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艺鹏
摘 要:新會计制度的实施给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了重大改革,但科学事业单位在多收入来源、多项目核算的繁而杂的背景下要更快更好执行新制度仍有一定困难。本文从科学事业单位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角度,分析会计改革的创新之处,探讨科学事业单位在执行会计制度中面临的会计核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希望为有关单位顺利实施会计制度提供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一、新会计制度的创新之处
(一)实行适当的分离机制
首先,会计制度实行“双基础”“双功能”机制,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和以实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预算会计的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三要素与财务会计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要素较原制度增加了核素内容和范围,强化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功能,这种相互结合可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便于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对于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提高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决策有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会计制度具有“双报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重构了财务报告体系,双报告由综合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组成,两套报告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本年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来体现。在新会计制度中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了报告结构,对信息披露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和要求,这对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全面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等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具有“双目标”,新会计制度实行适当分离机制最重要的是实现双目标,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就是给单位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及时提供与单位整体财务和运转情况的现状和与其相关的会计信息,方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者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编制决算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向事业单位决算报告的使用者及时提供与事业单位预算和执行的整体情况和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下一期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和数据。两份报告的内容根本性质和目的不同,所需要反映的实际情况也不相同,需要充分地结合,尽可能的充分体现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二者有机结合
在处理纳入部门预算范围且发生现金收支的业务或事项时,通过平行记账方式对同一项业务或事项同时列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财务核算形成的财务报告,可以反映单位的成本,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数据基础;预算核算形成的决算报告,对资金收支的流入流出进行记账处理,为单位领导者及管理者提供项目预算执行率的准确数据,能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有机衔接在一起,有助于反映业务或事项的实质,有助于充分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和成本核算趋势发挥重要作用。
二、科学事业单位实施会计制度时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新会计制度的适当分离和有机结合是新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变革之处,这与旧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为主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很大不同。但目前新会计制度只发布了制度与基本准则、两个解释公告和10个具体准则,在实务操作中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面临不少会计核算问题,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旧制度衔接工作
按照《关于科学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财会[2018]23号文)的有关规定,科学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该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这步也是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衔接工作开始前,需要充分分析原账中的科目余额组成结构,尤其是应付款、预汇款、其他应收款等往来科目。例如当单位将投标保证金款项计入预汇款中时,由于该部分将在未来全额退回并不会发生支出,因此该部分金额不应进行期初调整;一般来讲其他应收款科目金额不需进行期初调整,但当确认存在将发生支出的情况时,需要将该部分金额进行期初调整。
科学事业单位在旧制度下科目设置较为简单,经济业务与事项的多元化在历史会计账务处理中可能也存在不少错记、漏记情况。在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中,财务人员需根据新会计制度具体要求,在核实清理单位财务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完善新制度的科目设置,及时将历史遗留问题更正或补充入账,实现财务数据的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为后续新制度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二)平行记账核算范围界定
要保证正确实施新会计制度,对于实行平行记账的核算范围需正确理解,在制度中将其定义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字面理解较为简单,对于科学事业单位来讲现在实行的是全口径预算管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那么只需判断该业务是否产生现金收支即可。对于单位收到的设备质保金等需退还的暂收类款项和单位支付的投标保证金等将退回的暂付类款项、应缴财政款和收到现金形式的受托代理资产等,虽然这些业务也发生了现金收支,但是不需进行平行记账,只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但在科学事业单位中实际操作仍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在科学事业单位中对于工资核算的方法不尽相同,一方面是多收入类型多课题核算下代扣代缴涉及银行额度调整问题,另一方面是代扣代缴款项的账务处理不同。在应付职工薪酬中代扣的职工个人应付的个税、医保等费用,这部分费用照理来讲已属于职工个人所有超出了部门预算的核算范围,并且在当月并未实际支付,但涉及代扣当月暂未支付实际下月支付的情况,为保证预算会计反映工资核算的全面性和资金结存中零余额账户的对账方便性,本人建议在预算会计中仍需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三)善用待处理科目
科学事业单位涉及的预付事项种类繁多,若一开始未加区分,在预付阶段均通过待处理科目来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等到实际冲账或退款时再将待处理科目转出,这种处理在日常处理中不容易出错,但若存在当年预付款项未及时冲账报销或退款处理时,期末待处理科目将是一大问题,因为在决算报表中目前不允许存在待处理科目。这就需要在预付业务中明确区分预付将发生支出和不发生支出的类型,例如将预付款分为个人借款、预汇单位款、应收保证金等几类,只有在预汇单位款时才进行平行记账,个人借款和应收保证金均只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對于单位代扣代缴个税问题,科学事业单位存在财政拨款收入、财政科研收入、横向收入等多类型收入,分别对应零余额账户的多功能分类、多关联码以及基本户,但现今税务系统只允许添加一个账户缴纳税款,大多数单位会选择基本户,为简便核算不需每做一笔代扣代缴个税业务就做一次调账,单位可通过不设置辅助核算的待处理科目进行处理,下月初实际缴纳税款后再根据劳务发放明细来进行集中调账处理,保证银行额度和课题支出的一致性。
(四)核算范围扩大化、细致化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在会计制度中将其核算范围定义为“应付给职工(含长期聘用人员)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社会保险费(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等”。相比原制度,新会计制度明确了将长期聘用人员以及代扣代缴个人部分的医保、住房公积金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范围,使得单位职工薪酬的核算更完整准确。
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固定资产由原先的不提折旧或虚提折旧改为实提折旧政策,这能帮助单位真实反映资产状况、运行成本和科研项目成本。但在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核算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并在资产管理部门完成入库手续后,才拿相应单据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和入账手续,这往往使得验收时间与入账时间出现跨月现象,在新制度下这就会影响折旧的计提。这就要求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要信息畅通、增强配合,当月新增资产在完成验收入库手续后要立刻送往财务部门进行入账,确保资产验收与入账时间不出现跨月现象。二是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时,一般借记业务活动费用或单位管理费用,但如何来划分费用类型是个不小的问题。在科研事业单位中存在多类型收入多项目多课题管理,如果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项目、课题的辅助核算,直接根据课题类型来区分业务费和管理费较为简单,但日常核算量与期末结转量将十分巨大,尤其是在课题已完结并无剩余经费的情况下也会给课题管理带来不小麻烦。本人建议在固定资产科目下不设置项目、课题辅助核算,依托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来根据项目课题类型区分折旧的费用类型,在资产管理系统升级中不仅要保证系统计提折旧方式与制度相一致,还需要确保录入项目、课题信息的准确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三、结束语
新会计制度提供给财务人员账务处理的方向和依据,但结合科学事业单位的多元化业务在实际运用中仍有一定难度,对于很多尚未明确的会计核算问题仍有待广大科研单位财务人员共同探讨。新会计制度从理论走向实操,需要广大财务人员不断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研究和运用,在紧跟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具体准则和解释公告的基础上落实制度准则要求、规范账务处理,不断推动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更好的做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琴.政府会计制度核算中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9,23.
[2]代伟,苑雪芳.谈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难点及简化核算[J].财会月刊,2019,15.