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玖玲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时术前术后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精细化护理方案),分析效果。结果:患者的负性情绪评价显示,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时在术前术后配合精细化护理方案具有较好效果,可以推广。
【关键词】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近年来,肿瘤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胃癌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肿瘤疾病之一。资料显示,胃癌患者在早期确诊并加以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并且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凭借着创伤小,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在早期胃癌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此项手术在术后及容易引发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1]。因此,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必须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分析了我院采用ESD治疗早期胃癌过程中护理方案,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精细化护理方案),每组45例。患者资料: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2,平均年龄(56.52±6.1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20,平均年龄(54.37±7.74)岁。患者间资料相近,可以比较。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伤口护理和出院后的指导等。
对照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案[2],包括如下措施,(1)术前护理,首先,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不够,往往会加重对疾病的认知,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最终影响预后,此时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其次,患者在手术前应当告知肠道禁食准备,做好必要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再者,患者相对于医务人员之间的医学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讲解此项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告知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疑虑,增强康复自信心。(2)手术中护理,首先,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检查,对患者予以眼神或语言鼓励,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其次,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工作主要是调整患者手术部位,如屈膝位等。(3)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后去除患者枕头,使其保持平卧状态6小时,密切監测并稳定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密切检测患者的血氧血压等生命体征;手术后两日内禁食,并在两日后给予患者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加强患者并发症护理工作,若出现出血症状,应当及时处理;出现穿孔症状时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做好患者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抢救准备。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以(x±s)和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的负性情绪评价显示,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数据如表1.
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数据如表2.
3 讨论
早期胃癌患者的癌细胞未扩散或者具有很低的扩散率,通过手术可以有效进行治疗。资料显示,早期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五年后生存率为90%以上。但是,此项手术复杂性高,必须配合有效护理方案。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精细化护理方案),分析效果。结果显示,患者的负性情绪评价显示,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示,早期胃癌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时在术前术后配合精细化护理方案具有较好效果,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金莲.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000(040):200-200.
[2]钟晓燕.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