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0-11-04 11:16张永飞杨改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17期
关键词:脑血栓氯吡黏度

张永飞, 杨改梅

(1.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民医院 内科, 陕西 榆林, 719199;2. 陕西省子长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 陕西 子长, 717300)

脑血栓为临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血流受阻后导致脑局部血供中断或血流量减少,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1]。脑血栓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若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可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伤。脑血栓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该病易复发,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以降压、抗血小板药物恢复脑部组织血液供应等方案为主。本研究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6~75岁,平均(59.81±3.53)岁; 研究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7~78岁,平均(59.87±3.51)岁。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 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栓相关诊断标准者; 伴有不同程度瘫痪、语言及意识形态改变者; 无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禁忌证者; 初发脑血栓且于发病后24 h内入院治疗者; 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有1个月内外科手术治疗史者; 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接受吸氧、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降压、降脂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209)治疗,首次服用剂量300 mg, 1次/d, 次日起改为100 mg/次, 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治疗,首次负荷剂量300 mg, 次日起改为75 mg/次, 1次/d。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

1.3 观察指标

① 疗效判定[4]: 患者治疗后肢体活动及语言表达能力恢复正常,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减少75%以上,判定显效; 治疗后肌力达Ⅱ级,语言及组织表达能力恢复正常, NIHSS评分减少45%~75%, 判定有效; 治疗后肢体活动及语言表达能力未明显改善,或NIHSS评分减少小于45%, 判定无效。②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参照(NIHSS)[5]对意识水平、提问、凝视、上下肢运动等方面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缺损程度越严重。③ 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 采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水平,并检测2组凝血指标(血小板黏附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水平。④ 比较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疗效情况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

治疗前, 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7、14 d时,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

2.3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

治疗前, 2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

治疗前, 2组血小板黏附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各凝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比较 mPa·s

表4 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2.5 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发生恶心2例、呕吐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5/37); 研究组发生恶心2例、呕吐4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2%(7/3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多数脑血栓患者于静卧或睡眠时发病,发病突然,且初期症状不明显, 1~2 h内病情迅速变化并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四肢麻木、头晕、失语等症状[6]。脑血栓多发生于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颈总动脉交界位置,以往临床对脑血栓早期患者多予以扩张血管治疗,以确保血液正常流动并恢复受损神经,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7]。溶栓治疗为脑血栓的临床救治提供了新思路,但多数患者往往会错过最佳溶栓治疗时间窗[8]。

血小板活化是脑血栓发生的启动因子,动脉粥样硬化、红细胞增多、血小板聚集等均为脑血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9]。另有研究[10]显示,血栓素A2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关键因子,可在诱导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收缩后促进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可促进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从而减少血栓素的生成,在抑制血栓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方面具有显著作用[11-12]。另有报道[13-15]称,阿司匹林对二磷酸腺苷及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有抑制作用,可通过减少抗原体复合物及凝血酶的形成而达到血栓预防效果,并可降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氯吡格雷作为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拮抗剂,用药后可经由肝脏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作用而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与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产生不可逆性结合,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激活、聚集[16-17]。从脑血栓形成机制来看,血小板环氧化酶活化、二磷酸腺苷受体激活是血小板聚集反应的独立关键环节,故联合抑制可取得更佳效果[1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情况得到明显抑制,血流动力学指标快速改善,药物协同作用增强,且联合用药后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上消化道出血未增加,轻度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猜你喜欢
脑血栓氯吡黏度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血黏度高怎么办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