两类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和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3 项研究[7,15,19]完整报告了两类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情况。入选的14 项研究对POAF 的定义并不一致,多数研究将POAF 定义为术后住院期间或术后30 天以内新发的房颤,具体见表1。NOS 量表的评分结果见表1,总共14 项研究中评分8 分1 项,7 分7 项,6 分6 项。
表1 14 篇纳入文献的背景信息
2.3.1 异质性分析及Meta 分析
2.3.1.1 POAF 患者和非POAF 患者术后早期及远期死亡率比较
术后早期死亡率比较:7 项相关研究[7-8,11,14-16,19]共纳入10 384 例POAF 患者,其中术后早期死亡230 例,术后早期死亡率为2.22%;共纳入28 023 例非POAF 患者,其中术后早期死亡384 例,术后早期死亡率为1.37%。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χ2=20.03,P<0.01,I2=7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POAF患者术后早期死亡风险高于非POAF患者(OR=2.21,95%CI:1.48~3.27,P<0.01)。对研究对象>2 000例和≤2 000 例的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对象例数是异质性产生的原因(图1),研究对象>2 000例的研究报道的早期死亡风险更高。
表2 14 篇纳入文献的基线资料汇总
表3 非POAF 患者和POAF 患者术后早期和远期并发症及死亡风险比较的Meta 分析结果汇总
图1 研究人群>2 000 例和≤2 000 例研究中非POAF 患者和POAF 患者的术后早期死亡风险比较森林图
术后远期死亡率比较:POAF 共纳入18 546 例患者,其中术后远期死亡5 706 例,术后远期死亡率为30.77%;非POAF 共纳入57 649 例患者,术后远期死亡发生13 209 例,术后远期死亡率为22.91%。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12 项[7-13,15-17,19-20]研究间存在异质性(χ2=73.29,P<0.001,I2=8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图2):POAF 患者术后远期死亡率高于非POAF 患者(OR=1.73,95%CI:1.53~1.95,P<0.001)。敏感度分析表明将纳入的文献逐一剔除后,观察总效应量不变,异质性无明显变化。
术后远期心原性死亡率比较:POAF 共纳入3 287 例患者,其中术后远期心原性死亡发生540 例,术后远期心原性死亡率为16.43%;非POAF 共纳入7 627 例患者,术后远期心原性死亡763 例,术后远期心原性死亡率为10.00%。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4 项[9,18-20]研究间存在异质性(χ2=9.54,P=0.02,I2=6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POAF 患者远期心原性死亡风险高于非POAF 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91,95%CI:1.44~2.51,P<0.01)。
2.3.1.2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和远期脑卒中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早期脑卒中发生率比较:POAF 共纳入17 306 例患者,其中术后早期脑卒中发生402 例,术后早期脑卒中发生率为2.32%;非POAF 共纳入52 158 例患者,术后早期脑卒中发生568 例,术后早期脑卒中发生率为1.09%。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9 项[7,8,12,14-19]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χ2=7.31,P=0.50,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图3):POAF 患者早期脑卒中发生率高于非POAF患者(OR=2.20,95%CI:1.93~2.50,P<0.01)。
术后远期脑卒中发生率比较:POAF 共纳入2 802 例患者,其中术后远期脑卒中发生291 例,术后远期脑卒中发生率为10.39%;非POAF 共纳入7 495 例患者,术后远期脑卒中发生544 例,术后远期脑卒中发生率为7.26%。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3 项[13,16,20]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χ2=1.51,P=0.47,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POAF 患者远期脑卒中风险高于非POAF 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47,95%CI:1.27~1.71,P<0.01)。
2.3.1.3 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POAF 共纳入11 654 例患者,其中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者105 例,发生率为0.90%;非POAF 共纳入38 425 例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者274 例,发生率为0.71%。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4 项[7,12,15,17]研究间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χ2=0.20,P=0.98,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POAF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于非POAF 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28,95%CI:1.02~1.61,P=0.03)。
图2 非POAF 患者和POAF 患者术后远期死亡风险比较的森林图
图3 非POAF 患者和POAF 患者术后早期脑卒中风险比较的森林图
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较:POAF 共纳入9 220 例患者,其中发生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488 例,发生率为5.29%;非POAF 共纳入26 793 例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竭的患者486 例,发生率为1.81%。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5 项[7,12,14-15,17]研究间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χ2=2.13,P=0.5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POAF 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非POAF 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82,95%CI:2.48~3.20,P<0.0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POAF 共纳入5 749 例患者,非POAF 共纳入14 455 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3 项[7,15,19]研究间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χ2=2.69,P=0.26,I2=2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表3):POAF 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POAF 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53,95%CI:2.26~2.80,P<0.01)。
2.3.2 发表偏倚
各项比较应用漏斗图及Begg's 检验分析发表偏倚;术后远期死亡、术后远期脑卒中、术后早期脑卒中、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围术期心肌梗死,心因死亡等比较的漏斗图均大体对称,Begg's 检验P值均>0.1,提示发表偏倚不明显。术后早期死亡比较的漏斗图不对称,且Begg's 检验P值<0.05,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本项Meta 分析纳入了14 项观察性研究,共涉及8.5 万余例单纯CABG 患者,术后POAF 发生率为33.27%。与非POAF 患者相比,POAF 患者早期脑卒中和全因死亡风险均明显增加(OR 分别为2.20及2.21,P均<0.01),远期脑卒中风险增加47.00%,远期死亡风险增加73.00%。另外,POAF 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和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也均高于无POAF 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我们发现,单纯CABG 患者术后发生POAF 与早期和远期脑卒中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目前研究发现,多数POAF 发生在手术后2~4 天内[21]。急性房颤会增加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增加全身栓塞和脑卒中的风险[22]。房颤更易发生在心功能差的患者,而心功能差的患者围术期及远期死亡率也更高[23]。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既往报道结果一致,表明发展为POAF 的患者术后早期及远期预后均较无POAF 的患者更差[23]。
研究表明心外科患者术后出现POAF 多数是自限性的[4]。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脏的直接操作、体外循环、手术切口引起的心房损伤以及局部炎症均会导致心房传导异常,从而可能导致POAF 的发生。在房颤的诱发因素得到控制后,出院前大多数会转变为窦性心律[24],但实际上POAF 可能是多因素的,而且更复杂。与未发生POAF 的患者相比,CABG 术后发生POAF 的患者心功能或基础条件更差[2,25]。我们纳入的研究中,发生POAF 的患者年龄更大,术前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等合并症比例要高于窦性心律的患者[8,10,17,20],因此,即便是去除术中诱发因素,此类患者中导致POAF 发展的触发因素很可能在术后仍然存在(例如,全身性因素和重要脏器合并症),这会使房颤反复发作和远期脑卒中及死亡的风险更高。
目前的研究表明,一些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异位心率的出现,从而降低CABG 后POAF 的发生[22]。而一旦发生POAF,则应采取及时而积极的治疗策略,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胺碘酮或伊布利特)或电除颤,如果POAF 复发或持续存在,则需要进行心率控制和肝素抗凝治疗[7]。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也表明,这种策略可以降低术后脑卒中发生风险[26]。
近些年发现,CABG 后POAF 的发生与炎性介质和氧化应激密切相关[27]。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的程度与术前状态有关,亦与外科手术相关的应激有关。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之间有联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28]。缺血性疾病诱发的心脏重构能够产生局部炎症应答,研究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和心力衰竭患者中炎症标志物会升高,可能促进了POAF 的发生[29]。由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炎症可能也是POAF 发生的来源之一,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他汀类药物被证实可以通过降血脂、抗炎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28]。
本研究有几个方面的局限性。首先,当文献检索未能确定所有相关研究,Meta 分析可能会产生发表偏倚。我们在多个文献数据库中进行了彻底的搜索,争取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第二,早期全因死亡率、远期全因死亡率存在明显异质性。当我们限制在小样本量(≤2 000 例患者)的研究中进行分析时,异质性的程度会降低,但是仍然可能会破坏结论的可靠性。另外,各项研究中POAF 和早期结果等具体的入选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导致了异质性的发生。第三,尽管大多数POAF 可能是短暂的和自限性的,但仍可能存在持续性房颤。本Meta 分析中纳入的研究未单独报告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故无法进行进一步分析。此外,一些POAF 患者实际上可能在术前未认识到存在阵发性房颤。因此,术后POAF 的诊断可能存在检测偏倚。最后,所有研究均纳入欧美国家人群,因此可能需要在亚洲或发展中国家人群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POAF 不仅与术后早期脑卒中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而且与远期脑卒中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由于POAF 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因此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确定降低脑卒中风险的最佳策略。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