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2020-11-03 06:09王秋俊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

王秋俊

摘要:数学是高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本身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对于一些抽象性、概念性的知识点很难理解和接受,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更多的是以灌输式教学理念为主,这种方式显得课堂枯燥乏味,不生动。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好地保证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主要学习的科目,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和高考结果,所以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高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原则

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新课改以来,中小学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此,高中数学课堂的创新也应该将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1]。

2. 知识结合素养培养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会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入新课程改革理念后,核心素养被重视起来,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还需要坚持知识结合素养的培养原则,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1. 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具备主动权,很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会选择题海战术,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效果不佳[2]。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想要更好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就需要充分认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例如,在“集合”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朋友圈内容,告知学生每一个跟其他同学组成的朋友圈都是一个集合,而通过无数的小集合又能组成大集合。当学生对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将班级里的学生按照小组分层的原则进行不同的集合计算,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析和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集合的性质与概念。

2. 引入分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每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不同,个性化差异会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时,还需要将分层教学引入课堂,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教师在给学生分层的时候,都会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学优、普通、学困等,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效果会更好[3]。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将班上学生分层,其中学困生主要针对基础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三角函数图像的定义、性质等,学优生则可以加强拓展升华类教学,引入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 引入微课教学形式,提升课堂的多样性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教学模式更多地应用到数学课堂中,微课教学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时,可以将微课教学有效地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微课教学,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多样化,让课堂更加灵活,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椭圆”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准备相关微课视频,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并且完成预习任务,及时将预习效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再结合预习反馈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椭圆相关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4. 提升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课堂中将要提出的问题,因为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的提问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在日常实践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断改进自己提出的问题,让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通俗性;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以保证提出的问题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再次,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研究学生的思考过程,更好地找出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不足,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学生才会产生学习欲望,所以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降低知识的抽象性,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5. 巧妙运用现代化设备

“微课堂”是以视频为主的一款软件,在当下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通过“微课堂”,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难点,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微课堂”的教学形式新奇,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如在教学“算术序列前n项公式推导”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联系一些比较经典的公式推导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助于学生突破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做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更好地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就需要从教学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分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形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改革和创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馮亮.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25(1):84.

[2]张建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30(31):1.

[3]丁晓军.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J].新课程,2019,17(24):16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