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方法实践

2020-11-03 06:09庞文静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庞文静

摘要:数学思维通常指的是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思考模式,以及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形成的思路。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极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显著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培养出色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能够为小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激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育重点都放在成绩提升上。而很少有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学生的数学阅读情况。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且辅以教材内的一些简单阅读材料,就可以了。因为在大部分数学教师眼中他们普遍认为,数学教材比较抽象,趣味性较差,教师辛勤的教学有很多学生无法学习,让学生去阅读就比较困难,也难以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多进行一些有助于数学思维培养的阅读内容,恰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特殊的数学思维训练,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并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数学阅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长期进行坚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形成良性师生互动格局

数学思维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陪伴着,学生不再是命令的执行者,而成为积极参与者,不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人。在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因此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及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有效培养。师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无障碍沟通互动。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方法实践

(一)数形结合,形成思维

我们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让他们学会通过思维手段充分运用理论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对于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空间与数量之间的转化,引导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本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終解决他们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深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图形来解决和分析问题,或者是把数量关系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在“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教学中,虽然有现成的周长计算公式,但如果老师只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学生在实际中就不能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因此我们必须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一公式,首先把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小学生认识到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有以下四种思路:(1)宽×2+长×2;(2)长+长+宽+宽;(3)(长+宽)×2;(4)长/宽×4。然后教师再详细的讲解这四种方法的原理,通过数形结合使得小学生思维得到了深化,也能大大增强他们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而把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

(二)发展数学活力,激起探索能力

数学探索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也是最难培养和发展的要素,探索能力强的学生能迅速轻易地的从一种心理运算转到另一种心理运算,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我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地位;其次,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关键性的词句;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引申”所学的知识,在探索过程中广泛应用各种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一般化、特殊化、归纳、类比、联想、演绎等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的探索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三)尊重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对学生进行了解,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布置作业过程中要分层布置,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业布置倾向于夯实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牢固的学生,作业布置上就应倾向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及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能够滋养学生数学学科涵养的素材,离不开数学史、数学故事以及数学名题。不仅如此,它们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学科史的了解,来认识到数学对于人类发展文明的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从而感受数学学科魅力,进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需要各方积极行动起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从而显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冬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2):51-51.

[2]王敬红.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J].魅力中国,2016,000(027):32-33.

[3]徐晓辉.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之道[J].科普童话,2019(46).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