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洁 尹盼盼 王少春 张 磊
作者单位: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孟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尹盼盼、王少春、张磊)
患者女,45岁,左足跟部肿物伴疼痛6个月。专科检查:左足跟部见一直径约3 cm类圆形肿物,凸出皮肤,活动度差,压痛明显,表面角质层增厚,中央部可见溃疡,足趾感觉、活动无异常。超声检查:左足跟部皮下软组织间见一大小4.1 cm×2.7 cm×2.8 cm团块状实性低回声,与周围软组织及深筋膜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斑片状高回声及点状强回声,皮肤角质层增厚致后方回声衰减(图1A);CDFI于其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1B);频谱多普勒呈高阻动脉血流。超声提示:左足跟实性低回声病灶并钙化,性质待定。后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中间凸起,表面粗糙,色灰白,沿肿物边缘将其切除。病理检查:直径约5 cm灰白色组织表面附皮瓣,皮瓣中间见溃疡,溃疡下见质韧灰白结节,大小4.0 cm×3.5 cm×2.5 cm;光镜下见纤维母细胞及肌成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形成(图2);病理诊断: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术后5个月因左足跟部手术部位瘢痕组织增生、皮瓣臃肿复诊,再次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侵袭性纤维瘤病复发。
讨论:侵袭性纤维瘤病是罕见的纤维结缔组织来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40~50岁,病因不明,糖尿病、体质量低、癫痫及酗酒人群较为多发[1]。临床多表现为皮下单发或多发肿物,多发生于跖部足底筋膜内侧,发生于足跟者罕见。目前,侵袭性纤维瘤病确诊依赖病理检查,但超声也有一定诊断价值。该病典型超声表现为筋膜及肌层内见边界不清的低回声或等回声肿物,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探及斑片状高回声,肿物位于肌层者其长轴多与肌束长轴方向平行,内部血流丰富[2]。本例超声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性低回声肿物,内回声不均伴斑片状高回声,且血流丰富,符合侵袭性纤维瘤病典型超声表现。该病临床首选手术治疗,但局部切除后易复发,本例手术后病理证实复发。广泛切除或足底筋膜次全切除术是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3]。由于侵袭性纤维瘤病易复发,术后超声随访时应仔细扫查原手术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