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迪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江苏徐州 221131
近年来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3~7岁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是比较普遍的病原体,发生率呈现与年俱增的趋势[1-2]。临床治疗过程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绝大部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很好的效果,患儿临床症状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是由于病情反复迁延,会出现咳嗽甚至哮喘[3-4]。肺炎支原体肺炎会出现很多病理性损害,比如黏膜充血性水肿、黏液性分泌物增多诱发的支气管黏液栓、支气管黏膜糜烂等,对气道形成了阻塞,进而造成恶性循环,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了患者预后及恢复[5-6]。资料显示[7-8],支气管黏液栓消退,对于缓解病情发展,促进患儿尽快恢复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拟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和氨溴素静脉滴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情况,现报道如下。
选取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氨溴索静滴组30例和乙酰半胱氨酸组30例,其中氨溴索静滴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0岁,平均(6.1±0.8)岁,病程 4~ 12d,平均(7.8±2.6)d,乙酰半胱氨酸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岁,平均(6.0±0.7)岁,病程 4~ 11d,平均(7.5±2.4)d。纳入标准:(1)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的诊断标准[9],同时结合痰培养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2)患儿可以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1)支气管异物、发育不良和哮喘的患儿;(2)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缺陷和癫痫的患儿;(3)严重性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患儿;(4)治疗前曾服激素类药物患儿;(5)本研究中应用的药物过敏患儿。本研究在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氨溴索静滴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4mL∶30mg(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183062)15mg静脉滴注,2~3次/d。乙酰半胱氨酸组:给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压缩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将N-乙酰半胱氨酸吸入剂型(意大利ZAMBON ITALIA S.R.L.,注 册 证 号:H20110405)3mL与0.9%氯化钠溶液2mL相溶,将其放置于口罩式雾化器,连接空气导管、压缩机,让患儿取端坐位,插电源插头,打开压缩机开关,观察喷雾是否均匀,2次/d,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应超过20min,连续治疗7d。雾化吸入前30min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诱发呕吐,保护好眼睛,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1.3.1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 主要包括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喉中痰鸣消失、住院时间情况。
1.3.2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10](1)痊愈: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灶吸收率>90%;(2)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d内退烧,咳喘气促的症状消除,肺部啰音消失,影像学检查病灶吸收率75%~90%;(3)有效:患儿7d内退热,咳喘气促的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影像学检查病灶吸收率50%~74%;(4)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影像学检查病灶吸收率<50%,或者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3 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胃部不适、恶心。
乙酰半胱氨酸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喉中痰鸣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氨溴索静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乙酰半胱氨酸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溴索静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喉中痰鸣消失、住院时间情况比较(,d)
表1 两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喉中痰鸣消失、住院时间情况比较(,d)
组别 n 退热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喉中痰鸣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氨溴索静滴组 30 4.9±1.0 13.9±1.2 6.9±0.8 9.5±2.0乙酰半胱氨酸组 30 4.0±0.7 12.2±1.1 6.2±0.6 8.1±1.7 t 4.038 5.719 4.015 4.021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全世界范围内,每3~4年有一次大流行[10-11]。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生率较高,高峰期感染率达到30%[12-13]。近年来,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成为威胁患儿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14-15]。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诱发气道纤毛柱状上皮损害和脱落,气道黏液分泌升高,诱发黏液纤毛系统功能损伤,降低了气道清除功能[16-17]。肺炎支原体可以分泌细胞毒素CARDS,其又被称为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对气道的上皮细胞造成损伤,诱发呼吸道上皮表面微绒毛、纤毛消失[18-19]。纤毛属于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长凸起,其广泛性的分布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特别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包括巯基基团,其基团可以促进黏蛋白分子复合物之间的双硫键断裂,降低黏液黏稠度、痰液的黏度,促使痰液咳出。同时乙酰半胱氨酸可以促进杯状细胞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浆液合成,增加了浆液的分泌量,提高了纤毛运动的速度和纤毛清除能力。乙酰半胱氨酸的结构中含有自由的亲核基团—巯基,促使黏液蛋白双硫键断裂,利于黏液蛋白复合物分解,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其还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提高呼吸系统T淋巴细胞,促进免疫力升高,对细菌和病毒有效地清除,还可以扰乱病原体复制的锌蛋白和酪胺酰激酶反应,进而抑制核苷酸还原酶,抑制病毒的复制。乙酰半胱氨酸还是一氧化氮的供体,不仅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同时还可以作用在病原体,抑制其复制。其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是改变病原体蛋白质硫醇、金属中心的相互作用,对微生物基本生理过程造成阻塞,破坏病原体蛋白质铁硫集群,促进游离铁的释放。有资料显示[20-21],乙酰半胱氨酸可以降低感染后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利于上皮细胞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喉中痰鸣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氨溴索静滴组,乙酰半胱氨酸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溴索静滴组,提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黏蛋白增多,纤毛有损伤,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后可以更加直接到达气管,稀释痰液,修复气道上皮细胞,提示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效果良好。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